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宝素 《学会》2006,(1):48-49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重要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做好新时期学会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创新学会工作思路,其实质就是促进学会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会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上同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张全市 《学会》2004,(10):19-20
伟大的时代洋溢科学精神,伟大的实践诞生科学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发展观被称为“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施培平 《学会》2005,(7):39-4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为实现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构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旧的发展观作出的重要修正。  相似文献   

4.
李景涛 《科协论坛》2004,19(11):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形成的战略指导方针,是解决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  相似文献   

5.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观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6.
孙萍  刘丹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6):23-24,27
本文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科学发展现的具体体现。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辽宁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体制和资源条件下,辽宁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阜阳市颖泉区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在以科技进步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颖泉区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全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呈现出经济、科技两翼齐飞,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科学发展观论述了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区经济目前存在东西部发展差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促进自治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这向系统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的发展观还表现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10.
纵观战后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现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是人类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考察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演进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理论的新认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推进志愿服务 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应包含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文章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搞经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系统的整体性、要素、结构与功能及与环境的互塑共生关系。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应从系统角度把握,注重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要素塑造、环境营造和层次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当前,宜都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湖北各县市前列,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树立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典型。如何进一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八个关系,以新的理念来谋划发展,以新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定能否适应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从“经济人”假定分析入手 ,提出经济人的“利己性”已不能符合全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者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它所需要的是文明的道德经济人 :既考虑到当代人自身的需要 ,又考虑子孙后代长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既考虑到经济发展 ,又考虑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能够实现经济、自然、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而且 ,经济人——道德经济人也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观,也是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与此同时,它也包括深刻的生态内涵,从本质上讲,生态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着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出发阐述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相关职能。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速科技进步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要以科技服务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