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科书,不少教师称之为“教本”.教师也将自己称为“教书匠”,同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社会尊重为知识的传授者。教书的过程美其名日“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是”照本宣科”。“教科书”在教师心目中是完美无瑕的,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教材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2.
黎文贞 《师道》2013,(11):31-32
在公开课教学中.常常看到不少教师只注重对教科书“正文”内容的讲解与传授,忽视甚至取消书中的“图文材料”内容。而另外补充其它材料来教学。此现象被美誉为“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一词,提醒教师解读教材时不可忽视编者的意图。我们怎样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呢?经过解读课后练习题,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依据文本相关特点而设计的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知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思考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课程三维目标,立足课文阅读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凭借,进行对话,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验教师对教材的认可程度,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和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将产生直接影响。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教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实验教师对“课标教材”的评价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课标教材”的建设以及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丽君 《学子》2014,(12):74-74
“研习教材”这一概念闯入我的思考范围,得益于一次听语文课时老师频频提到的“文本研习”。在当今教学中,教师依然热衷于讲解教材,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津津乐道于“授业”。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虽然已经分析了自己的学生状况和知识层面,可是不知不觉中又将课堂变成了自己发挥口才的主战场。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专业素养的欠缺,或者受教学功利化的影响,在课堂上对历史知识的“研习”仅仅停留在认识的表层,解读也显得肤浅。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的活动化设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了,课堂更热闹了。但我们也发现,在活动与热闹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如果活动化仅仅是为了课堂的热闹,为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数学理解与思考,忽视了数学活动的“数学味”,那么这样的活动又怎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呢!在新课程教材中,不少教学内容本身就…  相似文献   

7.
徐承芸 《江西教育》2014,(12):20-22
课改走过十余年,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教法研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仍未得到落实。我们遗憾地看到,教材仍然是教师唯一的教本,课本仍然是学生唯一的学本,教师在大胆整合教材、改编教材、增加教材等方面探索不够,研究不多。《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纪凤 《文教资料》2012,(31):186-188
高中历史教科书仅仅是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较大的发挥创新空间。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学会“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因此完全可以在依“托”教科书的基础上“拓”展教材。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实验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进行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易于学习的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样的理念。怎样“用教科书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通过一年多来使用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感受,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利用教材中《说在前面的话》,上好导言课许多教师也许认为这不是正课,而把它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过程”一词,但以往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更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走过的是题海,跳过的是过程.学生只能靠一根拐杖指引着,离开了拐杖就会失去方向.学生要的是亲身经历、自己感受、独立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认真钻研教材,让学生享受“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几何第二册《三角形》这一章为例,谈几点看法. 1 设计问题情景,步步诱导,步步探究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戴树琴 《广西教育》2013,(45):68-6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原先的对话三元素——学生、教师、文本之中增加教科书编者,既坚持了对话教学观,又发展了这一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读者中心,提倡个性解读,而忽视其他元素的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失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立足整体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师、学生和课程是构成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只强调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忽视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课程是由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媒体、教学背景、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新课程对教师观念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是课程的“推行”。在课程和学生之间,教师是连接课程与学生中介的,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54年6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之后,全国中学历史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都积极地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了不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改进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是不少教师只注意了钻研教材,却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因此教学质量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提高。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教师对政务院的指示中,关于首先钻研教材,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的精神缺乏正确地认识,他们把钻研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割裂开来,误认为目前只要钻研教材就够了,至于改进教学方法则是将来的事,或者认为钻研教材是重要的,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该凭借教材。以形成学生的相关能力为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语言载体,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好教材,让学生在领会编者意图时,凭借教材,超越文本。  相似文献   

15.
教材细节的开发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因为教师总认为教材编写者已经给了我们一幅完美的“锦绣”作品,教学时只需“搬用”就行,他们考虑的大多是“用得像不像”,而较少思考“有没有更好的用法”。其实,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许多教材细节还需教师去多加“推敲”,多加“琢磨”,看一看能否添加些什么,想一想能否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从而把教材细节做“亮”,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功效。下面的一些多此一“举”的做法,可以说是教材细节开发的成功案例。一、多一组“伙伴”,多一份思辨[教材原貌]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乘法》…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一节高中信息科技的基础理论课,对于这样的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如:先是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等,按自己的要求将学生“格式化”,过分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体验过程,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此,我对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的“教案”是指一些出版社的出版物,井非教师自己备课所得。引起这个思考缘于一次听课。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按教科书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听课时很为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高兴。这里摘要叙述为下: 教材中“比例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充分运用教科书,是历史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掌握重点和基本历史概念,加深与扩大既得知识的手段之一。这个工作是不容许我们忽视的。曾有这样的教师,他坦率而自负地对学生说:“书本上没有什么可学的东西,同学们不要看书,听我讲。”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的。我们在教学中决不应脱离教科书。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与掌握教材,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所谓充分利用教材,即首先要我们在深思熟虑的备课过程中,从教科书中找出中心思想、中心内容,提出重点,找到难点,以便将主要的和困难的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防止对全篇逐字逐句地平均使用教学时间。在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的报告材料中,也曾  相似文献   

19.
温德峰 《现代语文》2005,(2):64-66,69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是山东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基本编写理念。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中心调整单元内容,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设计“学习活动”,是山东人民版教科书的突出特点。相对于传统教科书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学习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个性的解放,是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创造性地实施教材中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教材编者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本文拟结合执教第一模块的实践,谈一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一些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材使用理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科书只是师生对话的范例和中介。虽然这种价值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和接受,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教科书”仍有很大市场,一些教师对教科书的讲授依然乐此不疲。一、现状摹写素质教育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