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我院腰腿痛门诊自一九八二年十月至一九八三年三月,试用“祛淤痛注射液”,对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治疗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32岁。职业:工人35例,运动员14例,干部7例,科教人员8例,学生4例,农民2例,家务2例。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4年,平均65.7天.损伤部位:腰臂部37例(51.4%),踝足部23例  相似文献   

2.
距腓前韧带损伤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中最常见的损伤。笔者采用推拿方法治疗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4例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干部16例,运动员4例,工人3例,驾驶员1例。24例均系急性损伤所致,其中损伤当天就诊者8例。第二天就诊者11例,第三天后就诊者5例。治疗次数最少4次,最多12次,平均治疗7次。二、临床表现外踝前下方疼痛者24例;跛行,足跟不能着地者15例;不能行走9例;伤处肿胀者19例;皮下瘀血1×2cm者7例;2×3cm  相似文献   

3.
急性腰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它所承受的负荷最大,人体的压力及外来的暴力都集中于腰骶部、骶髂关节和两侧骶棘肌上。这样,使周围的软组织、腰肌及腰椎棘上韧带纤维组织撕裂、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刺激了肌肉,产生肌痉挛,使腰部不敢活动。症状为伤部局部压痛、痛点固定。临床多认为伤气又伤血,呈气滞血凝型。几年来,我们试用点穴按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效率达93%,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为18到56岁。病程最短者是伤后1  相似文献   

4.
巨刺一次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捩伤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8年,采用巨刺一次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捩伤1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28例,均系广西体工大队运动员。其中重竞技中队120例,其它项目8例;男性患者103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25岁,最小14岁;受伤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3天;左踝96例,右踝32例。本组病例均经临床检查或摄X光片排除韧带完全断裂及骨折损伤者。2治疗方法(1)取穴原则: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均取阿是穴在健踝的对应穴。个数:1-4个不等,视压痛范围而定。压痛面狭少取,压痛面宽多取。(2)针刺穴位消毒常规消毒(碘酊、酒精),操…  相似文献   

5.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髂腰肌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髂腰肌的主要作用 髂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它由腰大肌和髂肌两部分组成。它的起点是腰大肌在第12胸椎体和上4个腰椎体,髂肌起于髂窝。两肌在髂窝处合成一腱,止于股骨小转子。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和外旋;由于它处于人体的总重心处,又是较大的肌群,起到了稳定身体重心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外体育专家通过对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阶段功率研究认为,摆动阶段髋关节肌群是主要的发力肌群,而髂腰肌正是该肌群中的核心,对提高步频和步幅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介绍了手法、快针、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有效性,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方法:临床60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1~2天,将特定的手法,快针直刺哈是穴,治疗1~2次。结果:治愈率100%。结论:这种治疗是我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效果确切,可靠、安全方便,立见功效。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运动竞赛及训练中,运动员常常由于训练不当和技术不正确而发生急性腰肌扭伤,如采取如下简易的推拿疗法即可帮助治疗。首先,腰肌扭伤后必须立即用冰水(冷水亦可)浸透毛巾冷敷损伤部位,冷敷5~10分钟,以后隔3~4小时冷敷一次.禁忌损伤后马上热敷和按揉。24小时后用以下手  相似文献   

8.
仰卧起坐是一种简单、常用的身体练习手段。它的运动形式是躯体的屈体运动,其练习的意义主要在于发展腹直肌、髂腰肌和骨盆底肌以及腹内、外斜肌等的力量。仰卧起坐对肌肉影响最大的是髂腰肌和腹直肌。但是仰卧起坐应在屈腿条件下完成,因此,预先的屈腿,迫使髂腰肌先行缩短,这样  相似文献   

9.
帆船运动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队和山东队的25名帆船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调查,其中男16名,女9名;平均年龄22岁;专业训练年限平均4.36年,运动寿命平均5.80年;国际健将3名,健将2名,一级7名。被调查的25人中,伤18人,患病率为72%,男13名,占81.25%,女5名,占55.56%;其中慢性损伤22人次,占61.11%,急转慢性损伤7人次,占19.44%,急性损伤7人次,占19.44%。腰骶棘肌的慢性损伤居首位,患病率为44%,第2位是髌腱腱围炎,患病率为20%,第3位是胸腰椎压缩骨折,患病率为8%,其次是腰骶关节慢性损伤等11种,患病  相似文献   

