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圆融,指的是善于灵活变通,且浑然天成,不留痕迹。笔者以为,圆融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因为,小学语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相比其他学科灵活性更大,教学也更具挑战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张彪 《福建教育》2010,(1):23-25,51
将知识分为基础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将致用与思辨对立的倾向普遍存在。张彪老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刊2009年第9期刊出了《致用与恩辨:应然的圆融》一文,主要从教学价值取向、知识的价值、实践诉求三方面说明致用与思辨应该是圆融的,偏于理论。《致用与思辨:走向实然的圆融》偏于实践.主要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致用与思辨的圆融。我们觉得如何实现致用与思辨的圆融是一个很有实践价值的话题,期待更多相关稿件。  相似文献   

3.
章阐述如何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迁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三圆融”,所谓“圆融”,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在语文教学中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的圆融,课内打好基础,课外寻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圆融;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圆融。“三圆融”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5.
忧乐圆融体现了忧患意识与乐天情怀的圆融统一,它是忧中有乐、乐中有忧,既充满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又出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能使人乐观超然的面对逆境。忧乐圆融体现了《周易》随时变通的生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艺术精神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的教学中,从学生及当地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得心应手的变通、整合、甚至自我设计,发挥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是教改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数学问题的演变特点、数学问题的类型及其教学价值、数学问题的相关要素及设计原则、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等,都是认识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如何作用于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的涵义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它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教学设计有其合理的学科地位,它以科学的原理作为支撑,以技术的程序加以规范,以艺术的灵动加以变通。教学设计把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和技术化之上,教师学习与开展教学设计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在语教学中遵循的原则是:借鉴+变通+完善=特色。借鉴,就是引进、吸引;变通,即是灵活运用;完善,就是创新,这三合在一起就等于独具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是以此作为指导思想,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力求在“学法”上和“教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进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就业导向,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是由什么决定的,学制变更后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作怎样的变通等等这些涉及课程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林清 《中学文科》2007,(9):11-12
本文就如何在保持传统的语文教学特色的同时融入专业知识,使语文学习更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同时,以职业教育语文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为例,提出了三点训练初探:一、综合联想,拓展思维;二、关注社会,灵活变通;三、学会分析,辨别筛选。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诸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同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像和长于类比。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数学教学肩负的责任。我认为在解题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严谨性、深刻性、独创性着手。  相似文献   

13.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许多教师也已经认识并注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圆融。但是,这种探索与尝试许多时候还停留于形式。如何走出重围,摆脱尴尬?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广大教师共勉。  相似文献   

14.
写作犹如医病,病变药也要变,病变药不变,则不能把病治好。写作千头万绪,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必须随着不同的题目和要求而变化。如何使学生具有这种“变通”的能力呢?我在一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变通.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适当变换使之成为一个等价的较简单的问题。解决了这个较简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原来的问题.变通往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环节。面对问题.如何变通求解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但面对问题却常常束手无策.表现为数学变通意识和变通能力欠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如何在物理解题中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学生的多维变化。迫使我们班主任老师变通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因此在教育教学上,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行为,正确引导其逆反心理,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引导得当。便一举多得,一劳永逸;反之则徒劳无益,甚至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8.
正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许多教师也已经认识并注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圆融。但是,这种探索与尝试许多时候还停留于形式。如何走出重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解决问题时不受常规、经验的束缚和影响而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变通性和灵活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20.
课标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几年来,我抓住“整体、综合”两个关键词进行研究,初步形成了“综合、无痕”的教学特色,并努力追寻语文教学的圆融之境。圆融,佛教语,原为破除偏执、圆满融通的意思。联系到语文教学,就取其“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的引申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