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的优等生与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教师对他们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则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中等生一般有以下3种类型:其一,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柯强  曹田 《辽宁教育》2005,(7):34-35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的优等生与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教师对他们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则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等生”教育偏差的成因与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中等生”的群体特点,对“中等生”集体性疏忽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中等生”是一个听话、谨慎、中和、不缺智力的庞大群体,教师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对中等生的教育偏差,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对“中等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掌握特点,分类教育;挖掘潜力,促其发展;创造机会,体验成功;“主体”倾斜,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们先看一学生的习作:《渴望做差生》(转引自K12社区论坛:教育论坛) “我真的恨自己是个中等生。老爸老妈总是这样说:‘这孩子不上不下的,考名牌大学没什么指望,放弃了又太可惜,真是烦人哪!’而老师更是忽略了我,鲜花样的微笑、阳光般的温暖都给了优等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又施舍给了差等生。  相似文献   

5.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若教师的认知产生偏差,势必影响其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负效应,所以研讨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若教师的认知产生偏差,势必影响其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负效应,所以研讨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观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一些新的现代教育理念综已逐步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然而,走近孩子一日生活或某一专门的语言活动中,仍会发现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历史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会影响其教学行为,给历史教学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优等生善于表现,总是抓住各种机会展现自己;后进生往往不时惹些麻烦,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关注他们。而班内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中等生总是默默不语,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就像一株株害羞的"含羞草"。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白教育应该是面对全体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下有爱迪生"。这启发广大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某一部分,这种爱是不理智不公平的。"中等生"相比而言个性往往都不太突出,是班级里默默无闻的那部分人。如果他们长期得不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通常的教学实践和学生思想教育中,最吸引老师眼球的是优等生和差生。而很多优秀教师在培养优等生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在转化后进生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惟有中等生,因为表现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挨不着老师的批评;既没有人佩服,也没人歧视,他们总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这种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几乎对所有的班集体活动都不冷不热,行为从众,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反正老师注意不到自己,他们既不做榜样,也不会落伍,很难引起老师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关注和培养中等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出类拔萃的天分,没有耀眼夺目的成绩,就连犯错误都缺乏勇气。他们不受关注,不受重视,生活在"阳光"撒播不到的角落,行走在教育遗忘的边缘。"这一段话就是东子老师笔下的中等生。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浅析中等生的成因,以及从家校联系、指定合理目标、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态度三方面浅谈让中等生变优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目前职业中专教育概况,强调了目前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倾向,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生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这种方式在相当程度上通过人们的某种“心理定势”沉淀下来,又往往被人们的“潜意识”加以强化,从而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中等生”这一数量众多且极易分化的阶层,他们的心理障碍,更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抓好“中等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为此,“中等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中等生”主要心理障碍类型及特点1.精神欲求不足型及特点这部分学生长期处于“中等”地位,缺乏老师应有的…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生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及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偏差行为.如果不加以干预,这些偏差将对其个人的成长、学校的管理乃至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查找学生偏差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矫正这些偏差.  相似文献   

17.
郝红 《学周刊C版》2013,(12):94-95
人格,包括情操、品行、道德、伦理、气度、胸怀等内涵。教师人格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融合到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除了来自书本、社会、家庭的影响之外,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的影响来自教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18.
杨思宝 《云南教育》2004,(32):13-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倡导教师评价以自评为主。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很多教师都比较关心班中的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却往往忽视了中等生的辅导。其实,教师对中等生的辅导至关重要,是提高班级总体成绩的关键。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发现网络是不错的媒介,在学校可以将精力花在“辅优补差”上,在家休息时间可以通过网络对中等生进行辅导。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他们,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向着优等生的方向迈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这种辅导方式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归因中的偏差及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日渐广泛和深入 ,很多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师评价中引用归因理论 ,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研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归因相比 ,教师的教学归因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试对教师教学归因的涵义、偏差及归因取向作以探讨。一、教师教学归因的涵义所谓教师教学归因 ,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 ,形成因果性解释 ,进而影响、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1]。在教学工作中 ,归因既表现为一种教育观念 ,又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那么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来解释教学成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