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叙述跨文化经历的一篇小说 ,艾米·谭的《女儿愿》中有以下一些互相冲突的对立因素 :过去 现在、西方 东方和男人 女人。从表面看 ,艾米·谭似乎更偏重过去、西方和男人。当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阅读这篇小说 ,便可看出艾米·谭并没有偏向以上对立因素的任何一面 ,它是不同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 ,是文化多元时代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马莹 《文教资料》2005,(36):88-89
解构式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自由的阅读;是一种与虚无主义划清界限的、开放式的阅读;是具有包容性、完整性和方向性的双重阅读。对解构主义阅读观的分析;对解构批评的重新思考; 对“解构式阅读”的教学设计,都进一步证实了解构主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具有其有效性与可行性。解构式阅读为大学英语阅读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人们注意到 ,眼动是在阅读过程中的外显活动 ,眼动模式与所阅读的具体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采用眼动分析法对探索阅读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项目“中小学生阅读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 ,并在对他们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沈先生主编的《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外有关阅读中眼动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及有关阅读的眼动理论 ,沈先生也对他们借用当代世界用于阅读研究的最为先…  相似文献   

4.
读阅读所得到的所指可能与本意向性完全不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有些词语,让读疑窦丛生,可能导致把刘世吾与聪敏、林震与野心、韩常新与可怜联系起来,因而重写出全新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扶桑》以现代叙事技巧讲述了海外华人在美国充满辛酸而富有传奇的经历,对百年来的华人移民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叙述者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驰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先是质疑与解构那些带有偏见和歧视的史书,然后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想象和重构那段早已湮灭的历史,但最后又不得不解构自己重构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突破与局限在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于文 《山东教育》2004,(23):123-123
1.初步引发阅读兴趣。大班幼儿对文字、书面符号已经有所兴趣。于是,我们讲述故事、诗歌时多以图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联想。同时.还让幼儿知道,教师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书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小朋友们可以自己看。  相似文献   

7.
汪卉 《考试周刊》2007,(48):92-94
《彩票》是雪莉·杰克逊的一部颇具争议的短篇小说。它描述了一个现代村落里,看似和谐快乐的人们却以彩票的形式举行野蛮的祭祀活动,把人做为祭祀品以换取村镇繁荣,反映了人类在虚假的善和文明的表面下,掩藏着邪恶和野蛮的本性,从而建构了人性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然而,作者在宣扬人性恶的同时,在文本中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人性善的一面,这种自相矛盾解构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鹿鼎记》和《堂吉诃德》拥有近乎相同的解构起点,但它们对武侠小说和骑士文学的解构并不尽然相同。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表现出莫大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解构式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阅读理论和认知阅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较为完善,而解构式阅读是不同于以上两种阅读理论的创造性、开放性、包容性、完整性和方向性的双重阅读。解构式阅读孕育于解构主义思想之中。对“解构式阅读’’在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所进行的实践尝试,证实了解构主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宇然 《快乐阅读》2012,(28):30-31
利用眼动记录方法研究幼儿在早期阅读图画书过程中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通过控制幼儿年龄、阅读方式、材料难度等自变量,记录眼动数据并进行比对,得出能够说明幼儿阅读特点的客观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已经跨进到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不仅令成人眼花缭乱,而且更令当今的中小学生目不暇接。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何使我们的中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而有价值的信息,以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不仅是观念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更是实验研究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中心主任沈德立教授,从80年代开始,便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从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购进眼动记录仪,开展中小学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终于找到了打开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时眼睛是如何对所读内容进行注意的 ?大脑是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加工的 ?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阅读时眼睛注视的方式存在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是目前阅读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眼动仪来研究个体阅读时的内部心理加工 ,为探讨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了一条客观而有效的途径。关于汉语阅读眼动的研究 ,虽然在 2 0世纪初就有人在国外进行研究 ,而大规模的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则开始于 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 ,终于在 2 0 0 1年 ,一部系统反映我国阅读眼动研究的成果《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沈…  相似文献   

13.
黄盛 《文教资料》2007,10(32):25-27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中象征意象丰富,情节神秘,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部关于描写一个名叫海斯特·白兰的女人的罗曼史。不过,如果我们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待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对于作者所处年代美国白人社会的封建制和父权制的严厉鞭挞。本文从美国和欧洲、男性和女性、白人和印第安人关系进行分析对比,阐述小说中对传统的颠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当代诗人,洛夫的诗歌充满中国古典唐诗传统的痕迹;作为一位海外华语诗人,洛夫的诗歌又受到西方解构思潮的影响。洛夫在《唐诗解构》中试图以现代自由诗体、全新的节奏与意象“解构”唐诗,堪称是其晚年“拥抱古典”的一次伟大尝试。在继承了唐诗基本主题、客观意象的基础上,洛夫在解构新作中融入超现实主义、现代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赋予唐诗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35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经过对实验班18周快速阅读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的技能。本研究使用美国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4200R型劝仪,考察经过快速阅读训练的实验组被试与未经过训练的对照组补充式在阅读文章时的眼动特点。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1)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而不影响其阅读成绩。92)衣效地减少阅读时间。(3)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注视、回视次数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处于十分神圣的地位。《西游记》以玉皇大帝和天宫诸神对孙悟空的无可奈何,以唐僧西行所经国家君主的嗜血、昏庸解构了儒的神圣性;以孙悟空师兄弟的劣根性,唐僧的无能,佛祖菩萨及其弟子的肮脏,唐僧师徒取经历难归于佛祖报复性的故意设置等解构了佛的神圣性;以诸道士、真人作恶和无能解构了道的神圣性。小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幽默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的影响范围已经从成年人扩展到低年龄段的群体,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目前关于网络阅读的研究主体大多聚焦于大学生,类型单一,对于小学生的研究多为网络阅读对其的影响和指导策略,缺乏对其阅读过程的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18.
哥特式小说注重营造恐怖气氛.爱伦坡的经典之作<一桶白葡萄酒>是哥特式小说的典型.小说一味地制造恐怖,不是借此来征服读者的心灵,使之成为其奴役的对象,而是通过恐怖本身所蕴藏着的一种魅力,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欣赏.用解构主义二元对立理论来解构<一桶白葡萄酒>中的恐怖,构建哥特式小说中的甘甜.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与经典解构--以《上帝知道》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帝知道》为个案,旨在探讨海勒小说的后现代性。文章梳理了《圣经》文本树立的以上帝为中心的绝对权威和等级秩序的传统观念,通过对小说取材于《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以及主人公对《圣经》建构的等级秩序的质疑和反思的分析,揭示了小说嘲笑《圣经》神圣性和经典性的寓意。文章运用解构理论的方法,从“去经典”、“反权威”两方面出发,论述了该小说解构经典的意义和反抗一切权威、反对一切中心、本质、真理的后现代特征,进而指出小说对经典的批驳,实际上是对传统经典阐释的否定,是对确立经典背后的规范、标准、秩序、权力的嘲笑和批判,同时也传达出后现代人们反叛传统、颠覆秩序后的精神焦虑。  相似文献   

20.
“解构”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民间文学走向舞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构”手法在民间文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民间文学的新生,但也导致了对民间文学文本的消解,民间文学所承担的部分功能因此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