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中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与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相同,课程性质也相同.通过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关于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改革的分析,以及笔者留学期间参加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活动的体验,希望给正在探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我国中小学教师以启迪,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相似文献   

2.
吴刚 《黑河教育》2014,(9):33-33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提出的,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要求中小学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考虑,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且该课程在我国起步较晚,属于校本课程,需要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在实践探索中将此门课程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市中小学校中尝试实施,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经过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整体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其在学校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开设、难以常态化,学科割裂、五育分离,价值体认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审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它的正常开设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基础。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建立层次化的课程资源框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以发掘资源;建立基地,充实资源;选择方式,活用资源等三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层次化构建,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进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内涵与特点。与其他文化课不同的是,这门课程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课程"常态化"的实施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浅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课程常态化的实施做出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并实施的三级管理的课程。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课程开设尚未达到常态化,课程实施举步维艰,有效性亟待提高。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文件,地方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导与管理,学校要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但农村学校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农村中小学怎样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士伟 《教师》2016,(6):108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研究成为课程进一步建设的难点以及重点。学校合理开设此课程,成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关键;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秋学期开始,省级实验区、非实验区的省级实验小学和示范初中等都已正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把它作为三年级以上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各地区中小学共同关注的焦点。要使这门“必修课”从一开始就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解决课程设计、实施与管理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一、学校要率先完成课程方案的设计很多学校在开设或打算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往往会直接给老师分配任务,学校却没有能预先设计好课程方案。这个问题在各地的国家实验区都比较多地存在,需要尽早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主体是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要求,成都市教科院对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象涵盖全市不同层次的小学、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中共计665所学校的校长和部分教育、教研部门的人员。从课程开设情况、教材情况、师资情况、课程实施效果、未来的思考与规划等5各方面调研了成都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了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推行中遇到课程实施形式化、教师队伍素质难以适应、家长拥护度低、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该课程的正常开设。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校校互动、机制互通等措施,可化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境,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稳、有序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探究学习活动课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这门课的实质内涵。课程实施十二年来,所有的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行动中摸索实现课程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只有坚持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常态化运行,才能将这门课程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一、常态化实施进程中"三级课程管理"的宏观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  相似文献   

13.
由于教育功利化、课程内容定位不清晰和教师研发能力制约等原因,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常态化实施。如果能吸取美国服务性学习的成功经验,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补充方式,将会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其常态化实施。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质量,教师需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具备实施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必将对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类型的丰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完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新课程,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实践经验也相当缺乏,使得这门课程在  相似文献   

16.
张霞 《学子》2013,(10):28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凸显学校的特色、尊重学校的差异性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与管理"这一指导性意见,使我们意识到:学校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办学理念、特色,充分挖掘社区和当地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个性需要,走"校本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之路,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实施,有效实施,就像语文、数学那样成为常规课程。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确定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中小学的新课程,也是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近几年来,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作了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它的正常开设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基础.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建立层次化的课程资源框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具有重要意叉.通过整合以发掘资源;建立基地,充实资源;选择方式,活用资源等三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层次化构建,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刚 《黑河教育》2013,(12):19-19
做为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务必保证开足开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重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家一系列重要文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凸显了此课程对学生健康和谐成长能够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校实施更是不理想。农村学校由于观念相对落后、办学条件差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这一课程没有开好。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花结果?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策略。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是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效路径之一。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常态化开设的实然路经。然而,由于认识上的模糊或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条件不足,导致研学旅行难以常态化开设,无法实现其应然目标。为此,必须通过制定相关课程政策,开发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建构课程体系,开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健全研学旅行评价标准等运行机制,以推进其课程化实施,确保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