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特殊元素(位置)优先法对于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应从这些“特殊”入手,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去满足其它元素或位置.例1 在由数字0,1,2,3,4,5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不能被5整除的数共有__个.  相似文献   

2.
排列、组合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关键要搞清楚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往往是对元素或位置进行限制,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的类型与解法对学好这部分知识很重要.一.特殊无素(位置)用优先法把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称为特殊元素(位置),对于这类问题一  相似文献   

3.
在解排列组合题时,常遇到有限条件的应用题,我们把被限制的元素称为特殊元素,被限制的位置称为特殊位置.解题时,若优先安排一般元素(或位置),后安排特殊元素(或位置),往往能较快地解决问题.例1.用0到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课本P.235.例5 )分析:从0到9这十个数中任取三个数字的排列数为P_(10)~3,其中以0为排头的排列数为P_9~2,因此,所求的三位数的个数是:P_(10)~2- P_9~2=648(个)  相似文献   

4.
<正>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因此解决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策略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  相似文献   

5.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本文将通过对若干例题的分析,谈谈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一些常见策略,供大家参考.一、特殊元素优先安排的策略对于带有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应先考虑特殊元素,再考虑其他元素.例1用0,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A.24个B.30个C.40个D.60个(199年全国高考题)简析:因组成的三位数为偶数,末尾的数字必须是偶数.又0不能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把一些小球投入几个盒中,给出一定限制条件,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这类问题我们不妨称“小球投盒问题”.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小球不相同,另一种是小球相同.若用常规的“捆绑法”、“插空法”、或针对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优先安排法”、“排除法”去做非常困难,大多做不出正确的答案.笔者在教!学中对这类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总结出一种简单方法一分堆投入法.  相似文献   

7.
解决排列问题要讲究策略,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问题特征,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典型的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一、特殊优先,一般在后解带有附加条件的排列应用题,常存在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我们可以从这些"特殊"人手,对于问题中的特殊元素、特殊位置要优先安排,再去满足其他元素或其他位置,这种解法叫特殊优先法.在具体应用时,针对实际问题,有时"元素优先",  相似文献   

8.
物品均有包装,数学题也有“包装”,而包装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解题的“效益”。因此,如果适当变更题目的“包装”,往往能豁然开朗。一、变更算式的表现形式例1: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变更上题的表现形式。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6.25×0.16+2.64×6.25+5.2×6.25+6.25×2=6.25×(0.16+2.64+5.2+2)=62.5二、变更应用题的叙述方…  相似文献   

9.
周小花 《考试周刊》2011,(11):65-65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例 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突出以下策略:一、“个性化”策略“个性化”的问题,适合所有学习个体,能让每个学习个体都有所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求知欲与表现力。以下是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教“读百分数”的教学片断:师:下面十个百分数,你想读哪个就读哪个。1%15%50%95%100%0.5%7.5%123.7%140%300%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师: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觉得题中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生1:0.5%比较特别,它最小。生2:300%比较特别,它最大。生3:50%比较特别,刚好是一半。生4:…  相似文献   

