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解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是说明“蚕”和“丝”的。一般是用“蚕”和“丝”作题目,但这里却借用了一句唐诗,这便增添了文章的光采。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七律诗的一句。诗的颔联是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借物喻人,说明对爱情之忠贞的。其中“丝”和“思”谐音,说明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但这里却是用了本意,表明了“蚕”和“丝”的关系也表达了对“蚕”儿一生到死为人类造福的歌颂,用这句诗作题目,引人入胜,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绝对地租     
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我们是假设最劣等土地不交纳地租;这实际上是意味着在分析中把土地私有权这个因素抽象了。这个假设虽然对农产品一般价格规定的说明有影响,但对级差地租的研究是无妨碍的。因为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那部分剩余利润的形成,与土地所有权毫无关系。把土地私有权抽象掉还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纯粹地进行。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级差地租的分析上,土地私有权在实质上是已经当作前提假定了。因为如果没有独立于资本之外的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剩余利润就不会  相似文献   

3.
(一)唐代继承北朝系统的均田制及其瓦解 (1)从唐代初期的均田制来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自从隋末农民暴动,黄河流域由於久经战争,出现了大片的无主荒田,唐政府为了建立封建的剥削关系,将这些荒山分给农民,规定每个成年的丁男,授田百亩,以其中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口分田到了年老或身死须退还政府,永业田身死不还,这种分配土地的方式,叫做均田制;受田的每年应向政府缴纳定额的粟米布帛,和参加定期的劳役,不愿服役的,也可拿绢代佣,这种征取农民剩馀生产的赋役方式,叫做租佣调制。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疏第一条“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丁男一人,授田百亩,但岁纳租粟二石而已,言以公田假人,而收其租入, 故谓之租,………每丁各随乡土所出,岁输若绢若绫若絁共二丈,绵二两,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二丈五尺,麻三觔,以其据丁户调而取之,故谓之调;………每丁一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职分田,亦称职田,是唐代国有土地的组成部分。它存在的时期比唐代均田制度实行的时期要长一百余年。它是唐代官员经常而重要的收入。它的重要性超过官员永业田,在唐代的社会经济中,是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一、职分田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汉语史上,“赁”与“租”都可以表示“付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二者在历史上存在历时替换关系。清代以前,“赁”占主导地位;唐至元代,“租”的“租赁”义开始使用,明代发展迅速,清代时取代“赁”成为主导词.现当代时期最终实现了对“赁”的替换。  相似文献   

6.
唐代均田制实行情况问题,自五十年代起,已探讨了数十年。近年学者在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认识到:“田令关于民户土地收授的规定,不是要按期收授所有民户的土地。户籍登记的民户土地普遍不足法定限额,故不论永业田还是口分田基本上是户内继承,很少还公的可能。地方官府每年实际收回的土地,主要是户绝田、逃死户田和少数无力耕种、不能承担赋税的民户的还公田。这些自动还公的土地,不仅有口分田,也有永业田。地方官府将这些土地改授请地民户时,又确定了本地的请授田标准,即当地应授田人平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死观教学山西郭春堂郭青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死”的课文很多,“以身殉国”者有之,“以身殉节”者有之,“以身殉情”者亦有之。这些慷慨赴难的历史人物或艺术形象其视死如归的气概确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但语文教学中对人物的分析却有失...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以确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前提,庄子将生命价值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庄子要求人们的社会行为要保持适当的度。在庄子那里,生命本身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外在之形,他将单纯注重“形”者称之为“养形之人”。与“生”相对的是“死”;对“生”的看法,离不开对“死”的理解。庄子以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也以“齐”与“通”的原则规定“死”。按庄子的以上观点,“生”与“死”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相分的鸿沟,生或死都“无变于己”。  相似文献   

