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2.
许杰 《收藏界》2010,(3):83-83
“泰和重宝”为金章宋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之当十大钱。此种钱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钱文“秦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金代书法大家党怀英亲笔所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3.
程正航 《收藏》2001,(8):57-57
金章宗(1189~1208年在位)时铸的折十篆书泰和重宝钱有初铸和后铸之区别。初铸品传世甚少,后铸品俘世稍多。两者虽字义相同,世其在泉界中的地位及影响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傅绍庆 《收藏界》2010,(12):86-87
在古钱币版别的常用术语中,"叠文"又称之为"摇头"。作为古钱币版别的一种,偶见披露于媒体及泉谱的有汉代"五铢"、北宋"崇宁"大钱等,而又以"崇宁通宝"最为泉友熟知。1999年版《北宋钱币》、2002年版《崇宁通宝分类图谱》、2006年版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大集》乙卷等专业泉谱上都刊载了"崇宁通宝”叠文折十钱。  相似文献   

5.
黄明东 《收藏界》2011,(3):75-75
清代咸丰皇帝执政的时间很短,但因生不逢时,连年发生战乱和灾荒,铸了许多虚值大钱,其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达到了历史之最。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试样大钱是成套的,其中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和当百  相似文献   

6.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2):79-80
朝鲜半岛在古代有东国之称,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朝鲜的古钱币也是外圆内方的汉文钱。早在高丽成宗十五年(公元995年),即我国北宋太宗至道年间,朝鲜就仿照唐"乾元重宝"钱铸造了"乾元重宝"背加"东国"二字的铁钱,两年后,高丽穆宗又铸"乾元重宝"背"东国"铜钱,到了高丽肃宗年间(公元1095-1104年)又陆续铸造了海东、东国、三韩诸钱,但这些钱币传世均较少,其中又以小平钱为主,"东国通宝"偶见折二钱,未见有更大的铸钱。  相似文献   

7.
王泰初 《收藏界》2013,(10):73-76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上林负责铸造钱币的"钟官"、"技巧"、"六厩"三官,史称"上林三宫",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铸"五铢"钱,至汉平帝元始年终,在123年里共铸造"280亿万"(数据出自《汉书》)枚"五铢"钱。根据现有在西安西汉上林铸钱遗址发现的西汉"五铢"钱范资料,  相似文献   

8.
刘连茂 《收藏界》2011,(11):82-83
“承安宋货”是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十二月铸造颁行的中国钱币史上最早的银质纪值货币,在中国银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据《金史·食货志》载:承安二年十二月,尚书省议,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需,皆以银钞相兼.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值酉搬,民间或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矗货”,一两草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鼓,公私问见钱用,  相似文献   

9.
本期看点     
董大勇 《收藏界》2011,(6):74-74
本期所刊之金代"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银质钱、五代"开元通宝"背"闽"巨月银质钱,均为旧钱谱未见之物,也是藏家有心,对这两枚钱材质做了专门检测,否则,视之为白铜钱,则价值相差甚远矣。  相似文献   

10.
贾志义 《收藏界》2010,(2):79-79
《金史·食贷志》载,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于代州立监、铸钱,文曰“大定通宝”。此钱背有“申”字、“酉”字,又有宽缘、折二、铁钱等品种。  相似文献   

11.
吉林王永兴先生提供的几枚"泰和重宝"颇值得把玩。其中图1"泰和重宝",王君曾携来西安,上手后感觉很舒服,钱文字清晰、笔划毫无粘连含糊之处,正背面钱肉部分光洁平整,定为母钱,当无疑义。  相似文献   

12.
乾元重宝钱     
正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铸造的乾元重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加"重宝"为钱文的铜铸币。该钱是由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品种有乾元重宝当十钱和乾元重宝背重轮大钱以及后期减重为小平钱三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是乾元年间铸行,所以民间俗称"乾元钱"。乾元重宝钱的版别很多,除钱文书写变化外,主要分狭缘、阔缘,并有光背及背星纹、月纹、祥云、瑞雀、同心结等,有些则因存世稀少,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13.
黄明东 《收藏界》2011,(4):70-70
"泰和通宝",金代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至金末元初官方仍有铸造。据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所录,在"泰和通宝"中折二、折三多为元代初期所铸。当然,由于都是官铸,而且铸量很少,即使是元代铸币也很珍贵。  相似文献   

14.
古币二则     
刘盛全 《收藏界》2010,(6):98-99
"同治重宝"背"二户"钱币赏析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小平称通宝,背满文纪局,大钱称重宝,背纪局,纪值,材质黄铜、红铜。笔者今所介绍的为"同治重宝"背"二户"币(如图)。  相似文献   

15.
“乾元重宝”为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始铸之虚值钱,以一当十,亦称乾元当十钱,与“开元通宝”参用。钱文为隶书,直读,第一字为鱼钩乾,如“轧”,钱径为26~30毫米。第二年(759年)又铸“乾元重宝”小钱及当五十的重轮大钱(径35毫米),与  相似文献   

16.
傅绍庆 《收藏界》2012,(5):78-78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1-1106年)所铸“崇宁重社”折十大钱,据《玉海》卷180载,铸量高达15亿枚以上。如此巨量的“崇宁重宝”到底有多少种版别?正如《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一书作者陈策生先生所言:“至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7.
赵清山 《收藏界》2010,(2):84-85
“承安宝货”是金朝的第七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于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铸造颁行的。《金史·食货志》载:“(承安二年)十二月,尚书省议,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需,皆以银钞相兼,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枚“乾隆通宝”折十型开炉大钱(见图),系户部宝泉局所铸造。“乾隆通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铸造的制钱。包括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在内,全国共有22个局开铸。制式以小平钱为主,无折二、折五等品种,其钱体大小厚薄不一,文字笔画位置多变,是清代小平钱中版式最繁者,超过了北宋各钱。  相似文献   

19.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铸行"政和通宝"及"政和重宝"钱。通宝分小平、折二等铜铁两类,铁钱还见折三大钱。重宝为折二铁钱,铜品为铁母。笔者珍藏着"政和通宝"折二铁母及"政和重宝"铁母钱各一枚。借贵刊一角发表出来与泉界朋友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20.
陈瑞海 《收藏界》2010,(11):84-85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钱币,绝不仅限于少数钱家们著录的图谱所载之物,还有相当部分被遗漏,或可能永远不被人们所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新发现的币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这枚"金国通宝"钱就是其中一例。以前曾见到有"好事者"在网上把"金国通宝"列于"六辅元宝"和"天辅重宝"之前,与"收国通宝"、"收国重宝"并列,虽没有给出该钱图拓和实物图录,但实际情况表明,他是有道理的。笔者所持的这枚"金国通宝"银质大钱及其他相关钱币,皆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