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祁占勇  杜越 《教育研究》2023,(5):145-156
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是指通过事实与反事实的双重归因,确立教育政策执行与教育政策目标群体内外影响变化之间的因果关联,完整、清晰、客观地阐释政策执行对受众群体的最终影响变化。评估的目的在于精准识别并处理政策执行活动中的矛盾症结,有效推动教育政策活动的开展。将影响评估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估,尽可能析出并解读教育政策执行的“净影响”,对完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乃至优化教育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果分析和变革理论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本质阐释提供事实与反事实的逻辑自洽。定量主流下的倍差分析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倾向值匹配法等非试验方法和随机干预试验法,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何以可行指明方法论层面的行动逻辑。问题导向下构建完整因果链、制定科学的影响评估设计、收集并分析支撑数据、输出因果效应等一系列流程,则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具体操作搭建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2.
成就归因训练中教师的态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分析不同年级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决定归因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说明在归因训练中不仅要重视实验设计和训练指导过程,更要重视教师本身的素质,因此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应成为当前各项教育实验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教育实验大多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进行的准实验。准实验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很难对被试进行随机化处理,这样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在智力、知识、态度等方面就不能相等,这种既有的差异影响实验效果的归因分析,进而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此,教育统计学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消除掉原有的控制班与实验班的各种差异。这种方法叫“共变数分析”。共变数分析是一种统计程序,它把偏相关的原理推广到方差分析,主要是用来消除两组或多组被试,在前测验或其它变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共识。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善于从地理事实材料中获取有效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研究的概况,小学自然课的改革首先是个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技巧问题.目前的自然课教学,仍然是重视知识结论而不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应体现科学教育基本理念和整体目标,引导学生获取丰富的事实材料,加以整理综合得出结论,并解释其结果有何意义,从整体上把握科学、技术、社会、个人等因素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归因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罗斯和安德鲁斯共同研究而形成的 ,它是一种建立在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们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在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育工作者能否对教育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能否正确运用归因理论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服务 ,往往对整个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有 :第一 ,心理活动的归因 ,研究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第二 ,行为的归因 ,根据行为和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因果推论 ;第三 ,期望和预测 ,即从过去的一定…  相似文献   

7.
使所有游戏者沉浸于教育游戏之中并且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是教育游戏设计面临的一大难题。设计完善的教育游戏激励机制,激发游戏者游戏动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本文从归因理论入手,分析归因的影响因素,并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教育游戏激励机制模型,以期望为教育游戏设计者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验归因的理论探讨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学新一归因就是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明确指出因变量是不是由自变量引起的,是由什么样的自变量引起的。归因是确定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取得科学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给以明确的归因是教育实验十分重要的目...  相似文献   

9.
归因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罗斯和安德鲁斯共同研究而形成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们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在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能否对教育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能否正确运用归因理论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服务,往往对整个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有:第一,心理活动的归因,研究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第二,行为的归因,根据行为和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因果推论;第三,期望和预测,即从过去的一定行为和结果推测在某种状况下可能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反事实思维既受事件本身与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也影响着个体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反事实思维的情绪、准备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等方面,探讨反事实思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乃至缺失已是不争事实。本文指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缺失归因,并从内容、方法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12.
影响学生网上学习效率的变量很多,从心理上看相关性最大的变量是学习心理机制问题,即学习驱动力问题.学习需求驱动机制、学习生命周期机制、学习成效的归因机制是现阶段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基本表现形态,直接对网上学习效率发生作用.要提高网上学习效率,必须掌握好网络课程信息量、学习方式、问题意识、学习激励等学习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常识课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首先要明确科学素质的内容。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3项:1.科学知识——构成科学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小学自然常识学科中主要是教学事实和概念的知识。2.科学方法——获得科学知识的研究方法,即是观察、实验和思维方法。而思维方法主要是比较、分与合、推理、取样分析等方法。3.科学态度——科学研究中的行为规范,即是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尊重事实和敢于发表。这些内容实际就是小学自然常识学科中的学科教学目标。自然常识课应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教具学具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等活动,自行从研究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和获取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自我效能感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教师教育效能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教师教育效能感的强化法、榜样法、归因训练法、教学策略训练法等有效方法,有利于教师培训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未来,学校教育将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除了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需要深化改革外,特别还存在着学校管理工作者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21世纪学校教育发展趋势出发,对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不断提高管理者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期培养出新世纪优秀的创新人才。一、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学校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是其他素质的主导和统…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总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语文素质是人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各种建设人才的培养都要从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开始,人文精神的熏陶也起始于语文学习,因此,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便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城乡、性别、年级和英语高低分等多变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扩招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自我效能、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成绩的关系,并建立相关因果关系模型予以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三者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有些课题实验方案,从课题的提出到实验的组织写得很详尽,惟独简略了实验假设、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效果的检测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样的方案实施,实验就会处于毫无控制的状态,最终会造成实验结果的无法归因,实验的结论没有说服力。变量的分析和检测指标体系是实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缺少它们就无法进行计划安排,更不能具体操作。下面就结合我校课题实验的做法加以说明,以飨读者。一、变量的分析在确立了实验内容之后,即可确立实验的变量,进行实验变量的界定,然后确定对变量操作、控制与测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实验中一般有三类变量:…  相似文献   

19.
告别“应试教育”不易,深化素质教育更难。正在兴起的我国素质教育亟需通过提高质量,加速自己前进的步伐。在这方面,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正确认识各种“素质”关系,把握其蕴含的客观规律性。一、事实素质与价值素质。事实素质是教育对象已有的素质,是素质的“实然”方面。价值素质是教育对象应该形成的素质,是素质的“应然”方面。事实素质是价值素质的基础,价值素质是事实素质的延伸。认识事实素质,可以把握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模型并简要阐述其运行过程;第二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和说服情境四个方面分析了说服模型中的各种变量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