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957年至2007年淮北平原气候变率及气候基本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新田  刘桂建 《资源科学》2012,34(12):2356-2363
运用1957年-2007年淮北平原23个气象站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平均值和变率等方面分析了淮北平原近51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①近51a来淮北平原春、秋、冬季及年气温增温趋势显著,尤其是春、冬季;降水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气温和降水由低基本态向高基本态过渡,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基本态下;②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其变率随时间而变,目前均处于大气候变率时段,要注意高气候基本态和大气候变率结合易导致的高温、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异常低温(寒冬)和异常高温(酷暑)出现频率高;80年代呈"凉夏"特点,极端气温事件较少;90年代以来持续"暖冬",异常高温(酷暑)有所增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降水极端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但前者以少雨(干旱)为主,后者以多雨(洪涝)为主。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0年贡嘎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拉萨贡嘎机场雷暴的时间分布特点和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贡嘎机场雷暴日主要集中在5~9月,日变化呈两峰一谷的变化规律,最大峰值发生在夜间2时;夏季雷暴日数最多,秋季次之。近30年拉萨贡嘎机场年雷暴日数呈显著的减少趋势,为-5.3d/10a,主要表现在夏、秋两季。雷暴初日以-3.3d/10a的速度提早,终日平均每10年推迟4.2d。在10年际尺度变化上,20世纪80和90年代雷暴日数偏多,初日偏晚,终日结束得较早;21世纪初为少雷暴期,初雷来得早,终雷结束得晚。  相似文献   

3.
利用2020年正镶白旗气象资料中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资料,对2020年正镶白旗气候特征、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正镶白旗气温与常年平均值相比持平,日照时数比常年值偏少,年降水量和大风日数比常年值偏多;先后出现了干旱、特大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正镶白旗气候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大,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指出科学预防气象灾害是当前气象防灾减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1年—2020年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近40年主要气候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年平均气温4.8℃,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358.6 mm,降水年际变化大且时空分布不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年平均风速2.4 m/s,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80.8 h,都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机场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杰  陈霞  高博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60-260,235
本文利用哈尔滨太平机场1996—2005年共十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哈尔滨太平机场的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机场雷暴具有明显的年、月、日变化特征: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雷暴最多年份出现在2003年,最少年份为1997年;雷暴主要出现在夏季,以7月份出现最多;一天中雷暴出现时间以午后至前半夜居多。雷暴日平均持续时间109分钟,多生于机场的偏西方向,消于偏东方向,多以伴雨弱雷暴为主.产生雷暴的天气形势主要以冷锋、暖锋、冷涡、空中槽形势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西藏地区1980~2009年逐月雷暴日数观测数据,分析了近30年来西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雷暴天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并由该区域向西南、东南部逐渐递减,且雷暴天气发生的中心位置随着季节有所差别。(2)夏季雷暴日数最多,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雷暴日数最少。不论是年或是各季节的雷暴日数,近30年来基本呈现减少的趋势,尤其以2000年之后最为显著。(3)雷暴日数以2003年为突变点,开始急剧减少,这期间变化超过显著性水平临界线。(4)雷暴日数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气温升高可能是导致雷暴日数减少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70~2007年隆子站38a雷暴资料,对历年该地区河谷地带的雷暴分布规律及发生时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4.5d,年最多雷暴日数达84d,年最少雷暴日数47d;雷暴集中出现在4~10月,其中68%集中出现在6~8月,94%集中出现在5-9月份;从日变化来看,90%以上的雷暴出现在每日的13~20h,70%的集中出现在13~17h,峰值出现在17h左右,13h之前和20h过后的雷暴10%;雷暴最早出现在3月份,最晚结束在10月份,平均初终间隔日数为170d。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体感温度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部门近几年新开发的项目,是各大中城市气象服务的新领域。本文利用1988-199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地面观测资料,并引用体感温度的修正经验公式,计算南京的平均体感温度值,并简略讨论引起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10年林芝逐年雷暴初日、终日、持续期和月雷暴日资料,分析了林芝近50年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芝属于中雷暴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9d,最多可达44d。夏季雷暴最多,冬季很少有雷暴。雷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2.8%,以4月居多。雷暴主要出现在15~19时,占总雷暴次数的72.3%,其中16时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平均初日为3月16日,平均终日为10月15日,平均持续期为214d,雷暴年频率为13.2%。20世纪80年代雷暴日数偏少,20世纪70年代最多,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正常。近半个世纪林芝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该地年雷暴日数的随机性强。  相似文献   

