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行动研究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的应用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为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行动研究方法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完成科研兴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朱文海 《考试周刊》2014,(93):137-13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由于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副科"的尴尬地位,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矛盾。怎样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突破口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注意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这就对新一轮教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运用建构主义教学与学习理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一种新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演示活动教学法,并对该模式的实践过程进行了论述,旨在探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邱琼玉 《教师》2013,(7):20-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将"校本课程"这种崭新的课程类型推到了我们面前。对广大的小学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⒈加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是教育创新的一大举措。纵观全国各地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单独设置,作为活动课和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加以实施;二是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主板块的设置加以实施;三是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穿插综合性专题加以实施。但无论哪种实施办法,都必须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具有开放性、主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挑战。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备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这不只是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宽泛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具备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学会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研究型教师需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阵地、以学校为主体,"以校为本"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基于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应运而生。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为实践需要而变  相似文献   

7.
阮臣杰 《教师》2014,(4):125-126
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开展有效校本教研的策略有:实现专家引领,分享经验智慧;确定教研主题,明确研究重点;开展教学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课多磨,追求教学精品;开展同课异构,彰显教学个性等。  相似文献   

8.
石玲 《甘肃教育》2024,(5):59-62+115
新课标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实践及合作探究能力已成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这对教师教学角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与之相适应,教师角色也要随之发生新的转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在探析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对学生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新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营造开放包容、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内涵】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改变传统作文点评教学封闭的课堂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自由写作点评实践中形成一种对自我、社会与人生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而合作学习以它全员参与和互动的显著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实现生为本的理想、高效的教学形式.而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尊重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项目课程教学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引导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素质、社会评价等一级指标来设计学生用表和专家、同行用表的评估指标内容,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心理学素养、教育研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诸多能力缺失,难以适应新课改下的基础教育教学。究其原因,是由于师范学院课程体系偏重于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育实践机会较少。因此,师范教育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实践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此教学法的特点是,由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近年来,项目教学法也被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所借鉴,用以增强学生技能,提高课堂效益。在项目教学活动中,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的依据由课本转变为项目。由于课堂中心和教学依据的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转换,这种转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围绕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特点,以学生为本,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80后教师应汲取课改中有独到见解的课改专家的丰富经验,结合课改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探讨,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实现自我的多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真实项目为依托的机械设计综合实践的教学,架构出符合高职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要求的综合实践内涵定位、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一、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式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学活动必须同时也是研究活动;复杂的教学情境,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以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受到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研训活动。如今,校本培训已被视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分阶段引导式实践教学方法,并将该方法在电路设计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从执行效果来看,作为一种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践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方案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检验和改善。  相似文献   

18.
团体咨询 借助团体中相互作用的力量,帮助个体解决问题、达到目标、实现自我成长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园本培训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下,以教师任职的幼儿因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9.
林钦 《福建教育》2008,(3):15-16
在新课改背景下,坚持以校为本。构建研训一体化平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训促研,以研代训,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推动力不是来源于岗前培训,也不是来源于在职的脱产培训,而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确立了整合教研和教师培训的思路,进行了以校为本、立足教学的实践探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教师教学形式,校本教研能够将教师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帮助教师解决了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构建研究共同体,共同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