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检验科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收检的657份标本,通过回顾调查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方法从人员、标本、操作等方面调查分析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CLSI标准通过常规方式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使用k-B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各类型标本中痰液的检测准确率最高,为92.31%(P0.05);对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操作人员的影响最大,占42.42%(P0.05);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耐药率均大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的耐药性均大于50%。结论:检验人员及标本质量均是影响检验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应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标本在各环节的质量,同时根据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检验科纳入检验质量管理中的4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免疫检验方法进行,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持续质量改进技术的成效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质量改进有效率、临床患者满意率、检验者质量管理成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因素所占比率比较高(P0.05)。结论在检验质量管理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19)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15日某医院4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血样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并且要求其中的1支运用人工方法来进行溶血,设为观察样,另一份血样置于肝素管,设为对照样。把对照样与观察样放在相同条件下来进行离心处理,并将其控制在室温下1000r/min离10min,分离不溶血血清之后,将其保存于4℃的冰箱中,然后再对其进行统一的检测工作。结果:通过观察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观察样中的K+、ALT、AST、LDH、TC都比对照样中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样中的ALP比对照样中的低,因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导致其出现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不仅包括体位因素,同时还包括了体内因素。其中,体外因素主要指的是:血标本由物理因素所遭到各种机械性的破坏与冷冻等,而化学因素则通常是指,血标本与相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接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各类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给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4月~2014年7月来我院予以临床生化检验病例1000例,上述病例均进行医院临床医学检验受药物影响的基本情况。此次研究包括尿检、初次常规血检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等一千八百份检验报告,比对最后的诊断结果,对相关指标予以分析,研究一些异常指标的相关内容。同时细致问询病人现阶段的用药情况,其中涵盖药品种类、服药频率及用量。在此基础上对误差性、服药状态与药量予以评定。结果经对检验结果受服药影响来分析,病人服药情况对临床检验结果质量具有一定作用,长时间用药病例差错率以及受干扰性要超过短期用药、近期用药以及没有用药病例,四联用药差错率、受干扰率高于单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同时经对影响检验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品种类与其影响检验内容来分析,抗生药物、镇痛消炎药、激素药物以及降压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检验结果,为影响检验内容因素涵盖了(1)尿胆原(2)血尿酸(3)肾功能(4)肝(5)电解质(6)淀粉酶饱和度(7)脂肪酸(8)糖化血红蛋白(9)葡萄糖(10)血浆肌酸肌酸酶(11)红细胞。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药物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深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降低药物对结果的作用,我们要深化医师和检验者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把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结果整合为信息,促进检验的精准度。加强检验技术的有效性,完善药理研究,减少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各类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给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4月~2014年7月来我院予以临床生化检验病例1000例,上述病例均进行医院临床医学检验受药物影响的基本情况。此次研究包括尿检、初次常规血检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等一千八百份检验报告,比对最后的诊断结果,对相关指标予以分析,研究一些异常指标的相关内容。同时细致问询病人现阶段的用药情况,其中涵盖药品种类、服药频率及用量。在此基础上对误差性、服药状态与药量予以评定。结果经对检验结果受服药影响来分析,病人服药情况对临床检验结果质量具有一定作用,长时间用药病例差错率以及受干扰性要超过短期用药、近期用药以及没有用药病例,四联用药差错率、受干扰率高于单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同时经对影响检验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品种类与其影响检验内容来分析,抗生药物、镇痛消炎药、激素药物以及降压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检验结果,为影响检验内容因素涵盖了(1)尿胆原(2)血尿酸(3)肾功能(4)肝(5)电解质(6)淀粉酶饱和度(7)脂肪酸(8)糖化血红蛋白(9)葡萄糖(10)血浆肌酸肌酸酶(11)红细胞。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药物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深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降低药物对结果的作用,我们要深化医师和检验者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把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结果整合为信息,促进检验的精准度。加强检验技术的有效性,完善药理研究,减少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西藏地区不同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不同海拔地区1864名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血压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生化检测收集数据,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3.3%比35.0%p<0.05);(2)藏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8%比16.0%p<0.05);(3)合并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6%和54.9%,高于对照组;(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民族,H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年龄每增加5岁,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9%(OR=1.39,95%CI:1.32-1.47);(5)相比海拔2000~3000米地区,海拔3000~4000米地区,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83%(OR=1.83,95%CI:1.13~2.99)。打呼噜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49%(OR=1.49,9...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医学免疫检验手段是当下临床诸多类型病症诊断的主要方式,对后期的治疗提供了相应的医学依据。我们发现在具体检验的过程里,对于检验准确程度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受到的干扰因素过多。怎样有效进行医学检验的准确程度,进行合理科学地控管,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试着分析如下。方法:将我院检验科留存的其中122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分析比对,通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医学检验,其中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通过正规的医学免疫检验质管办法,而观察组通过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办法,整个过程要注意血清样本的质量管理,试验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方式下的差异,进而研究差异的原因。结果:本次医学检验对两种样本进行比对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数、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的均数,四类数值分别是46.6±3.8、39.9±5.9、39.4±1.8、28.8±3.7,各数值都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产生统计学意义。同时本文认为强化医学检验的免疫方式在准确程度上面强于一般的免疫检验方法,其中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医学免疫检验的质管方式对准确性的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医学检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和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观察组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结果:经对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当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可显著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肢袢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实施19例AVG手术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闭塞组与通畅组临床指标差异,探讨影响AVG通畅率的因素。