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教论坛》2012,(34):47
杨晓慧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中撰文,从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创业教育可依循的实施路径。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自于教育本身所承载的终极目的,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具体展示为三个层次:1.促进创业者自我实现的价值。创业教育首先要唤醒潜在创业者的创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与访谈对漳州市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漳州市市大学生创业比例不足1%,本科高校和专科高校的创业比例有所差异,行业性高校的创业比例高于其他高校。研究表明漳州市大学生处于高创业意愿状态,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大都在自我实现层面。从政府、高校、创业者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政府应聚焦创业扶持,从机构聚焦和政策聚焦两方面着手,注重政策的本土视野、服务面向与执行落地;高校要抓住创业教育的本质,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建立多元、开放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体系,健全机构制度师资建设;创业者要顺应大势创业,树立三维资本投资的理念,积极培育创业资本。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自由个性的创业者。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创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开拓性的社会主义创业者。因此,创业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克里斯蒂安创业模型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机会型创业者.以克里斯蒂安(Christian)创业模型为基础,可以探索机会型创业者的培养模式:为了创立新事业,让创业者进行创业模拟;为了掌握创业流程管理,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创业知识教学;为了让创业者熟知外部环境,要求创业者进行创业实例研习,领会创业实践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的推动之下,创业者所需具备的创业能力、思维、心理等基本创业素质培养需要创业教育.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在不断向前发展,创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探索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探讨社会生态各环境系统中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系统层面出发对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新的路径探索,以期创业教育能够尽早形成面向全体的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但在我国它仍处于摸索阶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我们降低探索成本的有效途径。在Solomon的2004~2005年美国创业教育调查的基础上,对美国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用Kolb学习风格模型分析了创业教育的本质特点——采用与创业者的认知模式,即适应者认知模式,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该研究发现对我国创业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是影响人的创业行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价值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构建基于创业实现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和探索立足于专业发展的创业教育实施策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其过程中也暴露出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不足和弊端。我国高校仍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科学体系,补足配套措施,落实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一条便利实用的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成败得失的经验、市场经济对创业者的素质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的现实表明:创业心理教育,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然的核心课程。就创业心理教育在高职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地位、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高校创业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创业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重视创业技能的教育而缺乏对包括创业动机和态度在内的创业意识的培养和重视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关于内在价值和存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个人的内在价值需求与事业追求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高校应将内在价值理论引入创业教育的内容中,帮助大学生探索内在价值,领悟创业精神,在开创事业的同时,发挥自身潜能,获得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将听障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具有进取心的人,不管他们最终是成为创业者还是选择就业,他们都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学会投资自己,并且对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对听障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关键在于:一要大力开发创业教育项目课程;二要采取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施方式;三要树立多元的创业教育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该文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懂得珍爱生命”、“促进生命发展”、“引导自我实现”。相应地,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生命发展教育”、“自我实现教育”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懂得珍爱生命"、"促进生命发展"、"引导自我实现"。相应地,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生命发展教育"、"自我实现教育"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高职创业教育应实施“2+1”教育模式,即面对全体大一、大二学生,采用普及型创业教育,通过渗透、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专门设立创业学院,吸收大三年级中有创业意向且有创业条件的学生,采用以培养自主创业者为教学目标的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2+1”创业培养模式既能保证学生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培养一批自主创业者.  相似文献   

14.
旺盛的创业活动可以让经济体制快速的新陈代谢,可以维持经济社会的活力与效率,带来新的方法、新的思维模式、新的产品技术和新的价值.对个人而言,创业不但是一种充分自我实现的机会,更是发挥个人潜能的舞台.通过对AA公司创业历程的调研,突现出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方面的能力极其重要.该文将基于此案例对创业管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侧重社会价值创造而非商业价值创造的社会创业是一种重要的创业形态.美国高校的社会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在提高公众社会创业意识、增加社会创业者的技能以及孕育新一代社会创业者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经历了个人推动、社会拉动和产学互动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其中,社会创业教育依据社会创业者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转化能力,重视运用实践性与体验性的培养方式,以商学院为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院培养,将周边社会创业社区整合到教学过程,可供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虹 《职教论坛》2003,(6):30-3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创业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大创业教育观,构建由做人、做职业者、做事业者、做创业者等部分组成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从思想观念、体制、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开展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创业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三大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在正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十二五期间,创业型人才培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权宜之计向提升就业层次的战略高度转变;从传统粗放式的创业教育向培养专业+创业复合型人才转变;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从创业机会理论的创业机会与创业成熟度角度研究,研究生创业机会的一般来自通过技术价值识别产生的技术机会;通过市场价值识别产生的市场机会;通过政策与环境价值识别产生的政策机会。技术机会识别应成为研究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市场机会识别是研究生创业教育要下大力气做的功课;政策机会识别也是研究生创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成熟度,对于显形或潜在的创业者,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建立健全创业服务;对于一般的受众,分类指导的构建目标是创业意识熏陶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对研究生进行创业分类指导,提高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重在创新,赢在创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主要通过创业教育来加以培养.创业救育通过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创业者具备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高校对创业教育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努力拓展创业教育的影响面和覆盖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我实现是“存在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他自己而非预设人的自由选择。教育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目的,却习惯性地回避自我实现问题。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心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弱化自我实现在教育中的本体性价值,会导致教育目的异化。教育要全面提升生命的品质,就应超越社会的功利性,回归生命本身,使学生在“娱乐精神”中享受学习,在人性关怀中自由呼吸,在人生反思下开放性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