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戳脚翻子是以九趟“戳脚”为创始。名日“九枝子、九翻子”。枝以生根,枝繁叶茂,是指历代戳脚翻子名师的潜心研究和发展。戳脚翻子历代名师,云游四海,到处为家,在武林中不断发展自己,为中国的武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故此,戳脚翻子被誉为“云游派”。  相似文献   

2.
戳脚翻子拳     
戳脚翻子拳,传统拳种。系戳脚与翻子融合发展而成。戳脚原名“九翻鸳鸯脚”,简称“九枝子”,又叫“趟子腿”。原有九趟(套),后来以此为母,又创“文趟子”九套,原来的九趟即改名为“武趟子”。所以戳脚又有,文、武之分。  相似文献   

3.
东北戳脚翻子拳具有体系完整、风格独特、哲理鲜明、实用性强的特点,它以文为本,重拳理;左右一法,贵平衡;出手就打,静制动;动即有腿,随意踢;轻灵有力,健身心.其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建议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加强挖掘整理,可在军队、警察队伍中推广,也可在机关、学校等地普及.  相似文献   

4.
武兵 《武当》2001,(2):39-40
左腿向右脚后插步,右勾手变掌以腕为轴外缠绕一周变拳,回收腰间,同时左掌向前推出,掌指朝上,目观前方(图47)。  相似文献   

5.
武兵 《武当》2001,(1):32-33
  相似文献   

6.
戳脚翻子该拳注重腰腿的基本功法。脚者,身体之基地,脚站稳则身稳。拳谚讲: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力。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进身伏之,脚踢手领,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八方。脚踢对方莫容情,全凭手领门户清,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脚之疾更比手之疾也。  相似文献   

7.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8.
张洪国 《精武》2009,(2):47-51
戳脚是“北腿”的主要代表,被誉为“北腿之杰”。它是由清朝天理教农民起义领袖、武术大师——冯克善,在原来初级套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创编而成的。戳脚以文九、武九,二九一十八趟为基本套路,其中还包括金刚架、金刚捶、六合根等初级套路,以及在十八趟基础上组合成的甲子捶、三拦手、小力士拳和派生出的燕子拳等,此外还有较为全面的各种武术器械,  相似文献   

9.
戳脚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法,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要求腿脚练得像手臂一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在技击攻防时要求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上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戳脚谚语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踢人”、“手出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相似文献   

10.
第一代:赵洛灿(字灿益)。 第二代:刘攀贵、刘观澜、刘贵馨、段络绪、魏昌义、魏洛芳、五洛梓等。 第三代:刘振江、王占鳖、张景天、赵振基、魏赞奎、王洛苍、王勇、于印同、李效先、徐凤造、徐兆熊、郭洛溪、李洛甫、严文平、刘松林、李文林等。 第四代:魏希贤、王云鹏、肖春荣、魏跃先、吴振堂、吴斌楼、张勤增、张云骥、刘仁义、于金泉、彭法年、孙汝南、曹振海、魏连会、张永和、刘景山、刘树田、刘景才、闫长会、李金铎、张会中、张树田、张会来等。第五代:魏树九、王德鑫 魏宗汉、刘化峰、张双龙、李志祥、邓复兴、吴泽田、李…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龙灯扛阁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以及现代传承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继而提出龙灯扛阁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策略以及途径,旨为龙灯扛阁能够更好地发扬光大而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南船拳这一面临失传危机拳种的起源、传承方式、技术特征的分析,为船拳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拳种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为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与习练、进而融入全民健身系统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菏泽梅花拳源流与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菏泽梅花拳是北上传播的第一站,且是海外传播的根源;有文武一体的组成形式和独具特色的师徒传播关系及融合儒释道精髓的特征。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播它使之走向全球,成为世界遗产文化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因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时,不难发现,现代奥林 匹克运动的兴起是人类借助于体育来消除技术异化现象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人类面对技术异化 时采取的一种积极态度。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具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传统武术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代武术人对技艺的传承过程,传承是武术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传承方式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武术的传承以宗法制度、血缘关系为纲,师徒传承为名,促成了武术的繁荣。传统的传承方式促使了武术在纵向的深入发展,但却限制了武术的横向传播。只有积极开拓思路,以体制管理的社团化发展为契机,转变观念,积极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增强传统武术发展的可持续力,促进传统武术在横向和纵向的更深入发展,来进一步加快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内涵,提出依托学校教育、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农村为主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途径,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现如今,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正日益受到威胁,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是重中之重。因此,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要寻求新的传承机制,使民间传统武术逐步走上赛场,给练习者提供科学的训练,加大宣传力度,使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8.
临清潭腿始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技术动作舒展、自然、古朴、刚劲、讲究实用,有“北腿之杰”之称.在整个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临清潭腿传承发展进行研究,对临清潭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结论指出:临清潭腿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社会关注度不高,希望能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深刻地反映着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显示出中国民族特有的智慧及其朴实、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传承过程中的嬗变问题进行了系统、综合的分析,从对各种学说的总体比较中寻求一种新的认识,从而理清中华武术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相关史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导引与道、释、武、医文化体系下的生命修炼术的联系性做了辨析,对导引发展源流从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进行梳理,对导引概念进行阐释,对由此演化而来的当代使用较频繁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揭示了导引的核心特质,以及近似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导引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从时间角度历经了萌芽期、成长期、高峰期、演变期和模糊期等;从空间角度演化为医学导引、道家修炼、佛教禅定、武术内功等不同文化派系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气功、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以及传统体育养生等当代概念均源自古代导引,其概念属性与演变期的生命修炼技术更为接近,与古代导引存在差异。探究概念属性,辨析概念差异与发展源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教学及科研具有理论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