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敏 《文教资料》2011,(9):26-27
《最后一个渔佬儿》是李杭育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福奎是作者用来透视现实与再现现实的镜子。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福奎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复杂的心理冲突,探索李杭育寻根小说的独特魅力,即他沉重的精神探索背后所揭示给我们的——如何来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这一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华裔作家任碧莲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莫娜在希望之乡》是一部展现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图景的文学作品。小说以第二代华裔莫娜的视角见证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社会文化进程,也自她口中表达出了作家任碧莲在文化、族裔身份以及社会问题上的独特见解。本文分析该小说对美国多元文化景象的描摹,解释作家试图通过该作品所传达的对美国社会文化中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又紧张的故事氛围。它狠狠批判了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女性被男性所剥削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建立起男女平等制度的希冀。《呼啸山庄》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小说,也是文学界对女性于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次真正探讨。本文将基于女性生态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4.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5.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可以看成是哈代的现实主义创作的顶峰之作,但是自然主义在这本小说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将探讨啥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金原瞳的《裂舌》是属于"身体小说"中的一种,可命名为"身体改造小说",它与颓废主义关于身体的认识与描写一脉相承,并体现了当代社会中的自恋文化特征,受制于消费文化,缺乏正常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鼠之间》与《骆驼祥子》这两部现实主义小说都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尽管各自的作者分别以美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创作基础,但两部小说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梦想。本文对这两部小说主人公的梦想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夏洛特.勃朗蒂的代表作《简·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英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比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的冲突等等。重点探讨小说作者宗教观的形成以及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很好的继承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思想,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寓意以及透彻精辟的人物心理分析,成为影响现当代西方文学的重要作品。从文学文体学这一角度,探讨这部小说所同时具有的现实主义元素和现代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张琳  毕素珍 《英语辅导》2014,(1):194-197
托马斯·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兼具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小说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巧合与暗示所体现的生活悲剧性思想与宿命论探究作品中的自然主义;通过挖掘作品对残酷罪恶工业社会的控诉和对虚伪宗教与道德的揭露,探究其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麦尔维尔在《抄写员巴特比》中描写了19世纪的美国在工业化上升时期中人们在"高墙"威逼下的生存状态,同时小说也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自私。这部作品从"墙壁"这一意象出发,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有形墙壁并且暗示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对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无形束囚和禁锢。通过对"墙壁"意象的解析,麦尔维尔对美国社会现实和工业文明所做的尖锐批判被鲜明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红字》中,作者霍桑大量使用《圣经》中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真实故事情节来阐释自己所向往的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红字》和《圣经》的完美契合,造就了一部杰出的清教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婚姻中的两性关系、女性体验及女性命运的转变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本文撷取海峡两岸在不同时期书写两性关系的两部小说,通过台湾女作家李昂的《杀夫》与大陆女作家池莉的《云破处》之比较,在社会历史沿革的视角下,力图揭示婚姻中的女性主体焦虑的复杂面向与发展趋向,并深刻阐释两部小说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六代导演陆川所编拍的故事长片《可可西里》(2004)讲述了一位北京记者到玉树去调查野牦牛队和盗猎分子枪战的情形。就导演陆川而言,它不是一部动物倡导或环境保护影片,而是一部探索人在"最原始"的大自然中生存的精神之旅。但是,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符合动物倡导的创作原则,它涵盖了两种近乎是水火不容的生态伦理哲学论述:一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浅层"或"管理环境主义",另外一种是挪威生态学家阿奈.伦斯发展出来的深层生态学说。在《可可西里》里我们看到了综合了浅层生态和深层生态两种论述的可能性。《可可西里》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与佛教慈悲精神的动物倡导影片。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可可西里》提供了一个非西方动物倡导电影实践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话性是复调小说的本质,也是现代小说所具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特征,小说通过文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一个多声部的世界,体现了对现实的存在的深刻思考。为此,从对话理论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内心的对话"两个方面出发,对简.里斯的小说《茫茫藻海》的对话性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颠覆《简.爱》中的殖民话语,解构貌似坚不可摧的传统帝国权威。  相似文献   

17.
刘肃的《大唐新语》,是唐代著名的一部轶事小说集。它仿《世说新语》分为三十门。然而前者是在六朝品评之风影响下产生的,目的在于品评人物。而后者则在于“鉴诫”。它全面而生动的反映了唐武德至大历末的社会现实,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小说艺术之美,是唐代轶事小说之佼佼者。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进行重新分析,从而阐释它不只是一部"成长小说"或者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更是一部女人战胜男人的小说。通过这部小说,劳伦斯道出了两性关系的另外一种形式:女人控制男人,从而展示了无论生活在父权统治之下,还是重返母系社会,都不能够和谐地生活。男女各尽所能,平等相处,这才是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19.
张翔云 《文教资料》2014,(36):25-28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其后以及现当代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让"花媚狐妖"这一群体形象真正被人们所认可,将中国文言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封建社会,男性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她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同,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地位,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方式等方面仍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揭示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所体现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揭露工业革命给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带来的污秽,传达了作者劳伦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回归自然"的主张。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主要倡导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