结果:上肢AVG的6个月和1年初级通畅率均为84.2%,次级通畅率分别为57.8%、63.1%。通畅组和闭塞组组间比较发现年龄、性别、透析龄、多次通路失功史、收缩压(systolic BP,SBP)、舒张压(diastolic BP,DBP)、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血钙(serum calcium, Ca)、血磷(serum phosphorus, P)、血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CR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吸烟史、高CRP、高P血症是影响AVG通畅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男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让管理人员减少男护人员的流失,提高工作绩效。方法:为保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采用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测评工具的编制与检验(Development and test of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tool)制作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男护士工作者对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本科学历满意度6.31±1.79,高于本科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下学历在管理因素、工作成就感、工作环境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为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65,标准方程:工作满意度=0.365*学历。结论: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不高,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管理者应当从现实出发,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对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7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生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滞的女生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颗粒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予灸三阴交、关元穴,其中B组每次施灸20分钟,C组每次施灸4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及治疗后三个月经周期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VAS评分及CMS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依据终末随访评分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间比较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VAS评分,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比较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前及第2疗程治疗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4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终末随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施灸时长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改善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手工方式结果差异,进一步探析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方法:本试验采用200例尿液标本,用两种方法分别测试,将结果对比,探讨不同的效果。结果: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蛋白、潜血的阳性率检验结果优于传统手工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但是对白细胞的阳性率检验结果低于手工方法。其中尿糖和尿胆原之间的阳性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检验结果仍有差异。同时发现,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验的结果产生了尿蛋白、白细胞和潜血全部呈阳性,本文认为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手工复查检验。最终认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方法结合使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此为观察组。选同一时间段另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并对比相应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观察组患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超出正常范围,对照组体检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显示正常,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检验结果明确,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和常规采血对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与同一时间自身的同侧肢体(非输液侧肢体)常规采血,做配对对照,检测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值有无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各时间段检测患者的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感染,减少护士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5,(20)
目的:探讨八段锦锻炼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在开滦总医院查体确诊的7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24周的八段锦煅练。分别于实验前和八段锦干预后采用SF-36量表测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比较PF、RP、BP、VT、GH、SF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VT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PF、RP、BP、VT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提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酒精对嗜酒与非嗜酒食蟹猴肝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1.5g乙醇/kg灌胃,分别于灌胃0,1.5,4,8和12h采血,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结果:嗜酒组和非嗜酒组食蟹猴血清ALT升高明显(P0.05或P0.01),但嗜酒组ALT恢复时间比非嗜酒组明显缩短(P0.01);酒精对嗜酒组食蟹猴TBIL和GGT无明显影响(P0.05),而非嗜酒组GGT在8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P0.05);酒精能升高非嗜酒组TG(P0.01),降低HDL(P0.05),而对嗜酒组则无影响(P0.05)。结论:酒精对嗜酒组食蟹猴的肝功能影响弱于非嗜酒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科患者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患者,疾病类型为乳腺癌、大肠癌、胃癌、肺癌、直肠癌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两组护理前遵医行为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对血液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同时针对因素给出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7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检测120例相同血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70例男性男病例,50例女性女病例;平均年龄为35.4(±2.2)岁。静脉抽取病例空腹下肘静脉血液,患者血液标本予以抗凝举措。通过一比一万与一比五万稀释比例抗凝剂予以处理。在此基础上把同等稀释比例血液标本予以混匀处理,同时分为等量的六十份,在此基础上予以送检。同时通过两毫升EDTA-K2抗凝真空管抽取病例静脉血,分别注入10u L十五百分点的塑料试管之中。在此基础上抽取病例的血液标本,同时把标本予以质量控制。采集完血液,同时对血液标本予以混匀处理,将其分为均等的六十份,再输入到分离胶真空内,采集五毫升;此次研究使用的抗凝剂是10u L十五百分点EDTA-K塑料试管;采血管在二十二度常温中放置三十分钟。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二十份标木予以检测,过三小时再对另外二十份标本予以检测;六小时后对最后二十份标本予以检测,经比对法研究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血液细胞检测的影响成因。检测仪设备择取T-51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装置。结果此次对比结果显示,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含量有明显的改变,抗凝剂比率正常和抗凝剂配比不准比较,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血液初、放置时间不一样,检验结果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标本处理及设备使用都会在一定程度改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结论要提高对检验工作者的培训及管理,且要深化对检验工作者的考核力度,第一时间予以总结,以拟定最优的质控举措,降低误差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耿继业 《今日科苑》2007,(10):114-114
一、前言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医疗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声誉。由于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误差实属难免。因此,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4)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价值。方法:针对70例本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血糖指标。结果:(1)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掌握水平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短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其血糖指标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