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东林 《成才之路》2013,(17):10-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求在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定位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的各种方法,还应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来学习语文,取得语文与生活的双赢,为学生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2.
高考对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其中,发展等级标准中的关键词为"有创新"。"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又是目标定位的指导思想。在作文训练实践中,学生应该"有创新"地对作文内外进行技巧性“装修”,创出具有生活化、个性化的作文,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产生背景、界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在常规教学中给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明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可创造性使用实验教科书、细化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梯度、合理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沟通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贾立民 《考试周刊》2011,(16):48-49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这有利于教师增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无疑,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艳 《成才之路》2010,(11):49-49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定位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确,语文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吸取众家之长,认真学习"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实际,从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为:(1)整体感知,交流感受。(2)把握主题,阐述主题。(3)品、赏文章,自我评析。(4)经典阅读,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重点的工作放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知情方面,尊重学生在体验和理解方面的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所谓"五定",主要指定向、定位、定点、定情以及定性。在不同的环节中,"五定"的内容、要求以及目标各不相同。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五定"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周胜 《教师》2011,(4):35-37
一、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大班额小学语文变革学习方式的探索"课题研究,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9.
何明华 《考试周刊》2012,(59):39-40
本文研究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积极元素,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内容和形式,开发为教学素材和工具,将之与"听说训练"有益整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探索一种富有时代性、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科学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材的应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表述、目标达成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变化,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理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安排的教学进程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分阶段设计语文作业: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必须关照人,必须关注人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启发学生去主动获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即,由"应试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课堂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中段习作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学生开始由"写话"转向"习作",在表达内容或语言形式上的要求都明显提高,习作成了语文学习中最为可怕的"拦路虎",经常出现"家长担忧,孩子苦恼,老师焦虑"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的目标定位是:"留心周围事物,  相似文献   

14.
一、区域性校本教研导引语文阅读教学方向 本着"集思广益、以人为本"的思想,我校牵头,带动其他三所联谊校,确立了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把重"理解"的阅读教学转变为重学生"感悟"的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自主的"学"  相似文献   

15.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近十年来对于这首词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由"知识的掌握"转为"能力的培养",内容确定由"就诗论诗"深入到"诗作背后",方法选择由"单一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从目标定位、内容组织、方法选择等方面比较研究近十年的《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设计,可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带去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中语参》等媒体上倡导"语文养成教育"之后,不少同仁参与讨论,关注最多的是"语文养成教育"的内涵。兹作简要阐释,以就教于方家。 何谓"语文养成教育"?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是学生主动与教材、教师、同学、环境等相关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要使这个系统又好又快地发展,产生巨大的能量并能良性循环,语文"子系统"的作用不可低估,语文教学目标值得探究。新课程确立的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有了基本依据,但语文教学在过程的实施中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教材所选作品的。因此,语文教学目标要有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时课程目标设计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达到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无疑指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丰富语言积累,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形成自信、优雅、文明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