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 将注射器的针口堵严,活塞就难被拔出来了。从而推断是大气压力压住了活塞。在这个实验里,活塞所受大气压力的方向与拔力的方向相反,而且“拔不出”是手的感觉。在仪器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人人感知。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教材《大气压力和浮力》的教学难点是“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教材是通过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来证明的,但须将注射器不断改变角度才有说服力。 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气压力》这课的教学,主要是靠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练习,从而形成认识,培养能力。然而光靠课本上的两个实验是不够的,需要增加和改进实验内容。这里介绍改进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 教材中拔活塞的实验,是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里面的空气被全部挤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针口,往外拉活塞,费很大力也拉不出来。从而推断是大气压力压住了活塞。但这个实验有不足的地方。活塞所受大气压力的方向与拔力的方向相反。“费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三册《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一课,教材是通过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使活塞拨不出来的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力的存在的。由于儿童对“压力”的理解,往往是从直观的习惯性的认识出发,以为只有自上而下的作用力才叫“压力”,所以,对注射器活塞的拔不出来,都认为是活塞是被什么东西“吸”住了或“拉”住了,无论怎么启发,学生也认识不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教学难度较大。我认为教好这课的关键就是如何设计直观教具,通过实验解决“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的难点。本课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做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堵住管口,把注射器分别向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向拔活塞。实验揭示了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拔注射器的活塞,是教材为帮助学生认识大气压力所提供的一介实验。这个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单,观象明显,是认识大气压力的一种好方法。正因为这样,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能组织学生亲手去拔去玩,学生也玩得很有兴趣。 由于在堵住注射器的管口,活塞拔不出来时,学生往往认为不是外面有一种力压住活塞,而是里面有一种力吸住了活塞,因此,讨论“是什幺力压住了活  相似文献   

7.
关于注射器的实验 ,一般的做法是拔注射器的活塞 ,通过人的感觉来体验大气压力。教学中我除了这样做之外 ,另外发给每个实验小组一截橡胶管 ,让学生想办法和注射器配合起来实验。学生在探究中 ,有的想出用橡胶管连通两个注射器 ,从两头同时拔活塞 ,抽去管内空气 ,橡皮管会变瘪 ;有的把橡皮管的一头打结 ,另一头套在注射器的出口上 ,然后用手把结合处捏紧 ,再往外拔活塞。学生实验的共同现象是橡胶管会变瘪 ,是什么力压瘪了它呢 ?显然是大气压力。补做的这个实验选材方便、现象直观 ,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大气压力。关于覆杯盛水的实验 ,学生最…  相似文献   

8.
大气压力实验教材中通过用覆杯和堵住注射器出口拉活塞两个实验,证实大气压力的存在。这两个实验中学生往往产生纸板是大气托起的,而不是压力压住的错觉(学生对压力,有一个方向下的思维定势);活塞拔不出来,学生则认为是“吸”住了。这样学生很难正确解释实验现象,并且与“大气压力”联系起来较为困难。为此,对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9.
大气压力实验教材中通过用覆杯和堵住注射器出口拉活塞两个实验,证实大气压力的存在。这两个实验中学生往往产生纸板是大气托起的,而不是压力压住的错觉(学生对压力,有一个方向下的思维定势);活塞拔不出来,学生则认为是“吸”住了。这样学生很难正确解释实验现象,并且与“大气压力”联系起来较为困难。为此,对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证明空气的存在:先抽出注射器的活塞,说明注射器内存在空气。然后将注射器的尖嘴放入水中,推动活塞,空气进入水中,产生许多气泡冒出水面。靠水的帮助“看”到了空气。  相似文献   

11.
注射器的妙用 1.证明空气的存在。先抽出注射器的活塞,说明注射器内存在空气。然后将注射器的尖嘴放入水槽里,推动活塞,空气进入水中,产生许多气泡冒出水面。靠水的帮助“看”到了空气。(见图一)  相似文献   

12.
1.证明空气的存在:先抽出注射器的活塞,说明注射器内存在空气。然后将注射器的尖嘴放入水中,推动活塞,空气进入水中,产生许多气泡冒出水面。靠水的帮助“看”到了空气。穴图1雪2.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将小注射器的尖嘴与大注射器的尖嘴用塑料管穴输液管或饮料吸管雪相连。小注射器  相似文献   

