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教育评论》2008,(2):128-131
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北京政府时期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以及逐渐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对学位制度的需求而引发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下的逐步本土化、"中国化",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学制度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经了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三个时期,也历经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相分离、相并存和相结合的三个阶段,而且它的发展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大量出现,且这种变化是正向、不可逆转的,甚至这些教育制度因素在今天仍被沿用或发生着效用。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学位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学校教育法”第68条规定,“设置研究生院的大学,可以根据监督厅的规定,授予博士、硕士及其它学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虽然是说“博士、硕士及其它学位”,但实际上日本的学位只有博士和硕士2种,学士只是授予本科毕业生的一种称号,法律上不承认它是一种学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学位制度的改革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国家,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亦比较独特.独立后的俄罗斯不论在高教层次结构还是学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总体趋势.本文在对苏俄学位制度的沿革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方面的变革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的几次重要变革为中心,追溯了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六百多年的演变历程。从中世纪大学建立之初的多层次学位教育,到洪堡改革后19世纪学位教育的单一化和统一化,再到20世纪90年代“博洛尼亚进程”中多层次学位体系的重新建立,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紧随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迁,不断地发生着调整、更新和改造。  相似文献   

9.
职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位授予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其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尤为重要。学位授予权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职业高等教育学位在制度定位上,应该兼具"权力控制"和"权利保障"的双重意涵。因此,需要从"控权力"和"保权利"两个维度,探讨职业高等教育学位授予制度改革,保障职业高等教育学位授予制度的规范化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0.
清末我国逐渐引入西方近代学科,同文馆课程为讲求西学而设,京师大学堂课程从实行“中西并重,观其会通”到“推行无弊,造就通才”,中体西用理念指导下的清末官办高等教育课程经历了从古典人文教育向现代学科体系的转型。新学的引进在理念-制度-应用层面逐步深化,但以经学为代表的中学之“根基”地位却出现偏差,面临“中学(经学)为体”难以坚持的实践尴尬。这种转型期“失范”现象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究其根本是未经改造的旧学逐渐失去吸引力而未被及时体察;课程发展不可以古非今,也不可以西学取代中学,而应该与时俱进地进入中西学融汇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清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考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叶,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等外力逼迫下,清政府拉开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探索的序幕。1902年《壬寅学制》及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虽然它还处于草创阶段,只具备形式上的特征,但却开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为以后中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于清末出现的高等实业教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诸多教育要素一定程度上体现新式教育的特点.多个高等实业教育实体延续至今,对当今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产生影响.但由于受办学时间短、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观念更新不彻底等因素影响,清末高等实业教育存在体系草创、成效欠佳、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等缺陷.  相似文献   

13.
清末在西藏兴办的近代式的普通教育,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它给西藏封建农奴制腐化的社会注入了一些近代式的文明因素,近代式教育的文明之花从此开始在西藏萌芽。某些合理的教育思想难能可贵,同时清末西藏教育革新的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汉藏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4.
晚清善会善堂向近代慈善组织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会善堂这种慈善组织自明末清初诞生,自此迅速发展,但依然归属于传统慈善组织。直到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加上西方慈善组织和各种社会思潮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传统善会善堂在运转模式、社会功能、慈善理念、慈善内容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开始向近代慈善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 ,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 ,引起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在中国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民族生存危机和传统文化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众多的思潮 ,如经世致用文学思潮、学习西方文学思潮、人文精神文学思潮、文学通俗化思潮以及文学复古思潮等。这些文学思潮对近现代的词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词学批评的专业化开辟了道路 ,解放了人们的词学观念 ,更新了词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拓宽了词学研究的领域。从此 ,中国的词学批评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转型。本文打破了就词学批评研究词学批评的传统格局 ,避免了词学批评研究方面的单一化和片面性 ;同时 ,把词学批评放在各种文学思潮中进行研究 ,也为中国词学批评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世界》与清末学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世界>是中国第一份教育专业期刊,它围绕清末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积极引进西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法,并针对当时教育发展的实际发表众多探索性文章.其中,在译介日本教育制度、法令及学制章程和专著,以及发表国内学制建设的研究性文章,组织学制问题的讨论等方面,不遗余力,对清末学制建设,尤其是对张之洞主持拟订的<癸卯学制>的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到了清末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因素,书院由衰败转而变革,通过不同的变革方式,发展出近代高等教育的因素,在教学、课程、机构、体制诸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末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立了学堂制度 ,改革了教育行政机构 ,是自隋唐一千余年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改变了传统士阶层的知识结构、教育环境和意识观念 ,推动了士阶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伴随洋务运动的深入及重商思潮的形成,倡导“重商”的改良派知识分子的农业观念开始转型,形成了适合近代社会的新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观;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体系;提倡农学教育,发展知识型农业。这是国人对农业问题认识深化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