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建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贵州师范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深挖学校文化内涵,确立了"国学浸润人生、经典传承文明"的校园文化发展思路,营造了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不断提升了师生的国学素养,学校已初显"国学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学经典传承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道德情操提升和健全性格塑造的必要性,探讨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国学经典图书文献专区、定期举办"传承国学经典校园文化节活动"以及积极参与传承国学经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三个方面发挥传承国学经典的重要作用,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传承国学经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校以"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国学经典教育为抓手,通过美化优化育人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搭设活动平台、机制推动等手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让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魂。近日笔者有幸请开展国学教育特色鲜明的泗洪县明德学校第一任校长荀定永先生与我们一道分享该校"以国学文化主题,打造优雅的校园文化;以国学文化理念,打造儒雅的教师文化;以国学文化规范,打造文雅的学生文化"的校园文化。笔者:我们知道泗洪县明德学校的国学教育特色鲜明,首先请荀校长介绍一下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历程。荀定永校长:泗洪县明德学校是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以“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国学经典教育为抓手,通过美化优化育人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搭设活动平台、机制推动等手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让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地处丹阳新区行政核心位置,拥有61个班级,学生2828名,专任教师150名。学校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从物态环境、课程建设、精神世界三个层面进行打造。"百家姓广场"、"二十四节气大道"、"二十四孝广场"、"经典国学文化长廊",拉近了传统文化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构建以生活力为核心的新生活学校"的课题研究,诠释着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教育是现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以致用,达到经典润泽人生的目的。要从思想上、教育技术上重视国学经典教育课堂教学,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等因素提高国学经典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陈燕 《科教文汇》2012,(29):67-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家长的教育需求,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公民素养提升活动:提升文明素养的礼仪家教活动;加强音乐素养的小提琴活动:培养科学素养的亲子科技制作活动:增强身体素养的小公民健身节活动:丰富文化素养的国学经典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提倡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下,各地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和活动,各大高职高专院校也加入了国学经典诵读的队伍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高职特色,有别于高中语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经典诵读课的定位、培养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案例几个方面入手,探究该课程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丰富学生国学经典文学积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课题。本文在小学生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的实践基础、微课资源开发、泛在学习策略及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的构建,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开拓新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辽宁省全部公办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对各馆国学经典阅读情况从推广内容与方式、推广频次、大型活动中的推广、相关信息的关注情况和被关注情况、阅读空间以及直接关系国学经典推广的机构设置、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统计,分析了存在的对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重视程度不高、阅读推广队伍建设薄弱、阅读推广工作缺少联动机制、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弱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国学阅读推广实践出发,提出了突破图书馆范畴,高端推进、顶层设计,加强国学经典资源建设,合力营造国学经典阅读氛围,加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2.
"特色办学"是近年来优势学校的办学方向,我校在创建"外语特色学校"过程中,把开展英语教学辅助活动作为一个重要举措。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辅助活动来促进学校的"特色办学"。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学习是为了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为了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在本科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以德为本,传承经典传播文化等几个方面阐述在本科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说明了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环境信息化、阅读热情疲软化的今天,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进行高校经典阅读推广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读者文化道德修养,加强传统文化认同。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策略需要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大资源文献建设、开展多样性国学阅读活动,打造国学经典阅读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韦富举 《科教文汇》2008,(11):67-67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明了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旨在消除国人对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的错误认识。对国学的再认识,应消除对国学的几种误解,:误解之一,认为国学落后,应破旧立新。误解之二,认为国学不如西学。误解之三,认为继承传统和实现现代化是对立的。误解之四,认为古书难读,来否定国学。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也应该消除几点误解,误解之一,认为素质教育是全新的思想,是与其它教育毫无瓜葛的海市蜃楼。误解之二,认为素质教育只讲"乐学"不讲"刻苦"。误解之三,把素质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对立起来。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准却降低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线混淆了;知识增多了,技术进步了,但人民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感、公民义务感和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等意识却淡薄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相似文献   

16.
过倩茹 《科教文汇》2020,(10):138-139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有着显著的教育功能。在学校开展国学项目的过程中,如何把历史和国学联系起来,值得思考。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反思,得出以下三个有效策略:(1)诵读并讲授国学;(2)引用国学为史料;(3)用活动装饰国学。  相似文献   

17.
营造"书香校园"将促使教师、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学校近两年来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而且是率先进行全民阅读学习的一种模式。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秉承"立德乐业"的校训,倡导"和谐争先"的校风、"博学润生"的教风、"明礼精艺"的学风,以中专、五年大专、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形成了多种技能培训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财政扶持的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学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依法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吟诵教学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吟诵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了推进国学经典吟诵教学的发展,笔者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入手,探索了国学经典吟诵教学微课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式、学生泛在学习方式与策略,思考了国学经典吟诵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构建与应用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曹懿 《科学大众》2013,(7):96+113
随着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得到大力推广,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教学和诵读活动也与日俱增。为此,幼儿园为增强幼儿国学的学习效果与阅读兴趣,作了许多实践探索。本文重点介绍亲子共读的方式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