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目前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的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幼儿园都有一些调皮的幼儿。本文进行了调皮幼儿的个案研究,提出应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多给调皮的幼儿一些温柔、关爱。幼儿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幼儿,他们精力过剩、爱提问题、好动,爱"恶作剧",鬼点子特别多。一般被视为"调皮幼儿",他们是教师烦恼和费心的对象,教师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Z某某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他为个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最佳的教育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成熟性不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会运用打架骂人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冲突。这种打架与骂人行为几乎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即使是平时思想上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在极度愤怒之时向某人挥起拳头。这些打架骂人现象乃是人的情绪的正常发泄,并不算问题行为。所谓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与上述谈到的打架骂人行为有根本的不同。它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或通过唤醒他人的恐惧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行为。据此,我们从以下角度来探求学生攻击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钱文娟 《教育导刊》2004,(22):64-64
目前,在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性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等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自私、固执、娇气、胆怯、易哭泣、懒惰、自卑等等;(4)神经功能障碍;(5)不良习惯,包括吮吸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等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性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等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自私、固执、娇气、胆怯、易哭泣、懒惰、自卑等等;(4)神经功能障碍;(5)不良习惯,包括吮吸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等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教育入手。一、家庭教育的影响双亲教养态度如果是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的,儿童就显出颇有领导能力、积极性强、态度…  相似文献   

6.
侵犯,也叫侵犯行为或攻击(行为).是对人或事物等对象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在中学生中最常见,其负面效应较大。是近年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介干过失行为(发生于儿童的某些不符合道德要求而又未达到品德不良程度的行为.表现为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爱骂人、好打架、撒谎、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和青少年犯罪行为(青少年违背法律,给社会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行为)之间.是过失行为的延续、发展和极端表现.又是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的前奏、起因或初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动作侵犯和语言动作侵犯(也叫身体物理侵犯和信息心理侵犯),其发生率要比我们知道和统计的高许多.只有一少部分造成一定严重后果(如构成犯罪)才会被老师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幼儿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受到宠爱,很容易养成自私、任性、情绪不稳定、好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种种不良的心理行为和习惯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类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对“社会行为问题”定义的界定是比较一致的,即社会行为问题包括发脾气、打架、争吵、说谎、忌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性行为、偷窃等。二、个案描述(一)个案基本情况洋洋是一个不到6周岁的小男孩,9月中旬刚插到我们班,有较明显的社会行为问题。他好打架、争吵、说谎、恶…  相似文献   

8.
浇灌文明花     
(2月20日)习惯,是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习惯?作为少先队员,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是最基本的文明礼貌。我们要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坚持不说谎话、粗话,不骂人、打架,要主动、热情、大方地和人打招  相似文献   

9.
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好斗,爱和小朋友打架,甚至惹祸。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有同感,总是能发现有些幼儿既会拳打脚踢,又会口头攻击别人,还会抢夺别人的玩具或其他好玩的东西,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对于这类事情,我认为,家长和老师不应只停留在责罚的水平上,而应仔细探查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教育引导,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关于攻击性有一种比较流行并且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假说,认为攻击是对挫折的反应,而干扰或阻碍达到目的就是挫折。如幼儿在想…  相似文献   

10.
黄晶 《中学教育》2008,(6):46-48
在幼儿园里,往往当幼儿表现出教师希望看到的行为时,教师才给予爱或赞扬的表示,这就是有条件的关注和爱,有时它确实起到了鼓励幼儿好的表现的作用,但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些危害。笔者认为,成人应该多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爱”,让幼儿身心自由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有的言行粗鲁,动辄骂人、打架或恶作剧;有的对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公开抵制;有的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事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集体事情漠不关心;有的厌学、弃学,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行为不诚实,惯于说谎、欺骗,考试常常作弊;有的虚伪、固执、嫉妒、报复心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卫生是指保障心理的健康正常状态的措施和各种活动的总和,它包括研究心理特征,预防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各种心身疾病和病态人格,普及心理学知识等。心理卫生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重视心理卫生问题。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的幼儿中主要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 1.小儿多动症(MBD)。据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患此症的儿童约占2~3%,男孩多于女孩。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忌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  相似文献   

13.
李云 《华章》2011,(34)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在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出现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步调方向一致.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熊雪琴 《南昌教育》2006,(12):22-22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与有关的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准则与有关的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过失行为,如恶作剧、起哄捣蛋、无理取闹、骂人、打架、损坏他人财物或公物、不遵守集体规则等;第二类是不道德行为,如小偷小摸、小赌小博、占小便宜、撒谎等;第三类是自我消极行为,如厌学、逃学、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吸烟、自暴自弃等。教育界已愈来愈重视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叙事背景: 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如:同伴间打架、骂人、抢东西或洗手时谁又把谁的衣服打湿了,紧接着就会有接二连三跑来告状的人.每每遇到这类事情,有些教师往往先是脸一板,眼一瞪,然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眼:"调皮蛋""捣蛋鬼",更为严重的则是把幼儿叫到跟前,边用手指着鼻子,边不停地数落,什么少根筋、有毛病、不正常等词语铺天盖地地向幼儿袭来,这时被骂的幼儿立马变得像木偶般面无表情或泪流满面.这样的事情不仅使幼儿的心灵与肉体受到伤害,而且也会使家长受到精神的冲击,教师则会受到心灵的谴责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检验,幼儿园更将受到社会的指责与批判.孩子们之间发生的这些事情往往把幼儿、家庭、教师、幼儿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四者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化,无需多说就给我们摆出了一大堆教育方法、教育态度等科学解决的问题.因此,要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做到安全、妥当地解决突发事件和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当你刚讲完要爱护花草树木时,眨眼之间,就有孩子把一棵小树折断了;当你刚收拾整理好玩具时,就有孩子又把玩具扔了满地;当有些孩子生气时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尖叫、打人、踢人、骂人、哭闹;有的幼儿对父母、老师或其他大人无礼,故意做危险的事情给大人看;还有的幼儿说谎、怕见生人、不合群、不合作等等。这些孩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不合作行为。2.破坏行为。3.执拗发脾气行为。4.过度侵犯行为。5.胆怯孤独行为。6.说谎行为。造成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入园幼儿来说,他们一天的主要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小班语言活动有这样一首儿歌“:幼儿园象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象妈妈。”就真实地体现了这一点。如何为幼儿安排好对其有价值的每个生活日,是幼儿园活动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日子才对幼儿有价值,才能让幼儿在园感到安全、快乐,得到游戏、学习和成长呢?我认为,在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成人(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入园后,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如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是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的。案例一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  相似文献   

19.
编辑老师: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在课间嬉戏打闹时,经常互相骂人为乐,说粗话、脏话等不文明的语言,有时还侮辱同学甚至说别人的隐私。我们听了很不顺耳,也非常生气。请问他们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构不构成违法? 学生桂小青  相似文献   

20.
丁燕 《成才之路》2009,(18):76-76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妒忌、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等;(3)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等;(4)不良行为。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服等;(5)性格和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