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现状和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着生源严重不足、办学定位偏差、经费投入不足和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应该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树立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理念;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完善教育体系,促进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随农业内部分化而伴生的一类新型职业群体。在渐进嬗变的历程中,"农民"的符号意蕴逐渐剥离身份属性,从"身份印记"过渡为"职业选择"。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以大思路大格局指引:推倒围墙,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跨越学校的围墙之界,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充分尊重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地位。试图以独特新颖的视阈对新型职业农民加以释义窥析,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进行可行性考量,最终提出针对性的培育之道。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5.
6.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举措。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培育观念不先进、培育内容不科学、培育资源不充分和培育制度不健全等。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实际相结合,破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境,通过更新认知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多元主体办学、完善培育制度等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之间不存在着很大差距。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整体状况着手,探讨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新型农民的内涵入手,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的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差距,阐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终身性、主体性、多样性、职业化、全面发展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主体发展困难、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章基于终身教育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解读,从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运用远程教育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升农民素质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通过回顾中国农民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他国家开展农民远程培育的经验,以及在分析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培育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四点建议:发挥政府的引领带头作用、利用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科学地遴选培育对象、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以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优势,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远程培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视野下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枫 《成人教育》2016,(10):42-45
浙江省提出了建设“两富浙江”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内涵.为了研究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学习需求,对省内150名职业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根据浙江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措施,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远程教育模式,为“三农”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确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及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探讨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按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制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自主发展,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始于对农民需求的分析.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获取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相关农业政策,提高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目的为主.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具有满足实际农事需要的实用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新理念吻合的时代性,以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的特征.基于农民需求,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构建由需求导向供给决策机制、农民需要获取机制和教育培训监督反馈机制构成的需求导向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精准供给机制,是有效、精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教育应谋求职业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使其向着更符合人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要全面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克服传统职业教育重职业、轻学术的倾向,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综合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影响职业教育向学术教育渗透的因素主要有三种: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中的职业主义以及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必须遵循一种新的标准: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虽然运用的主要是工作过程知识,但仍不可完全摈弃理论知识。实际上,工作过程知识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相生相伴,这也是职业教育渗透学术教育的知识论根源。针对职业教育不同专业与学术教育的密切度,构建整合双轨教育与培训体制,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向学术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职业农民的培养。地市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农民主要存在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等问题。借鉴地市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典型经验,地市高职院校应从立足培养领军型职业农民,引领农村职教体系建设,面向农村培养职业农民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8.
对接产业办专业是高职教育遵循的基本规律。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看,高职教育专业同样存在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而对高职教育专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评价,需要引入专业健康度的概念来解答。高职教育专业健康是指专业在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的运行现状、专业成长和专业创新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它包括运行现状健康、成长模式良好和创新能力良好三个方面的衡量。基于此,高职教育专业健康度研究亟待解决专业健康度维度研究、专业健康度方法研究以及专业健康度与专业动态调整的关系研究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