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设一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形象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教学的艺术就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对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强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1 以“设疑法”创设习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攻克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用“设疑法”来创设习题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疑法”的关键是教师要恰当地点破学生的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学生思维的情境.例如在学完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后讨论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不少文章都提到 ,教师设疑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对教师设疑的做法表示疑问 :教师设疑的这一行为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把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到什么层次上来 ?通常理解的教师设疑是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根据教材的知识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我认为 ,从本质上看 ,教师设疑的行为仍然是在“授之以鱼” ,而非“授之以渔”。它在一定程度上从一开始就损害了学生“渔”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 ,单一的教材使得学生的视野变…  相似文献   

5.
李晾 《考试周刊》2010,(56):71-72
所谓设疑.就是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编制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编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地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挑战性。“巧妙设疑,诱导想像”,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像。巧妙设疑,诱导想像,可跨越时空,浓缩距离,将文本“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想像,产生如临其…  相似文献   

7.
《宁夏教育》2005,(6):71-72
设疑——诱学生“尽心”进入创造情境。学习“有疑”,这就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能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创设具体、生动的创造情境,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积极状态下带着“疑问”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情境中去,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学则须疑,疑能引思。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积极地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的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设疑,诱导想象”,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象。巧妙设疑,诱导想象,可跨越时空,缩短距离,将文本“还原”到…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课堂中能巧妙地设疑、显疑、激疑、释疑,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一、复习旧知──设疑“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将“疑”设在新;日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例题能顺利地进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课始就问:“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如果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该挑哪些小棒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老师抓住旧知,找出例题的生长点,为例题的教学铺路架桥。二、尝试练习──显疑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1.
赵静 《考试周刊》2009,(31):224-224
本文认为,针对“两课”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采取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交互设疑式教学法,讨论、辩论法等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点拨启迪学生思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点拨得法,则能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一、运用推进式设疑点拨法,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设疑、逐渐推进的点拨方法。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学习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时,教师可先设疑: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没力量”。那么人体是怎样将“钢”变成“…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柴力军启发诱导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成功地运用这一教学原则的关键往往在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精心设计的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  相似文献   

14.
张小娇 《师道》2014,(5):25-26
悬念设疑在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疑”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无法预知结果但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情形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一、设疑激趣,诱发学生的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如“有余数的除法”新课引入时,我设计了一个“在哪一个手指”的游戏。即伸出左手,边从姆指数到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应该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场所,教师要不断设置疑问,创设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阐明了“疑”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设疑之于教学,就如清泉之于小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教学中的设疑技巧。一、设疑于无疑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以“疑”为主线,特别是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教学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教师要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介绍“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知识时,学生通过阅读“袁隆平和杂交水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划分为“设疑、解疑、构建、扩散”四步。这四步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和网络化。 1.设疑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导入新课。可采用求异思维导入法和讲故事设疑导入法。  相似文献   

18.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贵有疑,所谓设疑,就是课堂提问。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并期待学生答问。课堂提问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恩源于疑。朱熹也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语文课堂中运用设疑教学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设疑不当。“导”而无法,亦往往流于形式,误人费时。因此,如何巧妙设疑,让语文课堂柳暗花明是很有必要探讨一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