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课堂——人性养育的圣殿。新课程倡导,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是开放的动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执行事先设计好的固定不变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伍志斌 《广西教育》2005,(7A):59-59
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就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叶谰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拨动“情趣”这根琴弦,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文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作文训练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如何指导好写作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一、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文以情动人”,“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等等。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谓之为“灵气”。没有感情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好文章。因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只是一种维持性学习,他们只能通过被动接受已成定论的理论和原则,从而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改变这种现状,就意味着“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需求。使学生以—种积极参与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大胆地想,尽情地说,相互协作.共同切磋.真正感受到个体的生  相似文献   

5.
郑艳 《教育家》2004,(5):14-14
大凡一篇课都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旨,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章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领会其意图,得出一个被大家公认的主题。比如,在写景的章中总会总结出:祖国大好河山美好壮观及作对其的热爱;在教学外国作品一般都会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中国20、30年代的作  相似文献   

6.
1931年11月22日上午,一架飞机超越了泰山高岭,再过几分钟就要降落到济南,便降低机身在浓厚湿雾中寻觅机场,不想“訇”的碰了山崖,着火翻滚到山脚下,于是现代文学巨星徐志摩乘坐此机罹难。他死时门牙已撞尽;额角上一个大洞,这显然是他的致命伤;眼睛微张——他不愿意死。在他短暂的35岁年华中,给人们留下了一本厚厚的诗集和几本厚厚的文选。这些遗著中,贯穿着徐志摩毕生的“单纯信仰”,那便是爱,自由  相似文献   

7.
经过文学淘洗的人,双眸将不会老去。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既是长篇巨匠,也是短篇高手。他的散文《落叶》全文不足千字,却尺水兴波,抑扬开合,有尺幅万里之势。  相似文献   

9.
《输血》推出的是一部相当成功的舞台作品。它有“座无虚席,鸦雀无声”的环境气氛,更有“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当剧情达到高潮——为了抢救因保卫国家财产勇斗歹徒而光荣负伤的姑娘,医护人员忧心如焚,“画外音正撼人心魄地响起”时,一个  相似文献   

10.
学生小A是我们班上最为活跃的男孩儿。在刚开学不久的一节语文课上,他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下午,随着清脆的铃声,我一边思考着这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一边缓步走向教室。刚来到教室门口,只见小A手中抱着篮球,腾空一跃,摆出空中投篮的姿势,周围的“观众”也为之喝彩……下课后,我找到小A,和他谈了谈中学生应如何规范自己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例】 小学《语》第十册第20课《小青石》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2.
情绪记忆就是以体验过的某些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人在活动中产生过的愉快,欢乐,悲伤,痛苦等都会在脑中留下印象,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回忆起来。情绪记忆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感动     
语文教材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仓库。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学生感动呢? 一、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所谓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一剪梅》感情细腻,含义隽永。在教学生鉴赏这首宋词时,笔者有下面一点体会与建议。1,由学生的设计导入课题有的学生用歌曲《一剪梅》导入,有的联系现实中夫妻关系导入,有的用类似题材的作品导入,有的用诗词中抒发各种愁绪的名句导入,有的用通过咏月来表达思念之情的名句导入……所有这导入语的设计都具体生动,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通过样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以及它的“吃人”的本质。为了使这一主题表达得更深刻,鲁迅把祥林嫂安置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任随祥林嫂怎样挣扎,也摆脱不了这两难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作家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愈是独特和丰富,作品就愈见深度和广度.但是,一个作家处于非创作状态下的原始的生活积累(包括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见闻),不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创作背景和题材.生活体验必须上升到审美体验.所谓审美体验,就是作家主动地甚至主观地对生活体验进行感知、反省、剪裁、升华,最终创造性地加以表现,从而反映出一定的美学价值.任何生活背景,一旦经过作家的创作,融化到作品中去,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或独立的意义,并不具有特别的追寻价值.而事实上,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过于重视和依赖作品的创作背景,介绍时代背景或生活背景甚至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必备教学内容,不论其有无必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甚至背本趋末的行为.请以<荷塘月色>为例试申其说.  相似文献   

17.
平常我们上古诗词时,往往会先把作者及该诗词的创作背景提供给学生.比如上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就会先告诉学生,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婉约派词人,她的创作分前后两期,<一剪梅>是表现她丈夫赵明诚远行后词人一人独居时的心情的;而<声声慢>则是表现她晚年寡居时的心情的.如此等等,然后才开始细读词作本身.这样的方式无可指摘,但恐怕也不甚好,因为让学生读诗词,是为了让他们感受美并培养起基础的鉴赏力,这就要求学生能直接从诗词本身发掘出相当的信息,去领会诗词内外的意蕴.就这两首词来说,就不要忙于告诉学生什么基调性的信息(独居、寡居),而是让他们自己从词中读出来.如果经常把基调性信息作为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品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深度将会大打折扣,因为从"独居""寡居"等词出发,已经可以不读词就把握词的总体面貌,并可以把词中的意象等等都往里面套了.这比直接通过读词来把握意象,进而推出"独居""寡居"要简单得多,也容易"混"得多.  相似文献   

18.
蔡婉 《湖南教育》2004,(10):26-26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要使学生领悟诗歌意境,教师应在自己深入领悟意境的前提下用心营造情境,以最真切的语言感染并启迪学生,引领学生用心感悟,披文入情。我在教姜夔的《扬州慢》时,摒弃了直白的讲解,设法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领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理.优秀、经典的诗歌之所以能令后来的人百读不厌、新意迭出,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其情感、内容的解读是永远不能穷尽的。可以这么说,诗歌的生命特征就是“生发性”,诗性智慧就是一种发散性创造灵性,其根本就在于读者——“我”。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教者吃亏吃力,平平淡淡,学者枯燥无味,恹恹欲睡。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