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元文》“张仲寿”条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寿是元代较为重要的一位书法家,《全元文》卷五五九"张仲寿"条下辑录了他的部分文章,但还有不少脱漏,传世《畴斋二谱》和《畴斋外录》中收录的许多文章即未引起编纂人员的注意.本文根据这两种文献以及《洛阳名碑集释》,辑录《全元文》所遗漏的篇章约十篇,以撰写时间先后为序(年代不明者列于最末),抄录于此,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藏书印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图书发行工作者,常因书籍的版权页字迹不清楚而影响工作效率。例如:《野外地质工作参考资料》(冶金版),封底深蓝色,上面印黑字;《高压锅炉设备及运行》(下),封底深红色,上面印黑字,在夜间就难以看清。有些书定价上印的5字又象3又象8,1字象7,也很影响工作。当然,也有许多书不是这样。例如:《钢铁厂工业炉设计参考资料》(下),全部黑封面,取出一小块白底印黑字定价;《煤炭测量手册》(上),封面深蓝色,取一  相似文献   

4.
国家现存古籍善本总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收录有山西大学图书馆藏的古籍善本340余种,其中孤本数种。虽数量不多,却也十分珍贵,此略作介绍,以飨读者。《詹养贞先生文集》《詹养贞先生文集》三卷明詹事讲撰,明万历二十六年詹德象刻本。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书前有万历二十六年冯梦祯序,后有金陵朱之蕃跋。钤有"太原叔子藏书记"、"耜轩主人藏书印"、"志闲居士"、"张"、"留为之宝"五方藏书印章。  相似文献   

5.
《孝纪》撰者蔡保祯字端卿非字瑞卿提要卷61史部传记类存目三云:"《孝纪》十六卷,明蔡保祯撰。保祯字瑞卿,漳浦人。" 按谓保祯字瑞卿误。《孝纪》卷首有朱露、林日瑞二序,皆称保祯字端卿,卷端自署为"明清漳蔡保祯端卿甫",亦明言端卿为字。谓字瑞卿误承先前成书的《续文献通考》,是书卷165称保祯字瑞卿,并宜订正。  相似文献   

6.
对两周铭文的宏观规律考察可以推进金文研究。工吴季生匜(《集成》10212)的、王子适匜(《集成》10190)的目前有释"修饰语"和释"器名"两种意见。对两周匜器铭文要素及结构模式的考察结果显示:匜器铭文中的"器物自名"一项皆不省略。据此,此二字更可能是器物自名。对■、■二字前的相邻字"会"、"■"的所有辞例考察结果显示:"会""■"二字所修饰的器名共有"匜"和"鼎"两个。对两周匜器自名用字的考察结果显示:匜器自名不用"鼎"字。综上,■、■应是"匜"的异构或假借字。通过考察两周金文字形的演变特点及所讨论字形的分布区域,可以基本断定二字是"匜"的方言异构字。根据两周"尊"器铭文模式规律,虢叔尊(《集成》5914)铭文最后一字应是修饰语,不是器物自名。虢叔尊是一件媵器。  相似文献   

7.
厉鹗《宋诗记事》卷四十八从《南岳倡酬集》中录下《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和《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联句》两诗,系之朱熹名下。其实,这两首诗并非朱熹、张栻、林用中三人的联句。前一首诗是张栻所作,在张栻《南轩集》卷二中题目上无联句二字。从该诗所云"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来看,此诗显然写在朱、张、林乾道三年(1167年)十一月共游衡岳之后的一个秋天。后一首诗是朱熹所作,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有度》有"绌羡齐非"一词,向来研究《韩非子》的学者没有确切合理的解释。本文通过对比《淮南子·泰族》《韩诗外传》等书中与之相类似的文句,认为"绌羡齐非"应读为"绌羡济非"。其义为削减过度(或多余)、遏止过失(或错误)。同时本文还顺便解释了"黜淫济非"及"绌羡齐(济)非"中的"淫"和"羡"二字的字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所撰文稿先后被《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1994年版《张謇全集》,尤其是2012年的新版《张謇全集》集中收录,得以流传并供学者研究.但因张謇一生撰文无数,加之张謇研究热持续高涨,学者搜寻其散佚文稿的兴趣依然不减.即使在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仍有部分张謇散佚文稿被陆续发现.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其中散佚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散佚经历颇为独特,学者非常关注,蓦然隔海眺望才见踪影的一篇文稿,恐怕非张謇壬午年(即1882年)写成的《朝鲜善后六策》(以下简称《六策》)莫属!我聊感庆幸的是,自己长时间坚持参与搜寻《六策》,屡屡碰壁,终于发现《六策》在海外的藏身之处,并促其回归张謇的故乡南通.  相似文献   