13.
师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玩 ,边玩边动脑筋 ,看能不能玩出名堂。 (出示注射器 )玩过这个吗 ?叫什么名字 ?生 :(齐 )玩过 ,针筒。师 :现在我问大家几个问题 ,(抽动活塞 )这个会动的部分叫什么 ?生 :活塞。师 :(指针眼 )这部分叫什么 ?生 :针头。师 :对 ,我们也可以叫它“针眼”。现在我们开始玩注射器。我把针眼放到水中 ,抽动活塞 ,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 :水会进入针筒。师:(演示 )看到了吗 ?生 :(齐 )看到了。师 :如果我用手把活塞推进去 ,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 :水会从针眼里 (射 )出去。师 :(演示 )水真的出去了。师 :(演示 )现在我把水…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一课时,发给各实验小组一支注射器,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老师告诉同学们:堵住注射器针管出口后,拔注射器活塞时,不要用力过猛,拔起后也不要突  相似文献   

15.
教材中关于“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的演示实验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对堵在注射器小孔上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五课《大气压力和浮力》一课的教学中,若按教材安排的实验: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向外拔活塞,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实验效果不很明显。而用马德堡半球进行实验,一般农村小  相似文献   

17.
郭连元 《中学生电脑》2007,(1):I0020-I0021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你身边很多小东西都能成为物理实验的器材,你发现了吗?例1利用注射器,你能做哪些实验?解析注射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若能开动脑筋,利用它“活塞能拉动”、“封闭一部分气体”等特点能做不少实验。①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手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②拿一注射器,把活塞推到底部,用手指将前端小孔堵住,把活塞拉到管的中部,这时把堵住小孔的手指浸入水中,就会看到水进入注射器内部,这就验证了抽水机的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此外,利用注射…  相似文献   

18.
课一开始,教师就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水有压力,空气是不是也有压力? 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这时,教师拿出一个注射器,把—个弹簧放入注射器内,再把活塞推入,松开压在活塞上的拇指“活塞马上被弹簧推了出来。“要使活塞不被推出来,该怎么办?——教师问。“用大拇指压在上面。”——全班齐  相似文献   

19.
1 原理KClO3 + 6HCl (浓) =3Cl2 ↑+KCl +3H2 O2 仪器和药品30ml注射器两支(不带针头)、橡皮套一个、5号点滴注射器的头皮管(带有针头)、一个橡皮塞。3 装置               图14 实验步骤4 1 称取约0 5gKClO3 固体,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内(称为A)。4 2 用另一注射器(称为B)取约1ml浓盐酸,马上用橡皮套将下口封好。4 3 用头皮管的一端套在A注射器上,另一端的针头插入B注射器的橡皮套内。4 4 缓缓抽动A注射器活塞,则B中的浓盐酸会缓慢流过来,并马上与KClO3 发生反应,注射器内产生黄绿色的气体。随着气体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注射器的实验,一般的做法是拔注射器的活塞,通过人的感觉来体验大气压力.教学中我除了这样做之外,另外发给每个实验小组一截橡胶管,让学生想办法和注射器配合起来实验.学生在探究中,有的想出用橡胶管连通两个注射器,从两头同时拔活塞,抽去管内空气 ,橡皮管会变瘪;有的把橡皮管的一头打结,另一头套在注射器的出口上,然后用手把结合处捏紧,再往外拔活塞.学生实验的共同现象是橡胶管会变瘪,是什么力压瘪了它呢?显然是大气压力.补做的这个实验选材方便、现象直观,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大气压力. 关于覆杯盛水的实验,学生最容易产生的误解是水吸住了纸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老师们想出了很多的点子,有把杯子换成剪去底部的饮料瓶的,也有做实验时用剪刀把一次性塑料杯剪破的.我在教学中,通过实验觉得这些点子虽佳,但成功率低.通过思考,我把实验中的杯子换成底部打了小孔的塑料杯,实验时,先用橡皮泥堵住小孔做覆杯盛水实验,成功后去掉橡皮泥,水就会流下来.这样改进实验,取得了对比强烈、成功率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