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倒飞的鸟     
“小品文大品位,小哲理大智慧,小故事大道理”,这应该是我看到过的对“小品文”最恰当准确的形容了。如何从“小”中体味出“大”来呢?那你可要好好感受一下本期的“小品文”专辑了。  相似文献   

2.
到底什么是小品文,有多种说法。这个词可能最早现于南北朝,指佛经缩写本。《世说新语》刘孝标的注释提到:“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我望文生义,用我自己的定义。小品文第一要小,篇幅小,少则一、二十字,多不能过几千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科学小品文中“科学”的局限性、“文学”的独特性及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等方面,论述科学小品文的课堂教学特色。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激发想象,促使学生把想象化为现实动力,给学生种下“科学种子”。  相似文献   

4.
小品文概念的模糊,给小品文的研究带来了非科学性。小品文就其文体而言,指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散文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自娱性和闲适性。小品文当起源于西汉滑稽短文。晚唐小品不属于小品文范畴;现代散文中的“匕首”、“投枪”式小品文当属于杂文。  相似文献   

5.
小品文略谈     
同学们,你们或许对“小品文”这种文体会感到有些陌生,其实,小品文犹如一丛清幽淡雅的兰花早已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默默留下了馨香。现在就让我们循着这幽香踏入课本一睹她的“芳容”。我们不妨先“采撷”其中两朵进行“观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字。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文中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形象生动,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尽管当时作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冲淡平易、闲适淡雅的闲适小品文.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十分浓厚,尤其是他对于晚明“三袁”的“性灵说”的推崇,成就了他闲适小品文主要的文学风格.通过梳理周作人小品文形成的源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主张,以及其小品文最终的命运,来逐层探寻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估价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文学价值,力图给它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章把袁宏道、王思任的小品文置于明代文学的背景中,对袁宏道王思任小品文中以“水”为喻时所呈现的“自然与典雅”“阴柔与阳刚”各与时代的同构性以及两家之间的异质美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两人的小品文各有对明代主流文风的反拔和否定,而王思任的小品文更带有否定之否定的色彩。这标志着晚明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从拟古文风中脱胎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山水小品文阅读的难点是"以小见大"。山水小品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然山水走向文人山水和社会山水,采用“以人观物”“以物观人”“人物互观”等方式,破译山水物象的形相密码、情意密码和入世密码,才能帮助学生读出小品文中的乾坤,读懂作者蕴含的深意。  相似文献   

9.
晚明,指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约公元1573至1644年。当时,封建王朝日益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反理学抒个性思潮的影响下,游记小品文更加生活化、审美化、情趣化。公安派“三袁”、竟陵派和张岱是极有代表性的流派和作家。另外,屠隆、黄汝亨、李流芳、刘侗、陈仁锡、王思任的游记小品也风格各异,缤纷多彩。他们创作的游记小品文数量大、质量高、风格多样,堪为小品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思想、艺术上的特点和成就很值得探讨。 内容拓展 性质变化 晚明游记小品文着重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事物,使游记从偏于实用性转向偏于审美性,从自然之美中寻找人情心绪的共鸣点,而弄通经致用之道;同时注意写平民生活,反映平民心态,增“俗”气,减“雅”气。这些都是晚明游记小品文于前代游记基础上在内容和性质上的一次革新与开拓。从魏晋六朝作家的志方物到晚明小品文作家的赏美、写美,反映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极大提高。有“瀑流半作天边雨,片石全惊海上虹”的动态美;(陈仁锡《听僧说福胜石梁幽溪大龙湫五洩瀑记》)有“巨涛摧(石爽),六合撼顿”的雄壮美(屠隆《海览》);有“沙明山静”。“雯绿叠丹”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小品文虽然比小说,诗歌等文体的起步要晚,却成熟最早,形成了独抒性灵、表现自我、崇尚自由的文体特征,其中隐含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与“五四”高扬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时代气候有关;也与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学处于交流碰撞的文学气候有关;但还现代知识分子批判“文以载道”观,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Essay的移植、消化和吸收;对晚明小品文的积极认同有关,使现代小品文成为表现知识分子的精神话语。这种“人的觉醒”和“文的解放”的相互结合,从根本上促动了现代小品文的诞生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观其一节”就是通过此物考察彼物,通过部分考察整体,通过现象考察本质,表现在文艺创作上便是其尚简尚短的荚学思想。这一思想突出地反映在徐渭小品文的简短体制上。徐渭作为晚明小品先驱作家地位的确立,不只因为他在实践上开创了小品文的新风气,还因为他的“观其一节”理论奠定了小品文的基本体制和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散文,曾被称为小品文或小品散文。这里的“小”只有小巧精致、具体而微的意思,这是它的重要的文体特点。散文尽管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林语堂《(人间世)发刊词》),什么都可以写,但它往往从熟悉的小事写起,管窥蠡测,洞察幽微,最后通达无限丰富的心灵世界,乃至沟通无限广阔的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以“言志”坚守文学本体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坚持认为文学是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对中国现代小品文理论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言志”既促成了现代散文的美学转型。也导致小品文故意脱离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晚明小品文,打破了“道统”对散文的长期统治,在散文领域内言志抒情,叙事写景,充分表现出悠然自得,天真自然的情韵。晚明小品文中非常重视作品的“趣味”,敢于说真话、表真心、抒真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因得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的催化,出现了散文创作和理论批评互动共荣的“散文年”。就理论批评而言,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争论,形成了小品文理论的某种框架;60年代的“笔谈散文”,其对散文“多样化”和“诗化”的倡导,在非常年代拓宽散文的表现空间、矫正散文非艺术化的偏向,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性灵”一词探源入手,并析了袁中郎“性灵”说的成因、内涵及在其小品文创作中的表现特征。文章认为,“性灵”说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晚明以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反理学、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人格独立为特征的时代新潮与袁中郎独具特色的生命个性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传统“性灵”理论的创造性的发挥。中郎小品文是对“性灵”说的最好印证和成功实践。其小品文之“性灵”,主要以“真”、“趣”、“新”为其基本的风格要素。  相似文献   

17.
小品文的兴盛代表了晚明散文的时代特点,它摆脱了过去散文庄重古板、宗圣载道的传统,注重描写日常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品文往往从平常细琐之处下笔,“平”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平”并非平淡无味,平铺直叙,而是娓娓叙来,情趣盎然。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张岱的小品文集中更体现了“平中之奇”的艺术特色。就其文中这一特色作以论述,并分析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小品文发微于魏晋,盛于明清,在数百年中形成了以真、趣、活、畅、小为特征的审美范式.这一范式在五四时期被重构,为了谋求小品文的发展,周作人提出了美文说,之后又有鲁迅的Essay说、胡梦华的Familiar essay说、梁遇春的小品文说、周作人的性灵小品文说、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说等,他们的努力聚焦于一点,那就是使现代小品文与世界文学对接,兼具传统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小品文的滥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君子曰”与叙事的有机结合体,是中国小品文的滥觞。“君子曰”是《左传》贯穿全书的条例,这种“论从史出”的方式,在全书中出现八十余次,取材虽繁,笔法一致,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文体,无论是较长的篇章还是较短的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它都具有小品文的一切特征。惜后世《左传》取篇者不识于斯而斩削“君子曰”以成章,致使中国小品文蕴藏于《左传》之中的源头被遮掩。  相似文献   

20.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一反传统古文的“明教载道”宗旨,以其独特的文学特质给中国散文带来了新观念和新风格。晚明小品文的文学特质主要表现在其文学思想的离经叛道,创作目的的自娱性追求,内容题材上的生活化、个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