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国曾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绅士不慎落水,正好有两个宪兵路过,他就大喊:“救救我,快救救我……”而那两个宪兵好像没听到似的。绅士情急之下转念一想,于是大喊:“打倒沙皇……打倒沙皇……”两个宪兵立即跳下水把绅士揪了上来……  相似文献   

2.
拥有幸福     
大四第二学期,由于还差两个学分,我便选修了“心理学”这门课程。授课的先生是一个身材魁梧、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老实说,我对心理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关心的只是那两个学分。所以,整整一个学期,这门课我只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去交选修卡,交完之后便偷偷从后门逃了出去玩游戏;第二次是这门课的最后一堂课,因为根据惯例,通常会点名。在最后一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先生跟我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这是我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节心理课,可我知道,这么久以来,你们中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学到了我传授的知识,今天,我将把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紧接着,先生问…  相似文献   

3.
不久以前,接玄翁自晋南赐札,说《选集》将排印出版,内容包括《朱子仁说疏证》《诗经二千年》等,多篇论文和诗词百余首,希望我写序文,“冠诸拙集”。我复信,说一则以喜,一则以俱。喜,原因之一用不着说,是及见久已想望的一本书能够问世;这二是,如果遭命而竟能够写成序文,那就可以附驶尾以传。但是还有惧,是多年来懒散,学术荒落,面对《选集》的内容,有如站在数例的墙外,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家庙之美,百官之富,勉强写,敷衍几句,轻则不关痛痒,重则南辕北辙,那就有负玄翁的盛意了。写和不写,都有困难,左思右想,挤出一条…  相似文献   

4.
八哥报恩     
C爷的爷爷那儿开始,就会跟人学话,当然也听得懂人的说话喽。你治好了我的伤,我要好好地感谢你呢!”晓晓又惊又喜,想不到自己救了一只通人语的鸟儿,他眨了眨眼睛,冲鸟儿道:“八哥儿,你说要谢我,拿什么谢呢?”“喏,就是墙脚下那两个坏家伙。”八哥儿把头伸了伸。“什么,耗子?是你咬死的?”“那当然啦。”八哥儿得意地把头昂起:“昨天傍晚,你坐在树下说的那番话全让我给听见啦,我就琢磨着帮你除掉偷吃米面的坏东西。到了半夜,我看见这两个探头探脑的家伙偷偷溜出洞,顺着墙根,朝房门窜去,还没等它溜进门我就猛扑上去抓住…  相似文献   

5.
稿约     
课间10分钟,机灵鬼曹亚在课外阅读资料中读到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拿给我看,并要我针对故事中的行为作出评判。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讲的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奇特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那么,班主任怎样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呢?让我们先看一则案例。有一天,晚自习开始前,我刚走到门口,就听  相似文献   

7.
从来没有如此渴望过——让那扇门开着。那扇门是我父母房间的门,在我的房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扇门里透出的灯光和月光。八岁时,我自己就有了一间小屋。晚上,如果父母房间的门不开着,我是决计不敢入睡的。还记得那个夏天的夜晚,由于太热,半夜,我竟醒了。睁开眼,却怎么也看不见父母房中透出的月光,我便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马将另一匹马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伤的那匹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相似文献   

9.
同题作文     
在老屋的时候,我家和小兵家是邻居。由于他比我大,所以我常叫他小兵哥,我们两家就一门之隔。通过那扇门,他时常来我家看书,我也常常去他家做作业。在初  相似文献   

