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悟”是语文学习的妙法。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顿悟”“了悟”“颖悟”“心悟”“意悟”“领悟”等是人们谈禅、评诗、论学时常用的词汇,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语文学习财富。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谈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人隋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宋代学者严羽曾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他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禅要悟,诗要悟,语文学习何尝不需要悟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们都是作者的心中之“意”,用笔下之“言”传达出来,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是作者的灵感在笔端的倾诉。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需要活跃的思维活动,听说读写思都离不开悟,悟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强与教学有效性低下.悟有妙悟、渐悟、顿悟之分.妙悟离不开渐悟与顿悟.取法乎上、由“识”到“悟”、由“饱参”到“活参”是实现妙悟的三种策略;言语之悟、审美之悟、文化之悟、生命之悟是妙悟的四种追求.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存在的家”。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还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因而,语文学习本质上应是学生生命的体验,是学生在一种存在论意义上去理解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呼唤“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希望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错综复杂,而班主任的工作又千头万绪,每天在一个个或喜或悲或烦的教育故事中重复着自己生命的行程。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工作尤其重要。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在工作中恰当灵活地运用一下“加减乘除”,有时工作会呈现柳暗花明之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境界之“真”不仅指“真情实感”,而是要深入到欲望的本真,在“欲望本真”的基础上,通过审美直观并且由“理念”而感发出的“势力之悟”,才是王国维境界之“真”的真正内涵,是生命之“真”,这种“势力之悟”悟的是人生最深之意义,标示着对人生要义的体认、对超验人生的自觉体验。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是学生对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手段。以读为本,以悟促读,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作品、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课堂上学生“读”得轰轰烈烈,“说”得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的“读悟”是在同一平面上滑移,根本没有读出层次,悟向纵深。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的误区随处可见。一、读悟结合的误区误区一“:急于求成”式的读悟案例:《生命桥》教学片段(学生初读后)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主要讲了老羚羊…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紫藤萝瀑布》(以下简称《紫》文)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这已被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所认同,于是这篇课文便成了在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许多老师进行教学时,总是用“贴标签”式的讲解来分析课文,用“赏花—忆花—悟花”的套路完成课堂教学,把生命教育放在最后一个“悟花”的教学环节,这样做看似合理却是经不住推敲的.“悟花”是在“赏花”与“忆花”之后吗?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来说是很重要的。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感知接受一体验理解一领悟表达”的过程。“读中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读中悟”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又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如何做到“读中悟”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少年科学》2009,(2):26-26
在战场上,及时救治伤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时间就是生命。为此,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正计划开发一套“芯片医院”。这套设备可以自动探测佩戴者的汗液、血液情况,并根据数据的变化来判断佩戴者是否受伤以及需要何种药物。随后,它就会自动“对症下药”,将设备中合适的药物注射到受伤人员体内。绝对是第一时间提供救治,没有丝毫耽搁!  相似文献   

14.
卢爱侠  戴伟 《广西教育》2012,(17):84+86-84,86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目标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首先要立足课堂,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科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应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浅悟之一:“沿着哪一条线分割?”——该浓则浓 1.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让生命的个体在“对话”中焕发活力呢?笔者曾两次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对“对话”教学深有感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春节刚过,新的学期伴随着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开学了。我们怀着对教育美好的憧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未来,在饱含希望与期待的晨曦里高扬着“争创”的旗帜、在“悟”与“奔”的道路上又迈向了全新的教育里程。  相似文献   

18.
【命题设计】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师生合作以一道可探究、内涵丰富的错题为样本,通过析错明因、悟错变法、借错创新、融错升华四个环节,阐述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融错解题”策略的教学实践过程.阐明了融错解题的教育功能:夯实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解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