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比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3.
奉祥明 《湖南教育》2005,(23):10-11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社会也都给予了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有的甚至背道而驰。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一、素质教育未能全面推行的原因对于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家长都有所认识,理论上也都赞同,但在实践中还是“应试教育”,出现了所谓的“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干‘应试教育’“”学校抓素质教育、家庭搞‘应试教育’“”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等现象。我认…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萃     
说的是素质教育 抓的是应试教育 邬志辉在《教育参考》 2001年第 1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采取的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要“应试”,另一方面还要“应素质教育”,即应付素质教育。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课内应试教育、课外素质教育,一般学校素质教育、重点学校应试教育,白天学校素质教育、晚上家里应试教育等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搞来搞去,人人都在高喊素质教育,可人人都自觉和不自觉地践行着应试教育。在我看来,把所…  相似文献   

5.
单从我们的教育来说,把“好经”“歪念”的先例实在太多。譬如,“减负”,可是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好经”,我们总有人用“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苦学故事来消解你。再如,“素质教育”,那可是针对“应试教育”甚嚣尘上而倡导的“好经”,可有些地区和学校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或发难指责,公然抵制,“抓素质教育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吗?”“就是要理直气壮搞应试教育”……时至今日,在某些地方“素质教育”遭遇尴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近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教育要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作者指出,当前许多学校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影响总考成绩,于是“上面讲素质教育,下面搞应试教育”,或者干脆说“素质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真姝 《甘肃教育》2001,(10):13-13
实施素质教育业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就目前看,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所谓“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课内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反映。其实,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果只关心课外活动而忽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将无从谈起。而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上,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现今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师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认知需要;重视现成结论的机械性记忆和重复性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体…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什么叫“应试教育”?什么叫“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关系?素质教育是否全面否定“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否取消考试?下面谈一点看法。“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基本上处于“新课—习题”,“传授—接受”的漩涡之中。“加班加点”,“满堂灌”,“题海战术”,“黑板上做实验”,“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十分严重。僵化的、脱离实际的、整体教学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厌学现象严重,两极分化加剧,教…  相似文献   

9.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三、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实践的发展近几年很多人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有关的教育法规,观念上有深化有提高,大家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是一个一般的现象问题。毛主席说:看问题要看事物的本质。有的人天真地认为,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最好办法是取消考试。这只是从现象上看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不是要不要考试这种做法的问题。“应试教育”这种现象,其根源在于教育思想。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的看法和回答。这两个问题是: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1.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2.
一、实践目的和可行性研究 1、现实弊端很多人认为,只要高考这一指挥棒不变,我们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更有甚者,课改区实验学校准备两套教材、两份课程表……不要说素质教育,就是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都很难。在此面前,学生最好的应对是老实、安静的让老师“填鸭”。面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探索新路,寻找既能解决弊端而又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县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人们达成这一共识,多是源自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教育。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最清楚。为什么在国家明令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下,学校还要搞"应试教育"?近来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使这个问题昭然若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针对“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提出的一个教育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倡导,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教学的研究和课堂的实践上出现了许多理论与做法,为实施素质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必须看到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搞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等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但素质教育不能废除考试制度。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目前,以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以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为前提,因此,弄清“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源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克服“应试教育”的偏向,实施素质教育已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成人教育,在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方面是否也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些探讨呢?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谈点看法。一、高师成人教育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要性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从范围上看,它是面向全体国民,而不是少数人;从时间上看,它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具有终身性。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使它不仅仅局限在基础教育,普通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教育界流传的这样一句话:小学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到了初中再“掐着学生的脖子”搞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8.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亟待纠正。误区之一: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特长,所以搞一些课外活动或培养一些有专长的学生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以前搞“应试教育”,一切围绕升学率,学生学习时间长、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多搞课外活动,多办特长班,这样,学生的素质就提高了。孰不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主要通…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素质教育之本□徐治平许择选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近两年在落实“两全”,纠正“片追”,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上加大了力度,但从社会效果上看,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做到标本兼...  相似文献   

20.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考试与应试》,为什么要在考试与应试的前面加上“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这个定语?因为素质教育往往被当作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或反义词,但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来,不要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因为搞素质教育也有考试和应试,有好的应试教育也有坏的应试教育。尤其最近有很多人谈起应付考试的问题,所以考试和应试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