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雯雯不会     
“看《天线宝宝》,看《天线宝宝》,我要看《天线宝宝》。”我一回到家里,女儿雯雯就缠闹上来。“你自己去开嘛。”“雯雯不会。”“你以前不是会吗,怎么今天就不会了?去开吧,你会的,雯雯会的。”磨蹭了一会儿,女儿终于自己去开影碟机,放进《天线宝宝》的VCD影碟,开了音箱、电视机,美滋滋地看起来。看样子,女儿不是在撒娇。这就奇怪了,以前要看  相似文献   

2.
头发的故事     
杨岷 《早期教育》2001,(8):15-15
雯雯今年5岁,梳着一根乌黑的小马尾辫,在一所国际幼儿园读小班。雯雯的同学有来自韩国、日本和美国的,雯雯很愿意与他们交往。她尤其喜欢凯瑟林,特别喜欢凯瑟琳的一头金发,她总跟妈妈说,希望自己的头发也变成金黄色。雯雯妈妈了解了女儿的想法后,没有直接加以否定,她要女儿能明白黑头发也是非常漂亮、迷人的,要女儿能够为自己的黑头发而骄傲。有一次,雯雯对妈妈说:“妈妈,我用彩色笔把头发涂黄吧?”妈妈耐心地解释说:“可是你是中国人呀,你的黑头发不是很漂亮吗?”“你看睡美人、灰姑娘、美人鱼的头发都是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3.
如花童心     
(一) 偶然发现女儿的抽屉里有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很诧异,女儿还在读幼儿园,谁会给她买这样的笔啊?忍不住问她笔是哪儿来的,女儿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买的,不是,爸爸买的。”我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声音也大了,“到底哪里来的!”女儿哇地哭了,“是不是你在老师办公室里拿的!”我气得嘴唇都发抖了,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女儿这么不懂事。“不是的,呜呜……是隔壁的雯雯姐姐跟我换的。我画了一张太阳公公的画,她要,我不给她,她就用钢笔跟我换了。”我将信将疑,怎么长她好几岁的雯雯会用这么好的钢笔换女儿稚嫩的画呢? 我决定去问雯雯,雯雯承…  相似文献   

4.
周末,我带5岁的女儿到朋友家玩。一进门,女儿就大声地向朋友问好,还没等朋友说什么,她已转向站在旁边的朋友的女儿了:“你是雯雯姐姐吗?我叫王慧雨。我给你带来了礼物,咱俩一起玩好吗?”说着,抱起买来的玩具,反客为主地拉着雯雯到另一个房间玩去了。  相似文献   

5.
周末,我带5岁的女儿到朋友家玩。一进门,女儿就大声地向朋友问好,还没等朋友说什么,她已转向站在旁边的朋友的女儿了:“你是雯雯姐姐吗?我叫王慧雨。我给你带来了礼物,咱俩一起玩好吗?”说着,抱起买来的玩具,反客为主地拉着雯雯到另一个房间玩去了。  相似文献   

6.
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边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联想起自己刚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女儿会不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小钱包里了呢?于是我抬起头,看着女儿的眼睛问“:你说拿了还是没拿,爸爸不会说你,但你得告诉爸爸,你看爸爸找不到钱,多着急呀!”女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此时丈夫也看到了女儿抽屉里崭新的小钱包,他拿起来看了…  相似文献   

7.
补图书     
6岁的女儿最爱翻看家中的图书。一天,她不小心将最喜欢看的《安徒生童话精选》的封底撕破了,难过地望着破封底发怔。我一见,马上拿来透明胶和剪刀,想把图书补好。没想到女儿却说:“我会补。”我想这也许是女儿这个年龄特点的表现吧,什么事都想试一试,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问道:“你真的会补吗?”女儿肯定地点点头,说:“妈妈,我会补,你就让我来补吧!”我想管她会不会,补得好不好,让她学着补补看也行,这对教育孩子有好处,就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三) 有一个六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妈妈提醒才去整理自己的床铺,如果不提醒她,她就不去整理。一天,妈妈看女儿又没整理床铺,就批评她说:“我给你讲了多少次啦!你为什么就记不住要整理床铺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没有告诉我要记住嘛!”奶奶走去把床铺整理好了。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不整理,却让奶奶来整理。”女儿说:“我和奶奶不一样嘛!奶奶退休了,没有事情做。”  相似文献   

9.
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史密斯夫人:“你们现在到哪里去?”琼斯夫人:“我带小杰克一起到海滨去。”史密斯夫人:“到那儿,你怎么管着他?我可不敢带小汤姆到海滨去。”琼斯夫人:“这很简单,我只要说爸爸来了,他就跑得很远很远。我说妈妈来了,他就会回来。”(王雯雯辑)教子有方@王雯雯  相似文献   

