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的主导创新模式,然而已有研究对于企业"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同时实施本地和国际知识搜索战略,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实施更为有利"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通过创新性地整合组织双元与外部知识搜索理论,界定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的含义,并实证检验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复杂性和产业竞争压力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219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新复杂性、产业竞争压力均正向调节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广度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吸收能力抑制产学研合作广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将外部知识搜索过程分解为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和搜索强度两个部分,探索外部知识搜索选择(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搜索强度(搜索努力程度和搜索持续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此外,企业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必须与搜索强度相匹配。相比本地知识搜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需要实施更努力和持续的搜索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二元论视角出发,构建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探索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273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各项理论假设。结果表明: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联合维度、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平衡维度均显著正向线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知识搜索与环境的匹配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供应商是企业获取互补性知识与技巧的关键外部源,目前关于供应商知识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商知识对创新的影响,却忽视了知识获取方式的选择以及企业的双元性要求。本文利用184家港资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考虑到其资源约束,选取供应商搜索为知识获取方法,构建了"供应商搜索-双元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供应商搜索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供应商搜索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仅在深度层面显著;(2)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对上述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禹献云  周青 《科研管理》2018,39(8):11-18
外部搜索策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着重要影响,而知识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知识吸收能力调节了搜索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获取、消化外部知识并对外部知识进行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即吸收能力)已成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知识转换视角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模型,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知识转换,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吸收能力.该研究为企业提升吸收能力、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化趋势影响着企业和学研机构之间的知识转移、共享与整合,探讨网络嵌入性对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网络嵌入性视角,构建了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产学研合作行为、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知识搜索与产学研合作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的假设,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均有正向影响,知识搜索和产学研合作行为在“信任–产学研知识协同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嵌入性的其他三个维度与知识协同绩效之间的关系中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论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拓展了网络嵌入性的研究范围,深化了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阮爱君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73-1583
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正式-非正式知识搜索视角出发,探讨知识搜索宽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网络嵌入性和吸收能力在正式/非正式知识搜索宽度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时所具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61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网络关系质量和吸收能力显著调节正式外部知识搜索宽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结构洞显著调节非正式外部知识搜索宽度与创新绩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5,(11)
从创新价值链分析方法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进行分解,重构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模型、创新知识转化模型以及创新绩效模型,结合我国中关村知春路地区高技术企业数据,分析我国典型技术创新区域中企业创新的产生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受到以企业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出口活动以及创新资金获取活动为代表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活动的影响,内部R&D与外部知识获取活动存在互补关系;企业内部R&D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产品创新及专利)的主要因素,政府的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也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4—2014年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148家新创企业数据,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探讨新创企业的二元式创新行为,实证检验二元创新战略、产学研合作以及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未引入产学研合作变量时,二元创新战略对新创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权变因素时,以上两者关系受产学研合作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在具有产学研合作的新创企业中,二元创新战略对其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没有产学研合作的新创企业中,二元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了2014年长三角地区228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产学研合作要素、合作机制与合作绩效的关系,找准了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有效路径。发现:(1)"提高学研方科技成果转化率→选择合理的合作模式→提升合作绩效"是提升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关键路径;(2)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对合作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内部要素中,企业吸收能力、学研方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学研合作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合作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4)外部要素的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吸收能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亚信科技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为样本,探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维度提升影响吸收能力的组织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优势知识资源,同时积极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推进社会支持体系和企业内部支持体系相结合,对吸收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的提升积极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70篇共146项相互独立的关于企业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样本,本文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了内、外向型外部研发及其各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内向型、外向型外部研发对于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向型外部研发中合作引进(产学研、合资)、购买引进(购买技术、设备或服务)、外包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逐步减弱;外向型外部研发中承接外包与创新绩效呈中等强度正相关,但是授权技术与创新绩效相关关系结果不显著。此外,文化因素、中介变量存在情况、创新绩效类型会影响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外部研发合作有利于丰富企业的知识元素和组合范式进而影响其创新绩效,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会影响其外部研发合作的效能。基于知识组合的视角探究不同类型企业外部研发合作,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学研合作)以及与企业的合作(企业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组合能力和知识协调成本)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2年—2017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32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企业合作;企业知识组合能力会抑制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促进企业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企业知识协调成本会减弱企业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对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潘海生  蒙生儒 《预测》2023,(1):53-60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动态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动态创新能力中介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研发水平负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正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优化产学研联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选取山东、江苏两省225家创新类企业为样本,对不同内容的异质性知识(技术知识异质,市场知识异质)、不同的组织学习行为(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技术知识异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市场知识异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技术知识异质对利用式学习有倒U型影响,对探索式学习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异质对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均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在技术知识异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及市场知识异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钰芬  叶伟巍 《科学学研究》2013,(2):266-275,285
利用外部知识实现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常用策略。究竟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过多的外部知识搜寻是否会削弱企业内部R&D的战略性地位?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企业内部R&D活动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寻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外部合作对象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内部R&D和纵向合作企业与横向合作企业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协同的关系,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内部R&D和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性。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抑或替代的关系,主要受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凡  代永玮  张迪 《科研管理》2022,43(3):125-133
    创新绩效提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基本构建了内部知识创造系统、外部知识获取系统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研究框架,但外部知识获取系统并没有包含企业出口要素。本文尝试以中国209家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外部知识获取系统中纳入出口要素,拓展构建了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企业出口活动、研发合作、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四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发现吸收能力不仅能直接促进创新绩效,还在出口活动、研发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活动与吸收能力之间同时存在“自我选择”与“出口学习”效应;研发合作、吸收能力与出口活动之间存在“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