10.
1981年至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新科  刘洛  宋春桥  徐新良  游松财 《资源科学》2012,34(11):2164-2169
在1981年-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108个农业气象站逐年气象数据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AEZ模型模拟其春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变化过程,分析了其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中以1年为单位的模拟实验减少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分析的不确定性,而全区尺度的模拟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标准差为3.05t/hm2,大兴安岭南部和东北平原西部为全区高值区。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分条件,其次是光照和热量。近3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明显减少且减少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南部-吉林西部一带减少最快。气候潜力主要因降水量减少而下降,升温的作用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珠峰所在区域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珠峰所在区域的定日气象站1959~2002年和江孜1957~2002年年平均气温资料,本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冈底斯山脉以南的一条狭长地带均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侯区,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中间还有拉轨岗日山,为两大山脉的凹形谷地,谷地南部为喜马拉雅山雨阴区,定日、江孜均属这一区域,也属珠峰所在区域。另外选取日喀则地区雅江流域主要农区的日喀则站1956-2002年和拉孜站1980~2002年年平均气温资料,通过两个区域的年平均气温的历史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照和比较,得出两个区域的历史气温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全球气侯变暖的背景下,两个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增高的趋势,其中属珠峰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增高的趋势尤为明显,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格央  尼珍 《西藏科技》2009,(4):50-52
2008年6月份以来,西藏大部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过程频繁,各地区普遍提前进入雨季。部分地方还出现了雷暴、冰雹、洪涝、泥石流、稿虫害等灾害。 本文利用2008年6月1日~2008年7月20日西藏地区各个站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6~7月西藏地区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沿江一线、南部边缘地区、东部和藏北四个区域的6月1日~7月20日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与2008年同期降水日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6月1日~7月20日全区除阿里地区南部、林芝地区东部和加查降水偏少3成外,其余大部降水量均偏多;6月份,改则、中扎、拉孜、隆子月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最高值。狮泉河月平均气温超过历史同期极值;2008我区除林芝地区的降水日数比历年平均降水日数偏少1~6天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偏多,改则、拉孜、日喀则、江孜、泽当、定日、隆子比历年平均值偏多10天以上,其中,改则和拉孜偏多15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发展状况。【方法】 依据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研究了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均值的变化,并与前人研究核心期刊2008—2013年主要计量指标均值变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扩刊版刊均海外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和机构分布数增幅较大,而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数和地区分布数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指标增长趋势不稳定,如影响因子、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在2010年达到次高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与核心期刊主要均值指标变化相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者增速相差不大,而扩刊来源文献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核心期刊,中国新增发表的科技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在向前发展,对于海外作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4.
灰雁是最常见的欧亚代表种,分为2个亚种,即指明亚种(西方亚种)A.a.anser和东方亚种A.a.rubrirostris。于2009年2月13日,在拉萨市达孜县境内的塔杰湿地记录到了灰雁东方亚种。塔杰湿地位于东经91°26’北纬29°44’,海拔3719m;被318国道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的面积较大,仍具有天然湿地的生态学特性,南面的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本记录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首次有关灰雁的报道,为西藏鸟类资源增添了一个新成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灰雁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利用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气象站1980~2007年逐日冰雹发生频次资料,对该区域冰雹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江一线除贡嘎外,月冰雹峰值出现在6-7月之间,5、8月次之;南部农区的冰雹峰值出现在9月,6、7月次之;年累计冰雹日数南部明显多于沿江一线,而沿江一线中却存在着中间多、两头少的现象;泽当农区冰雹频数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准2年、准6年和准9年的周期振荡,还存在着准15年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贡嘎农区年冰雹频数在90年代中期之前存在着准3年和准5年的周期震荡以及贯穿28年的准15年周期,加查农区年冰雹频数既具有与沿江其他农区较为一致的准3年和准6年周期,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准12年周期,隆子农区年冰雹频数具有准2年、准6年和准9年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0—2015年河南省及周边39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机理相关的气候指标,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面板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发现:①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最低气温和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两者升温速率呈现从河南省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特征。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其减少速度在豫中地区最快,在豫西南地区最慢。②从敏感效应来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对生育期平均气温和生育期总日照时数的敏感效应最强,对生育期总降水量的敏感效应均最弱。从敏感区看,冬小麦产量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夏玉米则集中在豫西和豫东地区。③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突变后有利于除豫北以外共83.3%区域内产量的增加,返青期最低气温突变后有利于豫北和豫东共44.4%区域内产量的增加。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突变后对豫中和豫西共44.4%区域的产量增加有利。  相似文献   

19.
1999~2008年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近10年来CNKI中收录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论文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该主题论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和高产作者群,同时通过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分析,归纳了其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以2008~2017年间CNKI数据库中10本代表性期刊作为数据源,将发表在上述期刊的698篇BIM技术学术论文作为样本,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并且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 V两种软件工具进行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项目管理、深化设计与高层建筑等是国内BIM技术研究的主要热点,演进趋势则沿着管理、功能与应用领域、技术集成3条主线,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