11.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注重能力与应用的考查,主要涉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解题时,关键是思路要恰当,做到不重不漏.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审题.理解问题的实质,理清思路,搞清是按元素的性质分类解决,还是按事件发生的过程分步解决,要做到分类不重,分步不漏;2.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有序即为排列,无序则为组合.若问题中既有排列又有组合,一般应先组合后排列.3.对于限制条件多且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要周密分析,特殊元素要优先安排,特殊条件要优先考虑,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问题后,再用两个基本原理解决.4.注重逆向思维的运用.当直接解决有困难时,可先不考虑限制条件,算出总数,再去除不符合条件的个数.下面介绍几类典型的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高考题中正确率最低的题目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思维方式独特,解题思路新颖,如果对题意认识出现偏差的话,极易出现计数中的“重复”和“遗漏”。教学中,提高学生解排列组合题的有效途径是将一些常见题型进行方法归类,构造模型解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模式,进而熟练应用。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排列问题1.某个(或某几个)元素要排在指定位置——特殊元素“优先法”。例1.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参加比赛,3名主力要排在第一、三、五位置,…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中碱基比例计算类习题有很多,其解法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解题必须遵循思路清晰、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基本原则,选择最佳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用“直观假设法”解题,效果很好。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某DNA分子一条链中(C+T)/(G+A)=0.2,那么它的互补链中其比例应为A.5  B.2.5  C.1  D.0.2解法分析:图11.先画出一个DNA分子示意图(见图1),标出a、b链。2.假设a链符合(C+T)/(G+A)=0.2,即C+T为2个,G+A应为10个。3.按碱基互补配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组常见的排列问题,试图归纳出解排列应用题的几种简单的思路和方法。 一、某些元素“在”或“不在”某几个位置上的一种排列题型,可以用以元素为主或以位置为主的直接法解,也可以用以排除为主的间接法解。直接法解题的方法是先取出受到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1.下列四个向量中,()是概率向量。A.(0.5,0.3,0.2,0.1)B.(0.2,0.4,0.1,0.2)C.(-0.3,0.6,0.4,0.3)D.(0.6,0.2,0.2,0)2.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的决策称为()性决策。A.风险B.不确定C.特殊D.计划3.以结点9为始点的活动共有4个,它们的最迟开始时间各为:LS9,11=5天;LS9,13=6天;LS9,15=8天;LS9,17…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有些同学的注意力往往被题目中的显性条件所吸引,而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解题错误.为了帮助大家学会缜密思考,“无”中见“有”,即在显性的问题中看到隐含的条件,现对常见的几种类型作一些分析.一、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隐含条件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一个前提是a≠0,因为若a=0,方程就成为一元一次方程了.这种不言自明的条件,在解题过程中经常被同学们忽视.例1当m为何值时,方程2mx2+(8m+1)x+8m=0有两个实数根?犤分析犦在这个问题中,要判断方程是否有两个实数根,应先考虑这是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7.
初二同学在学习《二次根式》一章时,对于某些题目,若能讲究解题策略,则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现举例说明,供参考.一、联想定义,回归基础对于任何具体的数学知识来说,概念的定义带有某种“原始性”的特点,基于此,有不少题目用定义法去解非常简便.例1已知a、b为实数,且b=a2-2√+2-a2√a+2√,求1a+b的值解:由已知得a2-2≥0,2-a2≥0显然a2=2,a=±2√.由a+2√≠0,舍去a=-2√,取a=2√.代入得b=0.∴1=1=2√.∴a+b=2√=2.二、整体推进,简捷明快灵活把握题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数字”选美大赛的形式选5名同学为评委,其余同学以10人为一组。每组的10名同学各代表0—9这10个数字。分别上台夸夸自己多么美。1.先分组,再确定各人所代表的数字。2.各人写选美时的演说词,要求幽默、风趣,富于想象。然后背诵。3.初赛开始:一组组“数字”先后上台亮相,纷纷演说自己有多美。最后由评委在每一组中评出最美的两个“数字”,参加决赛。4.决赛开始:进入决赛的“数字”互相比美。最后由大家通过举手表决,评出冠军、亚军、季军。个别“数字”选美时的演说词0:嗨!大家好。我是0。我的身体圆溜溜的,…  相似文献   

19.
四年级“探索数字排列的奥秘”活动课设计唐山市曙光楼小学刘玲琴活动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数字、数、数位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善思考的习惯。活动准备:1.每人准备一套0—9数字卡。2.答题板或幻灯...  相似文献   

20.
排列与组合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对教材的层次作了分析.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没有附加条件的单纯的排列或组合题;有附加条件的单纯的排列或组合题;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题.第一种类型一般不太困难,其中重点突出加法法则的练习是有益的.第二、三两种类型学生最感困难,在教学中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1.抓关键.解决有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关键是会处理“在与不在”的问题.就是某种特殊元素在或不在某种特殊位置的问题.从这一认识出发,可分几个阶段来组织教学过程.第一步解决“在”的问题.例如:队a,b,c,d,e五个元素中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