10.
老胡同     
胡同,其实就是两溜房子间的过道,在这个过道上联系着许多门,这样的人家和通道就像肺和气管一般同呼吸(这样的比喻似乎有些恶俗,但关系非此不能明了)。老胡同里的那些门啊,是各式各样的。因为胡同的年代久远,所以经过那些老旧不堪、尘灰遮蔽的门时,人们免不了会去好奇地探寻关于老胡同的一些事。有一次,在天津闲逛,逛到一片树阴下,有几位老人在纳凉聊天,那悠闲劲儿啊,还真叫人羡慕,于是将他们装进了我的照相机中。其中有一位老人指着十几米开外的一扇门,告诉我说:“那是以前周总理住过的……”那神情,平淡、质朴之至。胡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4期)刊登了唐军文同志的《“雄兔脚扑朔,雌免眼迷离”究竟该作何解?》一文.文中说:“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句一样,”脚件利,眼迷离”是雄雌兔的共有特征和神态动作.这可是运用厂互支的修辞手法”。这种观点.省考不敢苟问。诚然.将“‘开我人间门.坐找两阁床”归为五文,是无叮作议的如果不轻r文,反倒不好解释了,怎能外的基本问卜,坐的却是两间床呢?视作互文,那就是,开我本问问阁的门。坐我东阁西阁的床,描绘J”木兰的众实姊妹争相邀请木兰的动人场面。但是.若将“难免牌外协,雌兔…  相似文献   

12.
“哐”一声巨响,如同天堂之门开放的声音,地窖的门被打开了,我从沉睡中惊醒。不知道到底睡了多久,长呼了一口气,充斥在我身边的就是我身上越来越浓的体香味和那安安静静的空气——还有进来那两个人身上所飘散出来新鲜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俄国曾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绅士不慎落水,正好有两个宪兵路过,他就大喊:“救救我,快救救我……”而那两个宪兵好像没听到似的。绅士情急之下  相似文献   

14.
家的变化     
一提到我家的变化,一种自豪的心情便油然而生,为何?且慢,听我慢慢道来: 我家以前住的房子,还是爷爷年轻时盖的,由于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具体到了一种什么程度,我都不好说。昨天,无意间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什么内容我倒记不太真切了,只是觉得那上面将一些问题特征化的写法挺有意  相似文献   

15.
倪斌 《成才之路》2013,(11):94-95
无意间看到两则寓言故事:一则是《我牵蜗牛去散步》,另一则是《蜗牛牵我去散步》。两则故事都是讲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第一个故事中的"我"因嫌蜗牛爬得慢,于是又急又气,拉它扯它,蜗牛因此受伤,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第二个故事中的"我"不再催蜗牛,跟在它后面,无意间"我"欣赏到了一路风景,而蜗牛也早已爬到了"我"的前面。我不禁为第一个故事中"我"的急躁而轻笑。猛然间,我班的那帮淘气包在我眼前一闪,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上海一位女高中生自杀了,原因是她有一门功课没考好,而且仅仅是一门,而且仅仅是头一  相似文献   

17.
学生:按计划,由于考试课程之间的时间冲突,我将会有一门加考课程拉在最后,即10月份没有课程所考,那我是否可以先申请写论文,等到明年4月最后一门考出后,申请毕业. 老师:可与主考学校商议。  相似文献   

18.
爱的接力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的书,其中最让我感动不已的一则故事是(《爸爸的陪护者》。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名叫西西洛的小男孩千里迢迢从农村赶到医院探望重病的爸爸。可由于护士的一时疏忽,西西洛错将一个绷带蒙脸的老人当成了自己病危的爸爸,  相似文献   

19.
<正>乡学“悟读”在我的美篇空间下面,有这样一则留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这些远在他乡的学子,好想再聚在一起,倾听凌老师那充满深情的‘荷塘月色’。”留言只显示昵称,我不清楚是哪位,但我知道他一定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乡村中学任教时的学生。穿越时光隧道,在学生的心灵底片上留下了如此光影,我感到无比欣慰。记忆又回到了我那四面壕沟围成的校园——安徽省肥西县农兴中学。  相似文献   

20.
过去当别人问我现在念什么学校时,我都自卑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我现在念中专,而且是一所普通的中专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讲一个大型公司急招一名关于电脑方面的职工,在宰草学子中选中了一名中专生。当时,这名中专生看看周围的人,个个都比自己学历高,他也想打退堂鼓,但既来之,则安之,试试看再回去也不迟。在面试时那熟练的操作,那流利的回答,征服了主考官,他被录用了。看了这则消息时,我不得不问自己,中专生真的没人要吗?那他却为什么成为一个幸运儿呢?我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想想。我们中专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