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开《辞海》及各种版本的《名人名言录》,都把“知识就是力量”归属于培根名下。就连学校的教室里、图书馆的墙壁上,也在这句名言的下面写上了“培根”两个字。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是咱土生土长的国产货。 先看看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沉思录》中是怎么说的:“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些话被后人浓缩成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2.
“知识就是力量”与“整体就是力量”分别是一种近代科学观和现代科学观。“知识就是力量”向“整体就是力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科学观进步的标示。科学观是历史的产物。科学观的转变必然引起教育观的变化。一、“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是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之窗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至理名言,是中世纪时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同反动的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响亮的口号,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为真理而斗争的战士,至今仍闪耀着真知的光芒。 “知识就是力量”,马克思称赞过这句口号; “知识就是力量”,列宁赞誉过这句口号,并说: “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力量”; 周总理亲笔题写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刊名。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个性突出、创造力强、人格健全的人才。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古代那种靠博闻强记、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已成为明日黄花。在今天的观念中.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足“智慧就是力量”。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比起他一生所用的知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况且,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别开生面的一课怀宁育儿初中黄备斌班会课上,我针对近阶段部分学生厌学的现状,正在引经据典,漫谈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诸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效益”、“知识多贡献大”之类。突然一向沉默寡言的朱兵同学“霍”地站了起来,涨红着脸说:“老师,我叔叔只读过小...  相似文献   

6.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然而看了如下报道就不得不对这一名言产生质疑。据悉,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每年平均有3万多项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规模产业的不到10%。知识只开花不结果,造成了知识的贬值、生产水平的低效运作、生产力的低速发展和知识分子的清苦。而同期的美国,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比例则极高,其中2/3来自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知识和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因而科学家和教授既不“清闲”,也不“清贫”,社会生产力发展迅猛。由此可见,知识可以产生力量,可以创造力量,但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7.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赋予人以理性和智慧,又具有工具价值,因此蕴涵着力量,故我们把知识的力量简称为知识力。生产性知识力则是与破坏性知识力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知识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就是力量”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应运而生的“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简称KE)也日益深入人心,用计算机来处理知识,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知识的获取,二是知识的表示,三是知识的运用,这里我们主要来介绍知识表示。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了政治知识,学生却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要真正实现这句话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掌握知识的人必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名言至今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故而正确的人才观始终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甚至社会各阶层经常议论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弗兰西斯·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Bacon ,156 2~ 16 2 6年 )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 )。他在《论说文集》中有一段隽永的箴言 :“历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精明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伟大的复兴》第二部分《新工具》中 ,他更鲜明地指出 :“人的知识与人的力量是合二为一的。”这一命题被后人简化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千古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意为 :一旦人们认识了自然 ,也就获得了知识 ,获得了力量———…  相似文献   

12.
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辅导员、助教戴月波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理论与知识的力量。早在18世纪,培根就说:“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多次指出:“理论的觉悟才是最彻底的觉悟。”面向市场经济,人的思想空前活跃,思想...  相似文献   

13.
第12届“青歌赛”上有一道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问答题,余秋雨的点评耐人寻味。他说:“如果你缺乏综合的、百科的知识,你就不知道知识的版图到底有多大,也就难以选择去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即使作出了选择,那也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鲁洁 《教书育人》2005,(7):19-21
知识人,不仅仅是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设定,作为一种普遍人性的理念,其历史也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把知识、求知看作人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属性。苏格拉底虽然崇尚人的美德,但却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所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本质的冲动:柏拉图要在人们心灵里建立的也是知识的“理想国”。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取代了上帝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而且也为“知识人”的人性设定增添了现实的根据和功利的基础,知识人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是人要成为万物之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素描之三——知识的磁力 知识是什么?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歌德说:“知识是能力的产床。”莎士比亚说:“知识乃是我们藉以飞向天堂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至理名言;而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妈妈”,就要看你如何有效运用你所拥有的知识了。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外援,但最终的决定还是需要你来作出。你就是家庭的掌舵者。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教育》2003,(32):23-24
对于成功走过“黑色七月”的学生,人们习惯美其名日“幸运儿”,因为无论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这都是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然而,幸运的毕竟只是“千军万马”中的少数而已,大多数人还是要面临新的选择。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激烈竞争,促使人们逐步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也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8.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此话已普遍成为世人的座右铭。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愈多愈好,必须努力求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向人们暗示:学习的目的就是求知.而求学也就是求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绝不等于能力!在教学界受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影响,高分低能的学生多不可数。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但如何科学地认识知识力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50—60年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为了使资本主义摆脱困境和危机,抛出了一套新的“知识理论”,无限夸大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力量的作用。给我国的思想理论界以及青年带来了一些混乱。本文就其主要观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