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十分注重并善于给人物精心设计别具一格的"出场式"。鲁迅作品中人物的出场方式,大类之,可分"自出"与"引出"两种。在他笔下。无论是"自告奋勇"的"自出"还是"引而后发"的"引出",都能自出机杼,形成独特的艺术风味和思想命意。"自出"式又有"形出"、"声出"、"情出"之别。祥林嫂的出场,就是以"我"为视点,首先露出"形骸"来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相似文献   

2.
电影、电视中的人物出场的方法各不相同,课文中的人物“出场”方法也是各种各样。一、时间引出人物。“金秋十月,故乡的柚子熟了。旅居海外的伯父带着15岁的女儿从遥远的南美洲回到了浮云镇。第二天一大早,堂妹就嚷着要我陪她去买柚子。”(《苦柚》)  相似文献   

3.
写人为主的作文,不论是考试的题目,还是课文的训练题,或者是老师的自设题,都是经常遇到的,也是同学们平时练得最多的。但是,在同学们写人的习作中,经常写人不见人,常常把所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人物是记叙文写作的重点,而巧妙安排人物的出场是人物塑造成功的关键之一.以下是几种简单、实用的人物出场的安排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人物出场写活写好,使其第一印象就能夺人之心,作家们总是呕心沥血的。《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及媳妇姑娘们倾巢出动,以礼相见。正在这时,只听后院飘然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谁?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话过后,小说才写一位“丽人”出损: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是“凤辣子”——王熙凤。  相似文献   

6.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7.
王新年 《语文天地》2013,(15):24-25
小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个典型人物怎么出场,却很有讲究。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作品不多,但是其中人物的出场却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的精品之一,这篇  相似文献   

8.
历来文学大师都注重人物出场的描写,成功的描写,不仅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人物出场,一般由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性格来决定。常见的方法有六种:  相似文献   

9.
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几位年轻教师分别发言,向老教师请教:教师A:我不知道,是否需要将课文的情节给学生梳理一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习作中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应巧用描写.在记人叙事的文章里,描写人物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人生,从而增强文章主题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正小丸子最近比较烦。为什么?你还不知道吧,小丸子正在学习写作文,但任凭她如何努力,就是没法儿把文章中人物的出场写得恰如其分,就是自然、贴切。于是,她准备去花果山文学院的仙果大师那里取些真经。小丸子拉上好友小樱桃,一路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东海之滨的花果山文学院,在天才写作坊里见到了仙果大师。小丸子客客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探究《红楼梦》创作法度的系列论文之一。要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人物的出场亮相互关重要。对此,艺术大师曹雪芹可谓匠心独运:先声夺人,层层皴染;勺水兴波,金针暗度;情人眼底,西施尽出;以景托人,情景交融,真是处处高明,着着成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小说很讲究人物出场,往往人物一出场就知道他的身份,又了解他的性格,甚至通过某甲出场还同时写了某乙,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是作者细致地介绍出来的。作者有时根本不加任何叙述,一开始就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去说明;有时用几笔,也总是淡淡的勾勒,但人物的形象却常常一接触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的人物出场描写十分具有特色,尤其是作者有意讽刺之人。《儒林外史》人物出场描写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形貌、语言、动作,重中之重在形貌。在描写手法上,采用镜头化的语言和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呈现出镜头感;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式化出场方式,凸显读书为上、追慕名利的畸形社会心理;人物衣着与外貌、言行描写之间构成独特的张力,形成反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楠 《考试》2009,(3):112-112
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播后马上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本文就电视剧人物出场的巧妙处理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改革也越发地深入。而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这其中作文教学是非常主要的内容,且在考试中占据非常大的分值,所以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都非常地重视。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小学阶段是学生为将来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记叙文是小学生最常写的作文类型,其中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关键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来反映出其性格、思想等特征,本文对小学语文人物作文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卢贤强 《双语学习》2007,(5M):75-75
我国古典小说很讲究人物出场,往往人物一出场就知道他的身份,又了解他的性格,甚至通过某甲出场还同时写了某乙,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是作者细致地介绍出来的。作者有时根本不加任何叙述,一开始就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去说明;有时用几笔,也总是淡淡的勾勒,但人物的形象却常常一接触就印象鲜明。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在这方面的处理,十分出色,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伏笔”与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对关系到整个情节发展的某些重要的环节和细节,常常前设伏笔,后予照应。这是作者谋篇布局时,为把作品构成血脉一贯、此呼彼应的艺术整体而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 所谓伏笔,就是对即将出现的人物、故事先作一个提示。关于伏笔,各家论述颇丰。金圣叹评论《水浒》说:“此书,每欲起一篇大文字,必于前文先露一个消息,使文情渐渐隐隆而起,犹如山川出云,乃始肤才也。”(金批本《水浒》第三回批语)清人毛宗岗在说到《三  相似文献   

20.
近些日子,编者常常为手头这些真诚、智慧的文字所打动。今年第7期,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层问题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本刊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讨论稿200多篇,它们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还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教育的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的诠释与理解。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文章刊发,希望读者朋友谅解。我们深知,教育的深层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讨论就能得出一个完满的终结性的答案的。编辑完本策划最后一组稿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愿本刊的几组讨论在各位的教育实践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导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