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道华 《海外英语》2011,(1):159-161
翻译标准历来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各家各派提出的翻译标准都有其合理性,但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标准。某种翻译理论的提出或表述都基于理论主体特定的实践对象或客体性,只有在特定的文本类型中才具有典型意义。德国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主要功能,将文本类型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立法文件属于信息型文本,狭义司法文件可能属于信息型文本,广义司法文件如刑事诉状等属于表情型文本。通过举例讨论了各种类型法律文本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揭开站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真面目.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上的对话过程.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真正走进文本.真切地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教师首先真正对作者通过文本传达出的情感感同身受时。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3.
郭刚 《考试周刊》2013,(64):17-18
有了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有了明确教学目标的语文课才能逐步实现语文高效课堂。为了实现文本教学目标,教师应认真奏好"三部曲"——第一,课前认真钻研文本教学目标;第二,课堂上努力落实文本教学目标;第三,课后及时巩固文本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文本对话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本互涉"的作用,从而让小学生的文本对话更深入。要依托相同结构文本、相近人物文本、相似主题文本之间的互涉作用,习得文本写作手法、理解文本蕴涵的意义、丰富文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为文本才是有效朗读的起点,一旦脱离文本,读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朗读就容易变成装腔作势的无效劳动。那么,如何从把握文本开始实施有效朗读,笔者不揣拙见,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所谓文本质疑,就是指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提出的疑问。文本质疑是引发文本对话的金钥匙,通过引导小学生质疑才能让小学生的文本阅读更具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深入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形成独特的体验,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是个难点。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在单元文本、课外文本、文本与生活之间开展多个对话深化了语文学习,达成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对话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借助对比品读、深入品读、反复品读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意境、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它所承载的内容是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择来的.这就必然带来内容的选择问题,诸如由谁来选、选什么、为谁选等等.围绕将什么编入教科书中成为“正式知识”或官方知识,以及将什么排除在教科书之外的争论,事实上体现了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冲突.正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一般来讲,人们是根据社会、科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编写教科书的.但三者并不统一,冲突时时存在.教科书首先是政治文本,其次才是教学文本.教科书的功能就在于准入、选择并张扬某些观点和思想,使其经典化,同时空无某些观点与思想,使其消失于学生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所以,我认为文本解读是实施有效语文教学的基础。它能体现一位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文学功底。只有准确地解读文本,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可能给学生以正确、高屋见瓴的引领,才可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缺乏对篇章结构的认识是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传统教学偏重对词和句法的讲解,阅读教学缺乏对篇章的宏观处理,因而制约了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篇章结构作为文本重要的内在特征对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性和效率有着积极作用,采用正确的阅读教学策略,传授篇章结构知识,从长远来看可以大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课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从解决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索出一套《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其步骤包括单词预习、初步了解;反复阅读,层层深入;语篇教学,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释了语篇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必要性,指出在英汉互译实践中,只有从语篇层面上进行翻译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语篇主旨和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及内在含义,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a group of Singaporea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critical literacy as well as their perspectives on how best to teach literacy and critical literacy in Singapore schools. A face-to-fac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8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by using open-ended questions. The survey covered various topics related to literacy instruction including text decoding,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exts.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believed strongly that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ransactional and interactional practices. However, they were less certain in their beliefs about teaching critical literacy including the critical, analytical and evaluative aspects of text reading. Some teachers saw a conflict between using time on teaching critical literacy and preparing students to pass their exams. As critical literacy is not a requirement at exams, they found it difficult to justify using time teaching i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eachers’ belief system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broad macro-structure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Singapore and their own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5.
文本特质是指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属性。从特质的角度来说,文本主要分为主题型文本、诵读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和拓展型文本。在写作教学时,根据文本的特质营造一定的写作情境,让学生进行深刻感悟,能够打破课堂中沉闷的写作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本是客观世界所呈现出的本体存在与应然样态。作为教学的文本具有客观性、接受性与认同性。由于对先验内容的观念体认,召唤结构的内发生成,共生互融的认同语境,使通过文本的教学得以可能。基于文本接受的教学认识逻辑,应回归知识本体,对文本进行由博返约;激发召唤结构,生发基于作品的动态文本;追寻期待视野,涵育共生性的对话交往,从而实现主体与文本的共存。  相似文献   

17.
李熠 《天津教育》2021,(9):162-163,16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旨在切实发挥出文本细读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译文为引例,指出从事语文教学,不能囿于课本的注释和参考书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谈的语篇教学是从篇章的主题入手,一层一层向下分析实现主题的途径。在阅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捕捉表层形式衔接的线索来寻找篇章深层的意义连贯,从而对语篇的深层内涵作出正确无误的理解和判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加快阅读速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文本的功能和类型划分作为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翻译评估的依据,对翻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编写基于该理论的新型翻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指导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辅助学生的翻译评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