10.
张可  刘琳 《中华武术》2010,(9):39-40
短跑的成绩决定于它的步长和步频。在近侧支撑情况下,髂腰肌的收缩,使大腿快速前摆和高抬,不但对步频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提高步幅亦有重要的作用;在远侧支撑的情况下,髂腰肌的收缩使人体的躯干和骨盆快速前移,使身体的重心前移,增大了支撑腿对地面压力的反作用力向前的分力,从而提高了短跑的专项成绩。在我国田径史上以马家军为例,王军霞的腹部回旋肌群明显强于她的师弟师妹们,这表明王军霞在跑步中已经运用了髂腰肌群,所以她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大腿负荷,从而使她跑得更轻松。由此可见,髂腰肌对短跑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必须对髂腰肌进行必要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腰部肌肉损伤是劳动人民和运动员的一种常见病,患者自感痛苦,临床又无特效疗法。笔者就临床对急慢性腰部肌肉损伤采用电兴奋疗法进行观察,现将临床观察52例腰肌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改善。无效:经一个疗程(10次)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二、治疗效果从近期疗效看,52例腰部肌肉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为71.1%,有效率为92.3%,无效4例。其中急性腰部肌肉损伤40例,治愈35例,治愈率为87.5%。治疗次数最多10次,最少3次,平均6.7次。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72年以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损伤半月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记载的11例予以报告,并对损伤半月板愈合机制作初步探讨。临床资料: 损伤半月板11例中8例为运动员,其中7例系体院学生,1侧为部队业余运动员;3例为非运动员(均系干部)。年令最大的63岁,最小的16岁;11例中女6例,男5例;损伤项  相似文献   

13.
凌青山  钟文武 《体育科学》2002,22(2):134-135
湖南师大医院于1995年~2000年间,按中医理论辨证分期功能推拿治疗患者16例,并与常规治疗组6例对照。治疗方法:1急性期(伤后1~3天)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仅进行踝及趾关节活动。2损伤前期(3天~1周)用轻手法推拿,每日1次。循经推穴:取环跳、风市、血海、委中、足三里、承山等穴,以轻及中度力量进行穴位按摩;揉摩轻按大腿肌群  相似文献   

14.
<正>在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往往忽略了对髂腰肌的认知与训练,认为能否跑得快,大腿能否抬得高,能否高效地送髋,主要取决于股四头肌的力量,而使髂腰肌长期处于一种较弱的状态。在此,笔者简单阐述髂腰肌在短跑训练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剌疗法对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软组织损伤较之其他疗法具有简、便、效,无副作用的特点,笔者在经络穴位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年限:1980~1990年年龄:8岁~45岁病程:2天~一年疗程:1次~30次田径队87例、手球队56例、武术队16例、技巧队15例、羽毛球队12例、乒乓球队6例、举重队8例、水球队5例、足球队36例、排球队13例、篮球队8例、外省队38例。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髂腰肌在人体中所处位置、肌纤维走向、起止点位置关系等,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适宜方法获得在体运动过程中该肌工作可信的定量数据。结合下肢肌肉附着点三维坐标的研究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根据髋关节解剖位和运动全程幅度中肌长度、力臂的变化规律,对髂腰肌的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对下肢机械轴即髋膝关节中心连线作用而言,在解剖基准位,髂腰肌对髋关节有旋内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两年来,我们在门诊中应用电兴奋疗法,收治了65例股四头肌损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文65例系专项运动员,男12例,女53例。年龄15~25岁。伤程10天至1小时内,属单纯性肌肉牵扯性拉伤。治疗方法采用69—8型直流感应点送治疗机。治疗方法:1·点状电极刺激法:将双电极分别置于伤处两端,通电3—4次。后将电极移置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仰卧起坐的工作原理根据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时,从双手十指交叉贴于脑后,仰卧平躺大腿内收并下肢固定准备,到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后再还原至仰卧平躺的准备姿势时,整个过程由躯干屈曲至身体坐起后双肘触膝后还原平躺,身体骨骼肌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涉及到两个部分,分别是腹部核心肌群—腹肌和屈髋肌群。腹肌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屈髋肌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腹直肌的作用主要是使身体躯干胸腰椎前屈,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负责躯干侧屈与转体,腹横肌主要是维持和保护躯干的稳定性。当下肢固定时,髂腰肌是负责拉动躯干脊柱和骨盆前屈,另外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主要是起到屈髋带动骨盆前屈,保证仰卧起坐完整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43例踝关节扭伤,其中轻伤11人,踝部肿胀不明显,在用力时疼痛加剧,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经2-4天基本痊愈,能参加一般训练。中度损伤19人,踝部肿胀明显,不能单足着地,跛行,须他人扶持,经治疗2-4天基本痊愈2人,5-8天14人,8-15天3人。损伤重的13人,踝部肿胀明显,不能步行,不能触摩,疼痛剧烈,须他人背着或抬着就诊。经治10-20天基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大鼠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腓肠肌钝挫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即刻组、针刺治疗组、自然愈合组。针刺治疗组采用阿是穴针刺疗法,自然愈合组不治疗。结果:针刺治疗组肌卫星细胞核数在大鼠伤后第2天时达高峰,而自然愈合组在伤后第4天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在损伤后第1天、第2天、第4天,针刺治疗组大鼠肌卫星细胞核数目均比自然愈合组多,且在损伤后第2天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后,针刺能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促使活跃期提前出现,促进肌肉再生,加速损伤愈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