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即位,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金对峙的大幕由此拉开。不过,宋金对峙的局面并没有阻断南北双方的经济交流,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宋的粮食、绢丝、茶叶等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宋金边境进行交易。但是,在南宋对金贸易的诸多物品中,书籍却一直被列入禁运范围。南宋对金贸易中的书禁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北宋  相似文献   

2.
南宋民变具有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和民变规模小、时间持续短的特点.探讨南宋政府对民变的防控应对措施,对南宋政府应对民变措施进行评价,重点研究南宋政府在紧急应对、善后处理、防患于未然等三方面的防控应对措施,以期对南宋官民互动、社会变动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期,活跃在广阔的抗金前线而又享有威名的诸多将领,大都是北方人,其中尤以出身地属现今甘肃籍者为多,刘锜就是甘肃籍将领中的姣姣者。当年与张俊、韩世忠、岳飞等人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将。然而,且不说张俊阴附秦桧,陷害岳飞早已遭到历史的冷落,而韩世忠、岳飞诸多事迹,则有口皆碑,名垂青史,独刘锜鲜为人知,今特以此文志之。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德顺军(治所在今甘肃靖宁)人。祖居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出身将门,其父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戎马一生抗击西夏、吐蕃,颇有战功。刘仲武共有九个儿  相似文献   

4.
1627年,后金与朝鲜之间爆发"丁卯之役",战争的结果是朝鲜被打败,双方议和。作为中朝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时任兵曹判书的朝鲜重臣李廷龟,参与对后金的议和活动,见证了双方的订盟事宜。之后,后金与朝鲜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外交交涉,李廷龟也在其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努力为朝鲜争取最大限度的权益。考察李廷龟在后金与朝鲜议和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有助于更加明晰地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后金与朝鲜关系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宋金绍兴和议后,地域上虽然人为的分裂了,但由于双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交流却是十分密切,双方在边界建立了众多榷场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在这些众多的榷场中,位于淮河下游的盱眙、泗州场分别是双方最大的榷场,建置的时间也最早,其为双方经济交流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南宋初年,著名抗金将领李彦仙在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进行了数年的抗金活动,有力地牵制了金军对关中的侵略。建炎二年(1128年),李彦仙收复被金军占领的陕州后,用力经营,广泛团结关中、河北的忠义之士,对西路金军造成了极大威胁。但在宋金陕州之战中,由于金军的全力进攻和宋援兵不至,陕州再次失陷。但无论如何,李彦仙在陕州的经守,对南侵的金军造成了持久打击,极大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士气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浩罕与清朝的交往,是18—19世纪中亚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随着浩罕国力的上升,它对清朝国家利益,尤其是对于新疆地区权益的野心也日益增长,两国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和纠纷。以道光年间的张格尔之乱为标志,浩罕采取了直接出兵的方式同清朝对抗,致使两国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清朝平乱后不久,与浩罕议和,双方关系重新进入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但是这次议和后的中亚尤其是新疆局势,却与张格尔乱前不尽相同,清朝在新疆丧失了诸多权益,而浩罕则攫取了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的大量利益,这对此后的中亚局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道光十二年议和的探讨,揭示议和本身的一些重要细节,以及双方关系的走向和形成此种走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人(今安徽邵武县),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抗金领导人物。在六十年代,我国史学界曾经围绕着李纲的政治思想及其评价进行过一场争论。王瑞明先生认为李纲是广大人民中的一员,其抗金代表了人民抗金;李涵先生则强调李纲抗金之主观动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他应视为地主阶级的代表。①对这两种观点,概难苟同。我认为对李纲的评价,应以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客观效果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身安全,是公民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无论国际人权组织还是各国立法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加以保护。对公民人身安全权的保护,是政府一项重要的责任。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面临诸多威胁与侵害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如何完善公民人身安全权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往学者们对黄宗羲《学校》进行研究时,往往忽视其所凭借的传统资源。实际上,黄宗羲一方面继承了“清议”的民主精神,另一方面改造了“乡约”模式,将二者融合在学校之中,重新认识了学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初步具有现代民主政治色泽的“公其非是于学校”的议政思想。  相似文献   

11.
冉启云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4):53-61,108
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呈现出权利异化、申请泛滥的态势.规制政府信息获取权滥用可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推导而出,且具有宪法层级的正当依据.2019年修订后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程序弹性模式和制度规制模式的结合,配置了合理描述、延长期限、收取费用、主动公开转化等机制,其第35条将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滥用类型直接引入信...  相似文献   

12.
十三世纪初,当宋金对峙于中原,西辽、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活跃于周边的时候,1206年,北方又崛起了蒙古政权。它的崛起,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若干政权并存的情况下崛起的蒙古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国发生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战争,同时,与战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外交关系也十分重要,亟待深入研究。本文拟就蒙宋两国外交史实作一些考订,并作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与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中,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推动美国政府由纵容日本侵略转向了积极斡旋并促成了中日议和的开启。广岛议和期间,他甚至为清政府建言献策,尝试挽救遭日本破坏的和谈。广岛议和失败后,他又推动了马关议和,更帮助日本敦促清政府批准了《马关条约》,使中日两国实现了议和。表面上,他响应了清政府的请求,但实际上完全是为了维护和扩大美国的在华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14.
忧患与失落--对南宋词人的情感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作为一种学体式,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南宋词表现了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忧患与失落是这一时期词作所表现出的主要情感特征,词人们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这一情感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5.
南宋遗民词人群体的悲剧性生命体验,使借酒消愁、诗酒玩世,成了他们隐居生活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的词作,也因此而在唐宋词史上显示出了一种朝气和春意,一种常驻的醉意,从而给唐宋词的审美特征注入了新质。  相似文献   

16.
崇祯十四年(1641)八月到十五年(1642)三月的松锦之战,是明清之间最大的一次军事较量,战争结果:明朝的十三万援辽之师大败,清军夺取了山海关外的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控制了整个锦宁地区的形势,明兵退守宁远。按照原来清都察院参政张存仁的意见,清军应该乘胜夺取宁远,直抵山海关,但实际上在松山城陷、锦州投降时,清军已精疲力尽了,急于回沈阳休整。在这种情况之下,便发生了明清之间的正式议和,这次议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这次战争,因为它提供的当时形势转机的一种可能,这种可能的成败关系着明清两个王朝发展的不同前途和历史命运,对明王朝的生死存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我国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闽北创设了云谷、紫阳、考亭这三所很有影响的书院,进行了一系列成绩卓著的讲学、研究、育人活动,推动了闽北地区书院的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士风与民风联系密切,而且士风往往对民风起到引领的作用.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不满南宋士风浇惰现状,对士人蹈虚谈玄、重私轻公等习气加以批评.净化士风宜始于正士,他认为,通过“致道成德”塑造士的理想人格,再借助道德实践,用士风来化导民俗,促进社会的开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和合”,又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指异质事物的多样化统一,而非所谓的“无冲突境界”,它与“同”、“争”一起,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三种关系态。其中,“和”也许不是最终形态,但却是最成熟的形态,世界越来越趋向于“和”的状态。表现在政治上,即是地球一体化与世界多极化的矛盾统一;表现在经济上,即是对传统封闭式重复经济模式的打破,以及特色经济统一体的逐渐确立  相似文献   

20.
建设高教强省是我国高教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权则是建设高教强省的必要条件。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就是要加强省级政府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统一筹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的权力,应遵循权责统一、权力均衡及统筹与决策统一原则。为此需重新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