9.
均田制,从北魏太和九年(485年)至唐中叶,共施行了三百余年。在这三百多年中,均田制的颁行发生了不少变化,特别是到了唐代,变化尤烈。其中授田的对象,就是一大变化。北魏时,奴婢、丁牛和妇人皆受田,而到了唐代,除寡妻妾以外,其他妇人、奴婢和丁牛都不再受田,而新增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业者的受田。官吏的受田,唐以前主要是依其占有奴婢的多寡来决定的,自隋代开始,则规定“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唐代也规定官爵、官勋,职官、散官等,自一品至九品官都依品级受田。授田对象的这些变化,是有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的。目前,这些变化的原因尚未见有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可以说,这是均田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不准备就这些变化逐一论述,主要就奴婢受田变化问题,作比较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伊德技术具身思想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多在错误理解“技术”之实质的同时,仅以静态的目光看技术具身,由此导致了关于学习者主体性认识出现局限性甚至是偏误。文章追溯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哲学去把握该问题,发现其“技术具身”实应理解为“走向技术具身”。所言“走向”乃是发生,即存在发生,且人的存在、技术的存在及人与技术关系实际上是同一命题。因之,以“走向技术具身”为基本立场,学习者主体性之要义包括主客二分的超越、生存过程的凸显和由实在论转向存在论等。  相似文献   

11.
《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课本未作任何注释,教参仅释作“弟走从军,阿姨身死”,笔者认为太笼统。没有道出诗句的真实涵义。此处的“弟”应是琵琶女的姊妹行,是“秋娘”中的年少者。古时姐姐也称作“兄”或“女兄”,妹妹也称作“弟”或“女弟”。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到例证:《孟子·万章上》中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句,是说弥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有关项羽“身死东城”的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梭”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句,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一己之见,习非成是而已。  相似文献   

13.
《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对此,语文教材及一些古文选本多无注释。某些刊物均讲成“不幸弟弟从军,姨妈也死了。”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也做如此解释。这种讲解从字面看倒还通顺,但细研全诗,似欠熨贴。  相似文献   

14.
宦官是刑余之人 ,不能娶妻生子。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 ,各个朝代都有宦官养子现象 ,但这种收养之风以唐代最为突出。唐代前期 ,朝廷规定宦官不能养子。但此项规定未能严格执行。到德宗之前 ,上层宦官几乎人人都有养子。鉴于这种情况 ,德宗于贞元七年 ( 791 )下了一道诏敕 ,规定宦官“内侍五品以上 ,许养一子 ,仍以同姓者 ,初养日不得过十岁”(《通志·职官略》)。这道诏书虽然对宦官养子作了种种限制 ,如收养者的资格、养子数量、收养范围、收养标准等 ,实际上等于肯定了宦官养子的合法性。故宦官养子之风更盛 ,数目上也大大超过“许养一子”…  相似文献   

15.
具身认知的兴起,为我国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认知的重要性,注重心智、身体、环境三者耦合性整体,同时也是动态性、差异性的具身。基于此,幼儿教育也应是生命之“身”、情境之“身”、发展之“身”、个体之“身”。因而,回归“具身”的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整体性发生,关注多元化的情境,注重幼儿的身体是发展的,解放幼儿个性化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沈从文的《丈夫》,是三十年代异彩纷呈的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作品。柔石和沈从文有着大不相同的生活道路和艺术追求,然而在1930年的1月与4月,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典妻”、“赁妇”的视角,来探索生存的价值。柔石在1924至1931年的七年文学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但弥足珍贵的作品。早期的《疯人》、《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写的是青年  相似文献   

17.
梳理唐前及唐代史料发现,公冶长典故有三重含义:身在缧绁之中、非罪说和解鸟语.《全唐诗》中提及公冶长典故的诗作共有11首,典故使用时存在化用前人成句现象,并较多使用“非罪说”这一含义,以表达创作者们深陷囹圄时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人们不仅在生前有极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对不同等级的人在死后也有许多不同的规定,日久形成习俗。在古汉语教材中,有时涉及这些习俗。因之了解它们有助于学习古汉语。现介绍几种如下: 一、关于“死”的不同称谓对于不同等级的人的死亡,古人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音hōng)”。到了唐代则称二品以上大官之死:“薨”。如《新唐书·百官制一》:“凡丧,二品以上称‘薨’,  相似文献   

19.
始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今年祖龙死”谶言,在唐代部分文献中引作“明年祖龙死”,并由此引发了对《史记》原文的争议。通过对谶言故事的版本及流传的分析,可以发现《史记》作“今年”本不误。“明年”异文的出现,是唐人出于对《史记》系年及叙事逻辑的不理解,而改动谶言原文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故人”辨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蠹》有句云:“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旦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对“故人重之”句,课本没作注,人教社出版的《教参》将这句话译为“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显然,《教参》将“故人”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