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2.
博士信箱     
问:STS教育的产生、任务和目标是什么?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学校开始设立"科学、技术和社会"课程,以调整和应付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从此,STS教育(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教育)便开始在英、美、澳、加等国家相继问世并受到普遍欢迎。1984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科技教育国际论坛上所形成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教育》论文集成为STS教育的国际宣言。  相似文献   

3.
STS参与进路指STS研究者的角色从外在于"科学技术"的观察者到内在于"科学知识生产"的参与者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英国基因组学网络案例的分析,来讨论STS研究者是如何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遗留的ELSI研究框架,建立起STS参与进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是以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为目标,这样的人应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在日常决策中使用这些知识。本文通过明确初中科学课程中进行STS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同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专题讲座、现状调查以及STS信息的收集和交流等途径进行STS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庆强 《科教文汇》2008,(11):241-241
陈寅恪有云:文化史就是文化交流史,也是翻译史。民族的历史就是其文字史。以此为理论依据,本文探求"经济"的身世后发现近代以来,国人摄入西方文化主要是以日本为"中介"这样一种方式完成的。故以日语"外来语"为主体的诸多观念直接成为了构建现代中国思想与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最后文章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弊端,反思当下流行的"英语教育毒瘤论"。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高专物理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发展观。文中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STS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台湾阳明大学从2007年开始出版的《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份国际期刊》(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EASTS)杂志,目前已经成为国际STS研究的主要刊物之一。时任主编傅大为教授在创刊之初将"独特的"东亚STS的建设作为创刊目标,设定了东亚STS研究的特殊空间、对象和方法论;而以安德森(Warwick Anderson)为首的一批后殖民学者对傅大为提出的东亚STS独特性提出异议。本文梳理了傅大为与安德森的争论要点,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EASTS的主题讨论进行统计分析,考察EASTS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傅大为教授所设想的东亚STS独特性?哪些方面没有?最后,对这些未能达到的目标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STS对人的终极关怀——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学科群的本体是人作为科学技术之本体的终极关怀。本文评价了STS的几种哲学纲领: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STS是人的社会建构,因此STS终极关怀是人本身。  相似文献   

9.
袁继红 《科教文汇》2014,(19):30-31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10.
技术法律控制已经成为STS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法律控制过程中与其他控制手段合作的必要性,从技术市场法则、技术政策、技术伦理法律化的条件、内容和限度等方面,提出了市场法则、政策以及伦理对技术法律控制的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是以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为目标,这样的人应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在日常决策中使用这些知识。本文通过明确初中科学课程中进行进行STS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历史的本质是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史.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带动了新丈明与现代工业的兴起,并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衰.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面向"十二五"明确战略发展方向的背景下,着眼于"中国特色"形成的系统性约束条件,构建贯彻国家产业振兴和内需扩大政策方针,符合商务部优化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体系工作定位,顺应各级政府"以现代流通为先导,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力,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以来我国科学史学科发展迅速,学术地理版图变化剧烈。很多高校建设科学史系,是为建制化的科学史。建制化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事科学史研究,主要一支是原自然辩证法建制的队伍,后来分化为科技哲学和STS等。由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科技哲学(加STS)是一个大学科,人数众多。而科学史则是一个小学科。但是在美国,科技哲学是一个小学科,科学史则是一个大学科。美国高校建制化的科学史系也不多,相当一部分科学史学者身在历史系。而国内历史系则少有学者从事科学史。并且,国内科学史界与历史学界交流不多。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科学史界呈现多样化趋势。科学史需要走出去,关心历史学,尤其是关心全球史和环境史。科学史与环境史的结合,有望开出一种新的科学史或文明史。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5日,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江苏常州市政府支持的以"智能互联:知识产权技术供给与法律保障"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大会在江苏常州举办。此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双重作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物理化学"课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以STS教育为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念。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学是STS研究与教育的发源地和国际学术中心。麻省理工学院(MIT)是较早开展STS教育和进行STS及其相关研究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本文在解读MIT的STS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MIT的STS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STS教育的理念、目标、基本内容和特征,以期给我国高校的STS课程设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STS研究的社会学进路及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是当代STS研究的重要进路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分阶段回顾了STS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贡献。本文认为,社会学视角进入STS研究不仅是STS理论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而且催生了丰富多彩的经验研究成果,客观上促进了我们对科学技术体制、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实践的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文对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多样性持一种积极评价,视其为社会学说明模式日益开放的标志。而对STS研究近年来出现的试图超越社会学的各种“转向”,则持保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新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达不到现代教学的要求,所以,学校要不断的探究新的教育方式,去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环境。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数学的运用中,很好的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STS教育方式的分析,来探讨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数学中的应用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康奈尔大学STS系(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Studies,Cornell University)资深教授、4S协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前主席、旗舰期刊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原主编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访问清华大学,在第一届清华大学STS工作坊主讲"Life Science and Society"课程。课程结束后,针对林奇教授本人的学术思想,和整个STS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图景,本文作者对林奇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此后,又与林奇教授进行了进一步沟通。本文由此专访的文字稿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