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语堂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思想对中国译坛影响深远。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审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译作,发现其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体现了"译者中心"的翻译理念。以林语堂的自译作品《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为例,发现其在翻译策略的适应选择上,成功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达到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多元系统理论从宏观角度强调文化层面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以"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翻译学凸显译者中心地位、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二者从不同角度阐述翻译,但都无法单独解释整个翻译过程。该文以林语堂英译本《琵琶行》为例,探索两大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其主体性可体现在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取上,而译者在文本选择上又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林语堂的作家身份研究较多,但对作为翻译家林语堂的外部研究较少。文章从林语堂的文化观出发,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分析林语堂作为译者在进行翻译选材的过程中,其文化观在翻译选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一直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随着功能翻译及"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及认可。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从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翻译目的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赵金凤 《海外英语》2014,(18):164-166
文章从译者主观动机和翻译客观效果两个方面考察了林语堂翻译的"译有所为",在此基础上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翻译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译者只有在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做灵活的适应与选择,才能实现译品的长存,译者也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陶思  黄志冰 《考试周刊》2008,15(23):209-210
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译文中了解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态度及文化审美,有助于我们了解译文形成的文化背景及译者的翻译动机.文章从林语堂崇尚女性的生命体验,追求"性灵"的审美情趣,以及自然诙谐的幽默风格出发,探究林语堂如何在翻译选材与翻译作品中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钱锋 《海外英语》2014,(5):126-127,130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理论,他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应努力完成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多维转换程度高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之作,该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角度对林语堂和Davis对《桃花源记》的翻译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林语堂的译文在文化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Davis译文在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上较多的适应原文,总体上Davis译文的多维转换程度和适应整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从"目的论"角度对译者主体性在翻译选材和策略方面进行探究,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创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牛妮妮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2):83-86,96
林语堂曾提出翻译的三标准"忠实、通顺、美",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继而创造性地将此标准同译者责任紧密相联,即"忠实"是译者对原著的责任;"通顺"是译者对读者的责任;"美"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基于前人对林语堂《幽梦影》译文的相关研究,在其中甄别、挑选若干译例并加以分析,充分地发掘其翻译标准与译者责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求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在否定有关译和原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译通过译作表现他与原作的差异,他是原作在译语化土壤中创作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色走进英语世界。孙大雨以源语文化为依归,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文外加注、意译与文外加注、音译与文外加注、文内补偿等多种方法。“加注”参与建构了整个译本的意义生成,也是译者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源语文化经由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传递到译语文化中去,各种主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在其中.译者在选择翻译材料,进行翻译活动时,译作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其所属译语文化的烙印.而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活动更倾向于翻译的社会功能,其时代赋予译者的文化重任更凸现在其译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译者作为联系原文与译文的中介,在整个翻译实践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文章通过分析钱歌川译作《红死之假面》,揭示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四重角色:国学研究者角色、西方文化研究者角色、西方文化影响者角色和日本文化影响的角色。文章认为,一个好的译者,应扮好自身积极的角色,尽量克服消极角色,从而使译文质量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考查影片字幕翻译中的改写现象入手,分析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对语言转换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净化现象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6.
操控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对源文本进行的一种改写,是一种操控活动。而在翻译这种操控活动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受控对象,译者、文本和目标文化。译者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文本受译者的操控,而目标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在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受到译本的操控。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导致词义选择受限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地域、思维方式以及语境等方面的差异。为提高翻译质量,译者须熟谙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了解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寻觅良策,挣脱局限,重现源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力求最大限度地忠实原作,顺利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相似文献   

18.
翻译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语篇操作达到交际功能的活动。翻译的顺利进行,首先在于译者对源语语篇语义的准确把握,而语义理解离不开语境。由于语境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情景与文化语境,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借助功能语言学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有关理论来分析语篇的衔接、信息分布、连贯、语篇发展以及译者如何利用这些分析结果充分解读翻译源文,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时,采取何种相应的翻译对策,生成在功能和效果上与之相当的目的语语篇。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天府的记忆》英译项目,以Baker的"译者风格"研究方法论为依据,运用语料库统计方法对译文初稿及交叉审阅后的译文进行了风格考察与对比。结果表明:译者本身下意识的语言选择和使用习惯对翻译风格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源文本对译者风格的影响更大。论文提出对译者风格的考察应结合源文本,并考虑译者所偏好的句法结构以及语篇衔接方式。同时,也指出了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考察方法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