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赵秀娟 《天津教育》2013,(13):107-10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阅读,有效地开展阅读{舌动,注重阅读延伸,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积极主动,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目标,尽享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2.
语文难教难学,这似乎成了师生们的共识。其实,古今许多名人和语文界老前辈早有所指点,那就是以“读”为本,语文课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学以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读”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带讲,甚至以“读”代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自觉地“读”,达到会读、爱读、多读、广读。一是会读书。读书跟做别的事情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  相似文献   

3.
古诗的有效诵读应是一种朗诵和联想、想象、发现、质疑、思考、探究相融合的阅读。采用符号勾画、诗意今译、幽默别解、自主探究、引诗造句等方法来读古诗,能够防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发生,促进诵读效果的提高,大大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使他们在深邃的诗境中充实生命。  相似文献   

4.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6.
“语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句话足以体现出叶圣陶先生对“读”的重视。《语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达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怎样在语教学中凸显阅读的地位,让学生学会阅读,达到语教学的目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自己的阅读指导观。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顺利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仅受到语文、外语等部分学科教师的重视。在生物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放羊式”的阅读,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法”与“学法”的相互协调,从而使学生“乐读”“读会”“会读”呢?带着这样的思索,笔者于1998年10月份参加了“南京市初中生物教法与学法协调”课题研究,选择并确定了“如何加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薛娟  孔德峰 《课外阅读》2011,(10):167-167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比例日益增多。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阅读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我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并采取科学灵活的方法让学生“想读”、“会读”并且“爱读”,才是解决英语阅读困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古诗教学先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然后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程式化。课标指出“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诗交流会?提供充裕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老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维度的对话互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
高伟叶 《中学文科》2007,(10):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下面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悦”读、“会”读、“爱”读和“活”读,使学生的阅读量迅速增加,知识面不断扩大,阅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作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让其“读”有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则应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批判反思的能力”。首先,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删繁就简,直击要处。其次,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是能动的内在审美需求、审美倾向的自主活动和价值取向。学生走入了文本,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感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可读性强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文质兼美的范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分析,自行理解和感悟,我在教读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以“读”为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相应的阅读方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方式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从“读”入手,以读带思,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中 ,要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必须刻意保护和精心培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 ,应激发儿童学习古诗的兴趣 ,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语言的积累与感悟中得到持续的发展。一、开展背诵比赛 ,让学生的积极性孕育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背诵比赛 ,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无论怎么比 ,也无论比多少遍 ,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但如何让全班孩子都喜欢参与 ,积极投入 ,教者确实颇费心机。成功的喜悦是永恒的精神力量。孩子们的背诵水平参差不齐 ,我始终注意让人人都能…  相似文献   

16.
作文命题的创造性、创新性是一种导向,一种趋势。可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作文程式化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使学生走进写作的理想殿堂,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多读书、活读书、会读书。正如刘向所说的那样:“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要鼓励督促学生多看、多思,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面,开阔思维空间。一方面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前沿科学和社会热点方面的书籍。多读书报,多接触社会,多进行创造性练笔,坚持语言基本功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而加强阅读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探索形成了自读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读习惯”。让学生运用“三步发问阅读法”,以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出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八字常规”,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养成习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多次提到要在阅读中增加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阅读鉴赏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古典诗歌是高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古诗总是敬而远之,读不懂,不爱读,更不用说批判思维的培养了,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读不懂古诗。培养批判性思维先要从读懂古诗开始。要读懂古诗,当然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所谓"熟  相似文献   

19.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该文将试着讨论在大学期间进行英语泛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泛读教学质量,其中包括材料的选择,阅读技巧指导等。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入乐之着”,小学生年龄小,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兴趣是阅读的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吸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的兴趣,不认真地阅读,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