10.
赖煜 《学前教育》2020,(2):20-21
雯雯4岁半了,她特别爱画画、做手工。每次区角游戏时都会抢着去美工区,但她的作品一般是重复老师教过的内容,很少创新;每当老师教一个新技能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时,雯雯总是说“老师,我不会。”有时甚至直接跑到老师身边,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我不会,你来帮帮我好吗?”当老师耐心地教她时,雯雯不停地问:“这样可以吗?”“下一步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1.
女儿小时候一走累了,便会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对身边的我嗲声嗲气地说:“妈妈,宝宝累了,宝宝要抱抱。”我看着惹人喜爱的女儿,真想将她抱起,可我没有,而是压抑住内心的感情蹲下身来,微笑着说:“妈妈知道宝宝累了,可妈妈也很累了。”我抬头指着不远处的楼房,又说,“你看前面就要到家了,再坚持一会儿,妈妈相信宝宝一定能自己走到家。”在我的鼓励下,女儿没再让我抱着她,真的自己走回了家。有时女儿口渴了,也会娇滴滴地对正在干家务的我说:“妈妈,宝宝想喝水了。”我便会柔声细语地对女儿说:“宝宝渴了就自己去端点水喝吧,你看妈妈正在忙着,…  相似文献   

12.
流泪的故事     
我的妻子爱珍是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唧去?”  相似文献   

13.
周末,我带着5岁的女儿到朋友家玩。一进门,女儿就大声地向朋友问好,还没等朋友说什么,她已经转向站在旁边的朋友的女儿了:“你是雯雯姐姐吗?我叫王慧雨,我给你带来了礼物,咱俩儿一起玩好吗?”说着,抱起买来的玩具,反客为主地拉着雯雯到另一个  相似文献   

14.
学会倾听     
“妈妈,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电影了,演的是《刘胡兰》。”女儿放学刚回来,书包还来不及放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向我倾诉,“我都哭了,晓彤也哭了。”“为什么?你吓哭了么?”我一边炒菜,一边倾听。“不是,刘胡兰是为了许多人不死,自己才被敌人铡死的。她那么小,就帮妈妈干活。”女儿说着眼眶又红了,“我想爸爸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没有帮爸爸妈妈干活,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几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双休日,某省博物馆门口,一位父亲对女儿说:“你自己进去吧。”女儿牵着父亲的胳膊哀求:“爸爸,你陪我去吧,给我讲一讲。”“这玩意有啥意思,你自己去看。”父亲说着坐在了门口台阶上,女孩只好自己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16.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7.
幽默茶廊     
花色和脸色女儿和她的丈夫去看自己的母亲。女儿:“妈妈,我这条裙子很漂亮吧。您猜多少钱?”母亲:“一看就知道很贵。”女儿:“您是从花色上判断出来的吗?”母亲:“不,从你丈夫的脸色上。”  相似文献   

18.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对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俩交换一下,让我当妈妈,您当女儿,好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我对“女儿”说“:孩子,你还不快给我做作业,不许看电视!”“女儿”只好乖乖地走进书房,开始写起作业来。我呢,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女儿”对我大声地说:“妈妈,我口渴,想喝水。”我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出来倒!”“女儿”又对我说:“妈,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我说:“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没办法,她只好又冥思苦…  相似文献   

19.
雯雯13岁时,她的母亲肖女士怀上了二胎。但雯雯百般不愿意他们再生孩子,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拒绝参加中考”“跳楼”等相威胁。虽然肖女士和丈夫与雯雯多次谈心,但雯雯态度强硬,坚称只要父母敢生二胎,她就自杀。怀孕近14周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放弃了二胎。对这样的同龄人,你可有话要说?@tear翔:我也不希望爸妈有第二胎。一方面是担心爸妈会关心他胜过关心我,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时候会小心眼。一方面也是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明天学校要开‘优秀家长’评选会,因为名额只给我班两名,评选前,每个同学都要演讲,介绍自己的家长的情况。”我抚摩着儿子的小脸,微笑着对他说:“根据爸的情况,你敢去竞争吗?”“怎么不敢?”儿子的脸上显出十分自信的稚气。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家长道德规范》递给我。我看后说:“按上边的标准,我怕不够吧?”“你够!你够!”儿子看来不示弱,很自信,我心里暗暗高兴。自信是竞争的先决条件,没有自信,也就不会有勇气。可是,我又想到,孩子对自己的家长往往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由此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