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转移就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但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领导组织不力、信息不畅、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短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因素致使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行动迟缓,因此建议贫困落后地区尽早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3.
4.
陕西省107个县中,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省级贫困县20个。去年农民大均纯收入1675.4元。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去年以来,陕西省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做好劳务输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10多年来,从中央到基层都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但自1984年以来,农业经济基本处于徘徊发展的局面,以1997-2001年为例,除2001年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之外,前4年农民增收都处于停滞状态.对此大家非常希望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济世良方",问题出在哪里?要想找到答案还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要正确认识其地位,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贵娟 《农村教育》2005,(11):20-21
“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减少农民,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劳动力转移、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立杆见影”的一大产业。罗甸县劳务输出经历了从无序流动到政府有组织地输送发展到先培训后输出的艰难过程,经历了从零星打工挣钱到形成劳务经济的发展过程。罗甸职校立足“三农”灵活办学,一方面稳住骨干专业不放松,另一方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效探索,不仅办出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使我县的劳务输出从量的扩张上升到质的提高的过程,走出了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探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2001年,我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2004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在全省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后,我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预备劳动力培训步伐。这几项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省份(占全省总人口的68%),如何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已成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环节。一、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1.转移总量已成规模,且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1年底,全省总共转移农村劳动力62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7.8%。从趋势上看,虽然年度之间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2.转移地区省外多于省内,省内城镇多于乡村。目前,江西到省外打工的约320万人,劳动力转向省外的主要去向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约占65%;省内新转移劳动力中,80%以上进入了县以上城镇。他们…  相似文献   

11.
张德大 《农村教育》2006,(12):36-37
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千方百计提高全体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大计和战略措施。在这个伟大的社会进程中.农村成人教育肩负着历史的职责和使命,农村成人学校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应牢记职责,充分发挥成校的功能.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应有的服务。但是,当前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中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严重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则显得更加迫切。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举措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劳动保障部2006年初制订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  相似文献   

14.
施亚贤 《职教论坛》2004,(6S):38-3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今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一号文件的发布再次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方向.“三农”问题最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的产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建设,使本来劳动力就富余的农村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合理、有序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克服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农业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农民工培训的目标和任务。2003--2005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1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5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5000万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2006---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70%左右,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加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培训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及种植业增大的空间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职业学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改进教育模式,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发挥资源优势,从课程、学制、内容、方法、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区域特点:陕西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59万人,农村人口2812万人.全省辖107个县(市、区),1739个乡镇.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省级贫困县20个.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398.58亿元,财政总收入175.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4元.陕西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1363万人.目前按土地保有量计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需约450万人,现在常年在外务工的有220万人左右,还有近700万人需要转移和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