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林逋作为北宋初年著名隐士和隐逸诗词的宗家,其文词间浸染深刻的道统和佛禅思想,清逸出尘,风格瘦劲寒峭,迹类郊岛.体现于林逋诗词间之逸世风格,是文学宗流风习与词人自身高洁境界的写照与抒发,其间淡雅情致、率性自然的冲和来源于道家与佛典的沾溉,飘然尘外,内中成因颇具商酌考辨之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磊 《科教文汇》2007,(8Z):173-173,186
林逋作为北宋初年著名隐士和隐逸诗词的宗家,其文词间浸染深刻的道统和佛禅思想,清选出尘,风格瘦劲寒峭.迹类郊岛。体现于林逋诗词间之逸世风格,是文学宗流风习与词人自身高洁境界的写照与抒发,其间淡雅情致、率性自然的冲和来源于道家与佛典的沾溉,飘然尘外,内中成因颇具商酌考辨之价值。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作为金代诗词创作的高峰与方家,其遗民诗词风格形成与其身世与遭际志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于历代评价间,元氏遗民词怀溯故国而境界发越,体现出多重矛盾的士人心态与彷徨伤痛的思想感情,元好问词与修治《金史》的举动相映衬,体现出气节的操持与心理变化的历程,于金元诗词文史间具有重要的词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作为金代诗词创作的高峰与方家,其遗民诗词风格形成与其身世与遭际志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于历代评价间,元氏遗民词怀溯故国而境界发越,体现出多重矛盾的士人心态与彷徨伤痛的思想感情,元好问词与修治<金史>的举动相映衬,体现出气节的操持与心理变化的历程,于金元诗词文史间具有重要的词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晓燕 《科教文汇》2009,(24):117-117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每首诗都含有诗人的思想感情,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这些主观情感态度就是诗词本质,灵魂之所在。古代就有“诗言情”、“诗言志”的说法。闻一多先生也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我们鉴赏诗词,就要理解诗词的感情,只有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诗词的内涵。那么又如何人手呢?  相似文献   

6.
陈磊 《科教文汇》2007,(9Z):191-192
元好问作为金代诗词创作的高峰与方家,其遗民诗词风格形成与其身世与遭际志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于历代评价间,元氏遗民词怀溯故国而境界发越,体现出多重矛盾的土人心态与彷徨伤痛的思想感情,元好问词与修治《金史》的举动相映衬,体现出气节的操持与心理变化的历程,于金元诗词文史间具有重要的词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万平 《科教文汇》2009,(5):106-106
古代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学习古代诗词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古诗词的教法值得探索。“寻美”应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融合,本文主要阐述在生物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渗入语文的古诗词、故事以及短文阅读等,不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语言美和生命之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伟大领袖毛泽东才气冲天,《沁园春.长沙》作为他诗词的开卷之笔,可谓之为唯美的化身,诗词中的阿弗洛狄忒i,成为众人赏析之焦点。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五篇的浅析,进一步了解这首词。  相似文献   

11.
古今作家和诗人们留下了浩若烟海的脍炙人口的描绘大自然的美丽篇章!米芾呼石为兄,林逋梅妻鹤子,李渔嗜花如命……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是一个涌动着生命所有激情与活力的世界,这是一个超越美学概念,用哲思和智慧装扮的缤纷世界。天上人间,天人合一。如此至善至美的美妙绝伦的境界,真让人心驰神往。古有林逋梅妻鹤子,今有一位老者在这个昆虫世  相似文献   

13.
试从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分析入手,阐述音乐对培养学生诗歌理解感悟能力的促进作用。诗词教学中运用音乐能够使学生进入意境,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音乐融入古典诗词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如美 《科教文汇》2009,(3):116-116
试从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分析入手,阐述音乐对培养学生诗歌理解感悟能力的促进作用。诗词教学中运用音乐能够使学生进入意境,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音乐融入古典诗词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佑美 《中国科技信息》2010,(2):197-197,199
课程的社会性与学习者个性的统一,这是当代许多国家课程改革力求实现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诗词教学校本教材的研究与改革,依托中华诗词之国粹,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明理,以诗砺志,以诗冶情,以诗化人,创建了以诗育人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赵小郁 《科技风》2012,(17):175+177
唐代诗词是我国诗词之美的最高境界,到了李商隐阶段将唐诗原本就已很高的境界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这首诗就是李商隐诗歌精品中的精品,其实也是社会发展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必然结果,细细品味使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7.
湘西川北行     
王齐鹤 《科教文汇》2014,(33):229-230
2013年4月19日至29日,我们一行18人前往湖南武陵源景区张家界、湘西凤凰古城和四川都江堰、牟尼沟及九寨沟案区旅游观光,感受颇多,特以诗词记之。  相似文献   

18.
辽代诗词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经历了格局、体裁与文化意识的转折和流变,其间儒家意识随着辽代国家制度的完善与臻于渐进而逐步推广,并深刻地作用于其诗词创作中。辽代诗词的发展伴随着儒家意识的增强,并深刻的反映出这一变化规律。其间发展与觞变的过程,于今仍具考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说明"通读古典诗词,有针对性地充实知识库,体味、领悟古典诗词的魅力,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与审美趣味。"所以,从上述内容能够发现,诵读是古典诗词常规化教学手段。笔者从《诗经》的《邶风·凯风》来探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诗词教学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实现新课标对“人”的教育的目标。但是目前中学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与新课标理念相差较远,导致语文课堂“人文性”的缺失。本文就中学诗词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