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工作者应该有想象力,新闻事实中的想象成分应该杜绝。我不同意新闻作品中写进想象成分,却又认为不妨有“泛指”的想象成分。看起来,这是一个矛盾,但矛盾是客观存在,不是我臆想出来的。从缩小这个矛盾出发,是不是可以把新闻作品分为“特指”和“泛指”两个部分。实际上,大部分新闻报道都只有“特指”,并无“泛指”。但是,有一些新闻样式,特别是通讯、特写,除了叙述外,还需要描写,需要提供有关的环境、背景、因果关系等材料,这些东西,无论记者如何努力,都是很难全部找到证据的,那就不妨有若干想象成分。这就是“泛指”。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好稿。好稿泛指稿件当中的精品,特指各级各类获奖作品。在我20年新闻从业生涯中,先后有几十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全省等节目评选中获奖。一篇作品成功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都离不开精心写作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3.
想象只能作为思维方式用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而不能出现在新闻作品里。强调以事实为基础,不能虚构的态度,我是很赞赏的。但对那些找不到证据的,“那就不妨有若干想象成分”之说,则有异议。既然找不到证据,还要去想象,可以想见,那就只能是推理、臆断,这与虚构还有什么区别?事物是具体的、实在的,大凡事物,总是有其显  相似文献   

4.
完全离开事实基础去想象固然不对,“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想象也不对。因为,想象出来的东西,毕竟不等于实在的东西,而新闻是必须如实反映,其中包括对“背景和因果关系”的记叙。我们还是应当“杜绝新闻事实中想象成分”,而不论这一“想象成分”是“泛指”的,还是“实指”的。  相似文献   

5.
完全离开事实基础去想象固然不对,“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想象也不对。因为,想象出来的东西,毕竟不等于实在的东西,而新闻是必须如实反映,其中包括对“背景和因果关系”的记叙。我们还是应当“杜绝新闻事实中的想象成分”,而不论这一“想象成分”是“泛指”的,还是“实指”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想象力,新闻工作需要想象,但新闻作品不能有想象的成分。记者对得来的材料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消化,但这是表现在对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材料的取舍、着重点的选择上。既然要“准确地再现”事实真相,就应忠于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将零星的材料合理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原本就存在的,新闻作品只是将其再现,而不是想象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想象力,新闻工作需要想象,但新闻作品不能有想象的成分。记者对得来的材料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消化,但这是表现在对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材料的取舍、着重点的选择上。既然要“准确地再现”事实真相,就应忠于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将零星的材料合理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原本就存在的,新闻作品只是将其再现,而不是想象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讨论新闻与想象的关系,应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来分析、观察作品中有没有想象的成分,是否物化了想象,再分析,观察这种想象的存在特征。我们大家都熟悉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消息,其中写道:“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毛泽东同志运用这段描写,体现了解放军渡江的英勇场面。作为新闻作者,大军渡江时,毛泽东同志身处北京,应该说,他是根据战况报告加上想象而再  相似文献   

9.
讨论新闻与想象的关系,应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来分析、观察作品中有没有想象的成分,是否物化了想象,再分析、观察这种想象的存在特征。我们大家都熟悉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消息,其中写道:“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相似文献   

10.
想象只能作为思维方式用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而不能出现在新闻作品里。强调以事实为基础,不能虚构的态度,我是很赞赏的。但对那些找不到证据的,“那就不妨有若干想象成分”之说,则有异议。既然找不到证据,还要去想象,可以想见,那就只能是推理,臆断,这与虚构还有什么区别!事物是具体的、实在的,大凡事物,总是有其显现。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以事实为根据的好。哪怕是很小一点,也不该掺假,不可“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而这种根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找到的。即使有些特殊现象,确难找到直接的证据,那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与想象”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新闻中想象的运用与限制”的命题。这个命题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新闻采写中既离不开想象,又需要加以限制,这种思维方式应以共自身的逻辑存在,而不是靠“限制”原则的外在的提醒。我的命题是:“想象——印证”是贯穿新闻采写活动始终的、两个既不相同又紧密相连的、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或思维方式。这两个矛盾又统一的心理过程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呈现出规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与想象”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新闻中想象的运用与限制”的命题。这个命题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新闻采写中既离不开想象,又需要加以限制,这种思维方式应以其自身的逻辑存在,而不是靠“限制”原则的外在的提醒。我的命题是:“想象——印证”是贯穿新闻采写活动始终的、两个既不相同又紧密相连的、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或思维方式。这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心理过程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呈现出规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我也赞成,任何“合理想象”,或者缩小、或者夸大,移花接木,胡编乱造,都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都会损害新闻的价值。但是,我们能否说,凡是真实的新闻,都具有新闻价值,或者都能起到它的社会效应呢?不一定。所以,我又不完全赞成“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因为它在表述上不完整、不准确。何以见得?不妨举一个例子。最近,在一家全国颇有影响的法制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刘市长治赖人》的通讯,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的市长清正廉洁,敢于碰硬,依法整治一批无事生非、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的无赖之徒的事迹。这本是一篇好通讯,但就在这篇好通讯的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1987年底,山西省  相似文献   