10.
华南师范学院李育中教授过去在《试积鲁迅之书》说:“有朋友颇羡慕我那本一九二六年线装印蓝色字的《痴华鬘》,但我却羡慕另一朋友那本金陵刻经处所印的《百喻经》,因为那才是鲁迅亲自‘施洋银六十元敬刻’的最早印本。”(《羊城晚报》,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笔者旧藏鲁迅先生著译初版书中适有此二书,《百喻经》是初印本,而《痴华鬘》一书是鲁迅手书制签本。分别介绍于下。《百喻经》分上下两卷,收譬喻故事九十八则,是宣讲佛教大乘法的寓言性质的经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再阅沧桑》 本书是山西日报高级编辑马万程的“四自”文选。他离休后将1946年至1998年的新闻作品编辑成集。“四自”是自写、自编、自印、自珍。全书33万字,有新闻卷、评论卷、杂录卷,绝大多数文稿曾公开见诸报刊,仅有个别的未曾发表,记录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的新闻业绩。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史料选编》丛书是根据广播电影电视部直属各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以及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为撰写《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一书提供的550万字资料性文稿选编的。丛书共有八本:《中国广播电视大事记》、《中国的广播电台》、《中国的广播节目》、《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字林沪报》(原名《沪报》),于1897年11月24日(清光绪23年11月1日)增出附张《消闲报》,这就是我国报纸出版的第一个副刊。除刊登少量广告外,主要内容是一些游戏文章、生活小品,它以报纸附张的形式出现,与后来副刊印入原报正张者不同。  相似文献   

14.
秘香阁(180页)怀古书屋(233页):清武陵顾湘。案:秘香阁、怀古书屋二室名之主乃顾湘舟。顾湘舟名沅,湘舟乃颐沅之字,古吴武陵人,《藏书纪事诗》卷六有传。此二条漏一"舟"字,则为另一人矣:顾湘,常熟人,其室名为小石山房、玲珑山馆。陶谷主人(192页):清张徵。案:据《藏书纪事诗》卷五当作"张徵斋",漏一"斋"字。又,据王欣夫先生的初步考证,陶谷主人当为"清山  相似文献   

15.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著《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民国八年,张氏无倦斋重刻文津阁本,后来刊行《湖北先正遗书》,即据张本影印。然此书既经辗转抄录,错讹之处是所不免。如该集卷一四所载《朝贤送陈职方诗序》一文,末云:"集高斋之逸韵,增黄堂之故事,宿承贶授本,辱命冠篇,绝《大雅·穆如》之章,惭末学斐然之累。宝光己卯季冬二十八日序。"宋代绝无"宝光"年号,据字形及郑獬生活年代考之,当是"宝元"之误,且"宝元已卯"正是宝光二年,干支相符。然此文首称"康定元年,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所引用的" (已其)"字,该字上面部分皆作"巳"。查《说文解字》此字在"己部"内,《说文》另有"巳部",但无此字。《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皆作"(已其)".台湾省编《中文大辞典》亦作"(已其)",上部从"己"而非"巳".《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收录此字时,还引录了甲骨文、金文等数种古文字形,上部亦皆作"己"而不作"已"。另外,山东黄县还出土了数件(已其)国铜器.王献唐为此还专写了《黄县((已其)器》一书(后收入《山东古书考》书中),其中作用"(已其)"字,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18.
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卓越的新闻工作者陆定一的文集,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陆定一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约62万字,选收了陆定一自1926年至1991年有代表性的文稿  相似文献   

19.
《辩学遗牍》,明天学初函本,十行二十二字无栏,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辩学遗牍》(以下称《遗牍》)由两部分组成:前编是利玛窦与虞淳熙往还书信,即:《虞德园铨部与利西泰先生书》(以下称《虞书》)及《利先生复虞铨部书》(以下称《利书》),二氏辩论天佛二教事;后编是旧题《利先生复莲池大和尚竹窗天说四端》(以下称《复》)。此《复》录一端《天说》,有一段辩驳,凡四节。书末有李之藻跋。虞淳熙是佞佛的名士,自号德园居士,在士林中很有影响,晚年归隐。他做过吏部稽勋司郎中,故人称虞铨部。利玛窦《天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发现天启四年(1624)序刊的《福寿丹书》中有《自乐词》四首,与万历丁巳年(1617)序刊的《金瓶梅词话》卷首的四首词基本相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自乐词》是"直接抄录自《金瓶梅词话》刊本",但也有学者"新证"为《金瓶梅词话》抄了《自乐词》,因而《金瓶梅词话》刻印于"1625—1644年之间"(亦即天启五年至明末间)。本文认为,两书之间可能不存在着谁抄谁的问题;假如是一书抄自另一书的话,那也只能是《福寿丹书》抄了《金瓶梅词话》,后者的"新证"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