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作为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在借鉴许多辞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把汉语词汇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正如其《前言》所说“由于词目浩繁,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有待于今后重版时修订补充。”有感于此。不揣浅陋。将日常翻检《汉语大词典》所发现的有关方面的一些问题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正之家。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明代罗懋登《西洋记》一书词语丰富,但许多未见于《汉语大词典》,文章选释其中十六条词语,主要从释义、书证、收词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角度对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进行研究,可说是国内这几年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小热点,书中有七、八十条词语用例,可补正向以“源流并重”著称的《汉语大词典》所引的书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汉语大字典》在释义中泥于书证,牵强附会,或例不合义,或义不合例等诸多问题,并根据释义当据例证,从例证中准确精到地提炼概括字义的原则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7.
本就《汉语大字典》释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指出其错误,并加以修正,供使用和修改《汉语大字典》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部分高校国际交流学院使用的《发展汉语》和《汉语口语速成》初级口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对内蒙古地区蒙古目留学生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中每一条词语都力求列出最早的用例,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例子不是所收词的最早出处,本文增补了一些书证,以助《汉语大词典》实现溯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郑飞洲  王晓珑 《襄樊学院学报》2001,22(4):96-96,F003
对丰富和发展中的汉语词汇进行系统和宏观的审视与研究,以探明汉语词汇的科学体系及特点,这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迫切要求,也是历来词汇学研究者努力的目标,然而,客观事实表明,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汉语词汇的研究情况往往同实际要求相距甚远,人们的研究或偏重于个别疑难词义的考证和辨析,或汇宏观系统的科学概括,或忽略对汉语词汇演进差异的认识,或忽视对汉语词汇发展规律的把握,这表明汉语词汇学的研究还任重道远,可喜的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最近由书海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一书就是其中颇令人瞩目的一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之《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存在不少疏漏之处,如“丁八”、“放水”、“水客”、“垫发”、“卖串儿”、“三不知”、“死声活气”、“激犯”。《汉语大词典》在释这些词时,多就某一例为据,或未紧扣词素究源索解,或就句释词未能照应上下文意,或忽视了方言俗语的特殊意义,存在许多未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考证近代汉语词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放开"、"事物"、"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及"透明"15条。其中"挣扎"、"扎挣"、"度用"及"明透"5条《汉语大词典》未收,"放开"、"事物"2条《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全,"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和"透明"9条《汉语大词典》例证晚出。文中以详例指出,以供编者修订和读者翻检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风俗通义》为东汉应劭所作,书成当在公元194—204年之间。《汉语大词典》是1986—1993年陆续出全的,它所搜集的词条是比较齐全的,但典籍浩瀚,难免挂-漏万。以《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为例,对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及引例,经彻查、统计、分析后,一一列出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失收、晚收等情况,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易》语词都颇具其书的特色,绝大多数被《汉语大词典》收录,未被收录的只有45个,本对这45个语词中的部分语词进行简要的考释。  相似文献   

16.
结合日本学者藤井守的《三国志语汇集》和《三国志裴氏注语汇集》,从成词条件等角度对《大汉和辞典》(补卷)中的30个词语进行考察后发现,其中11个词语或因汉语和日语成词标准的不同、或因古代典籍中用例较少而暂且不将其视作为词,其余19个词语可以增补进《汉语大词典》。  相似文献   

17.
从考察客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方言中的古语词入手,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音义方面的疏漏,以供编纂者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套常用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剖析这两套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对这两套教材进行研究。通过对两套教材的仔细研读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套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而且特点鲜明。《汉语教程》在培养学生汉语会话能力方面实用性更强,而《博雅汉语》在基本语言能力和跨国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更突出。  相似文献   

19.
用同一个字形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的词,这样的字称同形字。讨论汉语字词关系时,同形字问题不可逾越,字典辞书的编写也必须妥善处理。《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也还存在不少可商榷之处,如“但”、“修、修修、修然”、“兹”、“吴”、“拖”等。讨论这个问题,有利于对汉语字词的深入研究和字典辞书的编写与修订。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中许多词语的用例可以从释放和书证上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可见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言古籍,也要关注白话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