14.
王琦 《新闻传播》2006,(4):54-54,56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准确及时,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既然新闻是客观的真实,那么新闻播音是否也应是客观地播报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呢?新闻播音到底是不是纯客观的,又能不能是纯客观的?带着这一问题,在实践中加以分析研究,笔者明确了这方面的一些认识:新闻播音应该有“情”,而且必须有“情”。没有“情”就无法表现出爱憎、表现是非,新闻播音也就失去了宣传的意义。(注:本文所说的“新闻”特指消息体裁,“新闻播音”特指新闻播报。)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我在参加江苏省第二期新闻高级人才培训班时,财有人谈及当今记者存在着“浮躁”的现象,也颇有同感。这里,不妨试着来给这“浮躁症”号个脉。 症状 浮躁从词义上解释是轻浮急躁,也往往泛指人们思想和工作作风的不踏实。应当说这是目前的一种社会综合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民族地区的报纸办出民族特色,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民族新闻?依己愚见,民族新闻是对一定民族区域里具有一定报道价值的事物和情况的反映。民族地区的报纸的民族特色就是依赖于所辖区域的个性和风格而体现在报面上的独有色彩。民族新闻的特点应该是“不离山”,“不离寨”,“不离谱”。不离山不离山是指新闻在读者心理上与地理上的接近性。要突出民族特色,首先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大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山区,这就是民族地区报纸区别于其它地区报纸的一大特点。因此,报上所登的新闻,应该有一定的山味,有山的特色。怎样才算有山的特色?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剖析两则新闻作品。1986年,全国地膜包谷经验交流会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我报发了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要注意文彩”的呼声持续了多年,而迄今在我们的新闻作品中干瘪的八股文字还是处处可见,问题究竟在哪里呢?记得老作家丁玲说过:“艺术也需要一点点远视。要有点虚,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虚中才有想象,意境,韵味。”新闻作品虽然不同于文艺创作,但是,新闻作品也同样需要文彩,可读性。有些新闻,可读性差,恐怕就在于写得“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的缘故。我这样说,不是提倡新闻可以虚假,不要真实,而是指新闻也要  相似文献   

18.
何谓“观察性报道”?我的理解,即是记者,通讯员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或比较重大的新闻事实,采用目击并如实记录的方式而写成的报道。如这一解释能成立的话,那么,不妨将新闻作品中凡突出了“我”的,如访问记、目击记、采访札记、人物专访、游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需要 不需要环境描写?目 前新闻学术界对这 个问题很少论及,不 少新闻写作教材对 此也只字不提。显 然,这与人们习惯上 将新闻作品称为“快 餐文化”有关。一些 人认为,环境描写是 文学创作的手段,不 是新闻写作的方法。 既然新闻作品是“快 餐文化”,就不必要 注重环境描写,只求 简单明了,将5个 “W”交待清楚就行 了。我觉得,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 其实,新闻报道 并不拒绝环境描写, 中外许多好的新闻 作品都有环境描写。 试举《东方风来满眼春》中的几段文字为例: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这是深圳人民的…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军事记者阎吾,以擅长“情景新闻”而饮誉新闻界。他写的《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和《战后谅山》就是两篇最著名的“情景新闻”。所谓“情景新闻”,就是指那种能够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报道,它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新闻特写、新闻速描或曰现场报道、目击式新闻、视觉新闻等作品的赞誉。阎吾同志每逢大战,便有这样的传世作品产生,因此,又常常被人们称誉为“情景记者”。这里刊载的阎吾同志的这两篇作品,我曾阅读过多次。可以说,每次阅读都受到深刻的教益。这教益有作品本身的,也有作品之外的。作品本身,它让我理解、掌握一篇现场情景新闻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