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科学》2018,(1):78-82
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伦理型领导影响基层公务员建言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正向预测员工建言、负向预测员工沉默;组织认同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依存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有文献就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开展了较多研究,鲜有研究涉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以心理可得性、追随力和核心自我评价为中介变量,互动公平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基于多重中介变量和单元调节变量的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多链条作用机制的理论概念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开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心理可得性、追随力和核心自我评价均是包容性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互动公平显著正向调节心理可得性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理论,通过对208份我国企业员工调查样本的统计分析,探讨上级发展反馈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主动性人格和领导—成员交换在该影响机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还能够有效促进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的提升;主动性人格能够调节上级发展性反馈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与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部分中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沉默行为的抑制作用,并且中介主动性人格与上级发展性反馈交互作用对员工沉默行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赞  鲁虹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1):110-117,126
本文以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选取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员工传统性为调节变量,来探索破坏性领导对于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通过对432名企业员工的调研发现,破坏性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员工的心理所有权在破坏性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员工传统性能够调节破坏性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员工传统性越低,破坏性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元领导理论、创新理论和组织社会化理论,旨在探究双元领导对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以354名企业新员工为调查对象,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双元领导与新员工创新行为和任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双元领导与新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角色清晰在双元领导与任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领导力对双元领导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清晰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既有关于伦理型领导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强调伦理型领导通过塑造员工认知和行为、营造组织氛围、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等机制影响绩效,低估了伦理型领导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绩效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引入信息处理理论,以战略决策周密为中介变量、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探索伦理型领导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结合探索性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发现: 战略决策周密部分中介伦理型领导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了伦理型领导对战略决策周密的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了战略决策周密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在高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伦理型领导更倾向采取周密的信息处理模式,进而提高了新产品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反脆弱性”,也因此提升了新产品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7.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大增加了组织和个体所面临的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行为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对于动态工作环境如何影响员工行为与结果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研究却依然较为匮乏。基于不确定性减少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并遵从"环境—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以任务重塑为中介变量、调节焦点为调节变量的带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两阶段问卷调查并利用MPlus对最终获取的32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动态工作环境如何通过促进员工开展任务重塑进而影响任务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动态工作环境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而任务重塑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促进型调节焦点正向调节动态工作环境与任务重塑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动态工作环境通过任务重塑与任务绩效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关注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而忽视了领导自身的创造力对下属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领导创造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机制,检验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权力距离氛围与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448份企业主管—下属配对样本(93个团队,448个员工),采用多层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领导创造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权力距离氛围对领导创造力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了角色宽度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越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9.
仵凤清  高林  董宇华 《科研管理》2018,39(8):142-150
沉默行为是组织吸纳谏言渠道的绊脚石,知识型员工作为给企业建言献策的重要支柱,出于职业安全考虑选择保持沉默,不仅自身使命难以完成,且结果往往与其初衷相悖。本研究基于京津冀区域知识型员工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法探讨知识型员工沉默行为对其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并验证领导授权在沉默行为与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沉默行为对其职业生涯成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领导授权在员工沉默行为与职业生涯成功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环境决定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的观点,基于"环境—行为—绩效"研究范式,以制度支持和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环境不确定性通过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经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正向影响组织绩效,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之间关系受制度支持的正向调节,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关系受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11.
屠兴勇  林琤璐  江静 《科研管理》2019,40(7):267-274
领导教练行为被视为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尚未出现关于这种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采用282份领导-下属配对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并检验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领导教练行为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2)批判性反思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感知到的领导对创新支持在批判性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进一步,(4)批判性反思的中介作用受到了感知到的领导对创新支持的调节,感知到的领导对创新支持程度越高,领导教练行为通过批判性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丰富了教练行为与创新行为关系理论,同时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领导教练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如何通过批判性反思对创新行为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22,(1):114-119
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以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为中介变量,积极归因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探究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在不合规任务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积极归因不仅正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意义感的关系,而且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消极情绪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长峰  刘柳 《科研管理》2023,(3):179-186
不确定情境推动了组织结构的虚拟化调整,尽管已有研究开始探讨团队虚拟性的影响模式,但关于团队虚拟性如何影响团队成员工作表现缺乏深入理论探讨。依据情感事件理论,运用来自63个研发团队317份团队成员数据,探究团队虚拟性对员工沉默行为的跨层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团队虚拟性对沉默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职场孤独感在团队虚拟性与沉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不仅负向调节了团队虚拟性与职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团队虚拟性-职场孤独感-沉默行为这一中介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团队虚拟性影响员工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为企业在虚拟情境下提升绩效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9,(11)
在复杂快变的市场环境下,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有待明确。基于行动学习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一个包括团队反思、自我管理、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模型,并运用72个团队355名员工—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自我管理在团队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道德领导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团队反思—自我管理—员工创新行为"的"2-1-1"中介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袁凌  易麒  韩进 《软科学》2016,(11):96-100
基于人—情境交互视角,探讨了具有中国儒、道两家思想特性的谦卑型领导对下属沉默行为的作用机理。480份企业员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组织认同与下属沉默行为呈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谦卑型领导与下属沉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下属权力距离强化了谦卑型领导对下属沉默行为的负向影响,即下属权力距离感知越低,谦卑型领导对下属沉默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强。而下属权力距离感知越高则降低了谦卑型领导的有效性,因而对员工沉默行为的负向作用的调节效果越弱。  相似文献   

16.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对企业声誉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设法防止UPB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8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这一机制中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组织认同在伦理型领导和UPB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UPB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依托内在激励理论、控制理论与认知理论,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个团队共235个在职员工和领导进行调查,通过Mplus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员工战略认同、差错反感文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精神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而员工战略认同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层次的差错反感文化能够影响这一中介作用,在差错反感文化较低的团队,精神型领导通过员工战略认同影响创新行为的正向中介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差错反感文化较高的团队,上述正向中介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8.
组织沉默指员工了解组织运行中潜在的问题,但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没有表达个人观点的行为。已有研究集中于组织沉默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上,鲜有研究探讨组织沉默影响其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以619名员工为研究样本,本研究考察了组织沉默对员工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两种心理感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沉默与员工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都呈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在组织沉默和员工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蒋瑞  林新奇 《科研管理》2021,41(10):248-257
威权领导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对华人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非伦理行为也广泛存在与社会各类各级组织,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本文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和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406对领导—员工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呈正相关关系;(2)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非伦理氛围的关系;(4)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瑞  林新奇 《科研管理》2020,41(10):248-257
威权领导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对华人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非伦理行为也广泛存在与社会各类各级组织,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本文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和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406对领导-员工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呈正相关关系;(2)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非伦理氛围的关系;(4)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