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圆柱的体积》是六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设计怎样的练习既能巩固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思维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练习。一、开门见山,引发猜想1.独立思考。教师呈现一张长方形纸(长8厘米,宽4厘米),引导学生思考:(1)绕着一张长方形纸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孩子们未来的素养。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启蒙阶段,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计算教学。教师应仔细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讲清算理,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但是数学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体现.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聋哑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数学问题离不开计算,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能力,很难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数学的分数。在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常常厌倦计算,缺乏计算题目的练习,在计算结果上总是出现错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计算兴趣,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方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搞好文化启蒙教育,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值得语文教师实践研究。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竭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学习生涯极为重要。就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出了看法,希望对教师同行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计算是基础,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加减乘除计算的学习之旅,也为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打下了重要基础。2022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关注计算正确率向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和提高运算能力的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运算的兴趣,寻找适合学生、真正能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四年级的数学学习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学习的过渡,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整数计算的总结,又是其他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年级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纵观一年级数学试卷涉及口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约占90%以上。正是认识到了口算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就注重加强了此方面的训练。如何提高一年级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背景 我发现五年级学生在解决与表面积、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常常出现因为概念不清而导致计算方法混淆、计算单位混淆等错误.为了查漏补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经历感性操作,丰富表象操作,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使他们能准确、快速、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复习课上布置了一个挑战任务:用一张A4纸(长29.7厘米、宽21厘米),制作出至少有5个面的长方体纸盒.比一比谁的纸盒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通过一些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会学生掌握观察的办法并能灵活运用。 [活动难点]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观察的办法。 [活动形式]游戏法、活动法 [活动准备] 1.准备好数学题目、人物、风景的图片。 2.准备好一个装水的容器和盐水。 3.每人准备一张白纸。 4.媒体课件。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活动过程] 一、计算题目,揭示课题 1.教师导语:大家请看一组数字,请问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比一比谁求得快? 幻灯片:求1、5、9、13、17、21、25、29的和 2.教师问:说说你为什么能迅速计算出来? 3.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数字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试调查,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数的计算能力.并从中发现初一学生计算能力与计算时间等的一些关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 长期以来,教师们比较忽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而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笔者随机抽取本校不同年级100名小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自我反思意识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可有些学生到二年级时口算能力还是很差,作为教师的我们决不能放弃,要想方设法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在复习好一年所学过的口算题目的同时,再对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进行训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计算的兴趣,激发计算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如口算、笔算和  相似文献   

15.
栾燕 《考试周刊》2014,(31):83-83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兴趣的高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一些教师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 要位置,而且,一年级阶段是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 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多种方式方法,从听说读 写等多方面展开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做计算题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笔者是这么做的:一二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的竞赛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还可以限时计算,自制计算卡片等。实践证  相似文献   

18.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初中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点、各种公式的增加都会让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对初中数学的学习逐渐适应,此时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等。主要针对初中二年级数学的特点,来探讨教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戴晓文 《考试周刊》2013,(78):83-83
<正>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要从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开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进行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