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应试教育时期,学困生经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认为,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  相似文献   

2.
和晓峰 《考试周刊》2011,(36):219-219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要理解他们。学困生经常得不到表扬奖励,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  相似文献   

3.
帮助学困生学习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困生学习,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造学习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学困生往往都有想学好的愿望,只是由于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帮助和督促,学习障碍积重难返,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环节,从解决情感问题人手,关爱他们,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鼓励学困生及时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跟上学习进度,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自从素质教育开始实施以来,具有学习障碍的学习者被统一定义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师们的关注和理解。这表明了教学思想的发展,也显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多层次区分。近年来关于如何改变学困生的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某个领域的“领导者”,班主任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困生是否可以被转化,班主任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学困生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快乐。因此,关爱学困生和改变学困生成为小学班主任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其实是班级上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呵护,最需要教师尊重和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正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主要从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机会;持之以恒,抓好成果巩固几个方面阐述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方法,相信一定可以使"朽木"变得可"雕"。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学困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是一个长久的课题。我认为应该抓住四个"点"。一、寻找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学困生考试有过度焦虑的心理,说明他们也想考出好成绩。此时,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理解,更渴望帮助。教师应把握这种心态,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譬如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我们以前称为"差生",不管如何称呼,我觉得都不应歧视他们。他们只是暂时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正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我们应该理解,尊重,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张平 《辅导员》2012,(Z2):114-115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学习上的困难生,习惯称为"学困生"。根据成功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大量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师要因材施教,分析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五优先"的做法:一、座位优先具体方法:把学困生安排在老师最能关心的位置上,并且与优生同位。益处一:老师可以及时捕捉学困生的听课表情。对于开小差的学生,老师可及时暗示提醒;对于理解  相似文献   

9.
万玉 《学子》2014,(8):55
正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长期相对落后,往往被老师忽视,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从而导致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不愿与学科老师亲近。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同学的理解和关心。要想让这一部分学困生学好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57):103-104
尽管小学整体的英语教学难度不高,但依旧会出现"学困生",且此类现象在中高年级阶段更加明显。为保证各班级英语教学的顺利推进,相关教师应优先探寻"学困生"的成因,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转化策略,帮助此类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文章首先简单叙述了"学困生"的概念及特征,其次分析了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列举了几项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苗苗 《成才之路》2013,(15):28-28
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相比,学困生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关爱,也需要社会的关爱。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还有不少的残疾或者智障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信心和包容。作为职高班主任老师,如何让这些学困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进而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氛围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习成绩长期相对落后,往往被老师忽视,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导致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而不愿与学科老师亲近。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同学的理解和关心。作为一位英语老师,要想让这一部分学困生学好英语,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爱心和殷切期望,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此外,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差别,对“学困生”教师应从真心关爱、理解尊重、班级教育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好“学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给学困生一颗"热心"以爱心作为教育出发点,学困生的心理更敏感、更脆弱,更需要别人的关爱。有些老师常常忽略被贴上"差生"标签学生的感受,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反应迟钝、缺乏自尊。尽管老师平时很少直接表露这种看法,但稍不留神,内心的这种想法就溢于言表了。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件平常的小事,都会使学困生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正由于感受到了老师有意无意的"不喜欢",学生自己也容易给自己贴上"老师不喜欢我"的标签,就会感到自己可能确实愚笨,确实无药可救,从而变得消极、自卑,破罐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数目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他们在关爱中获得积极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所谓"学困生"对老师的理解的误区,通过教师的反省和实际的工作,老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式,有技巧地向学生付出爱。  相似文献   

17.
唐丽 《四川教育》2012,(5):34-35
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更考验老师的智慧。我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主要从三个"新"入手。一、新入学,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就好像一张张洁白的宣纸,每个孩子都对自己充满希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在人们看来就是"厌烦""可恶""无奈"和"同情"的代名词。现代教育中,如何转变和减少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唯有备课时心系学困生、教学时关注学困生、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家访时尊重学困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重新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19.
张朝晖 《林区教学》2013,(3):101-102
要使学困生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教师就必须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激发学生原动力,唤起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困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用科技手段破解教学疑点;想方设法帮助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促进学困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让学困生在物理课中"动"起来,快乐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20.
陈春华 《考试周刊》2024,(15):109-112
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特定学科或领域中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存在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持有关爱和支持的心态,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支持措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文章便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即从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出发,聚焦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一群体,详细阐述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目标在于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帮助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爱上数学学科学习,且能在持续的努力中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