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梅 《时代教育》2010,(2):32-32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汉字字体和字形都在发展。新中国汉字在“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下,公布了一批简化字,使汉字变得相对地好学、好记、好写、好认一些。继续使用简化字还是重新使用繁体字,成为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应继续坚持使用简化字,将来文字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文字使用的管理,实现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从文字视觉符号的“图形化”与“符号化”特征出发,首先阐述了文字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实例作品的归纳与分析,从“造型结构”、“表现特征”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文字视觉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且分别强调了传统汉字和西方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进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提出文字视觉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汉字具有系统性是学界公认的,但是传统的汉字学研究,多以定性的、说解式的方式描述系统,对系统性没有刻画的指标,无法衡量,更无法比较。运用数学的方法从一个侧面定量地刻画汉字的系统性,就会使汉字的系统性在形体关联度上得以计算、各断代汉字系统的形体关联程度可以比较,其系统性通过形体关联度的计算得以量化。汉字个体之间通过构件在形体上产生联系,汉字形体关联度描写的是形体联系的紧密程度,反映的是汉字在形体上的内聚性、系统性。汉字形体关联度对汉字规范、汉字系统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大陆推广使用简化字以来,简繁之争持续了几十年,通过对形体关联度的计算可以看到:虽然简化字系统对造字理据有所削弱,但从整体上看,简化字系统并没有降低汉字系统的形体关联度。  相似文献   

4.
自195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至今,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在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但这并不能证明繁体字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繁体字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的时间和历史阶段,仍须发挥其特定的功用。一、汉字表意性的内在动因决定与西方文字进行比较,汉字与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汉字的表意性,本质是字“形”而非字“音”,因此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即可以“望形生义”。字“形”是视觉符号,可以“传授异地”,突破时空局限。简化字必须顾及文字的继承性,认知常用繁…  相似文献   

5.
李国俊 《考试周刊》2012,(64):22-24
长期以来。汉字性质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选取汉字某个方面的特征作为汉字的性质。如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语素文字等:一是对汉字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如意音文字、音节一语素文字、语素一意音文字等。作者通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对比。认为文字性质应该是文字的代表特征而不是对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汉字的代表特征是袁意性.所以。就性质而言.汉字应当是“表意文字”,而且“表意文字”的提法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6.
“陕”的繁体字作“陕”,“宽”的繁体字作“宽”……这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对应不工整。为了提高文字运用的规范化水平 ,该文将《简化字总表》的类推简化字中几组繁简字对应不工整的字摘出略加评述 ,以加深对繁简字对应的准确认识 ,帮助人们准确掌握汉字的繁简对应 ,既写规范的简化字 ,也正确辨认相应的繁体字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认为课堂教学是认知过程、情意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的统一,从而阐述了情绪的发生、意义、特征以及“情绪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了情感渗透对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甲骨文中一些文字体现了“意象”的美学特征,本文主要探讨甲骨文中的“意美”和“象美”。  相似文献   

9.
1、汉字系统 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语言是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因此,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汉字是成系统的文字。汉字系统,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是指构成汉字的诸要索,以及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要素主要包括笔画,构字部件(简称为构件),结构方式和笔顺等。 2、现代汉字系统的层级体系 现代汉字系统,明显地存在着层级关系。这种层级关系是靠结构而凝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语言文字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也存在不少纷争;今年汉字简繁问题露起争议,迅速形成了语言生活的一大热点。 为潮深对祖国谗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化的理解,全西认识简化字的历史贡献及现买作用,特发此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汉字在长期的演变及发展过程中,经过汉字系统的内部淘汰以及国家的一些规范,出现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文字符号体系。在该过程中,认知范畴化功不可没。人们首先对概念进行归纳形成形符,然后又将形符进一步推演,将之改造或者创造出汉字,最终使得汉字变成一种以形声字为主的符号系统,并且极为稳定地衍变至今。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由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引发了简繁汉字的又一次争论,这次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汉字简繁的第二次比较激烈的讨论。分析这次简繁之争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挺简”、“挺繁”主要观点,可以明确:目前,在中国大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尊重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简化字为国家规范汉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行简化字中的一个来源是历代的简体字或俗体字,这样一种来源势必会带来古今字、繁简汉字的同形。本文以具体十组例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行简化字中的“同形”问题,指出现行简化字的“同形”有“历史上传承中的偶然同形”和“现代群众‘创造’”两种。  相似文献   

14.
有了“马”这个字以后,因“马”而来的汉字逐渐孳生繁衍,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马”字系统。这一汉字系统,若从方块汉字的构造规律和原则来分析,却是十分有趣和生动的,它大致可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15.
“后”与“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简化已近五十年,大部分人简化字已经用得很习惯了,但上世纪随着国门打开后繁体字的涌入,文字的使用便混乱了起来,其中尤以简化字还原为繁体字的问题最多也最严重。如将“理发”写成“理發”,“公里”写成“公裹”,“干洗”写成“幹洗”等,纠不胜纠。如果搞清楚了繁简的对应关系就会减少误用。这里试说“后”与“後”。“后”与“後”是一对同音替代的繁简字,这两个字除了读音相同外,意义上并无关联。一些人把“太后”写成“太後”,主要就是不清楚这两个字在意义上毫无关联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对汉字及其研究传统的人本精神进行系统阐述。认为汉字的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汉字创造的基础是“人”通过直观把握事物,创造过程是“人”对事物等的直观形象进行线条式特征性描绘,“人”形在汉字建构中最大限度地扩张,不但“人”义用“人”形,兼含“天”“人”意义以及非“人”意义都可用“人”形。传统文字学与汉字为孪生姐妹,它有同样的精神。它靠“人”的直观和领悟说解文字的形义,并充分注意“人”形在汉字建造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公元3世纪开始引入、借用中国汉字,即便后来发明了"假名",汉字仍然与假名一起混合使用至今。日语汉字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现在保留了2136个常用汉字。从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的角度看,可将日语常用汉字分为同形同义字、同形异义字、日语简化字、汉日简化字、未简化的繁体字以及和制汉字6大类。  相似文献   

18.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汉字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并不同步。简化汉字是历史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字简化要有规律地进行,达到汉字系统的简化;汉字简化应该保持汉字相对的稳定,尽可能要顾及汉字的社会流通程度;再确定的简化字在字符设计上要有很强的理据性;汉字的简化还要适度,要在最易于识读和别异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简化。  相似文献   

20.
该文针对目前的汉字规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整理简化字、慎用繁体字等方面试图寻求解决办法,为国家语委统一制定、颁布新时期的文字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