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审美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中遵循“以美扬善”、“以美启真”、“以美悦情”、“以美创新”的原则.并灵活的运用.则可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背景,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审美谕悦中实现教育目的。达到人类教育在过去、今天及未来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 ,而“象形”与绘画分不开 ,这使中国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具有了美与艺术的意味 ,同时折射出了一种传统的光辉灿烂的文明 ,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在几千年间经常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文字的书写 ,把文字的书写当作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来对待。许慎说 :“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可见 ,“文”一指“交错为文” ,二指美 ,讲到“文”也就意味着美。古人把最初的象形文字和后来产生的字区分开来 ,专称为“文”。显然 ,一是因为象形文字和绘画相似 ,是用交错的线条画出来的 ,二是因为古人认为这些象形文字是美的。“要研究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古代诗歌处处蕴涵着意境美,常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歌、书画、音乐等都十分重视意境,是艺术中一种“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启迪学生美感、帮助学生鉴赏美、创造关的好教材。因此,笔者的古诗新教法就由此而产生。在学生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具有形象的悦情功能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形象的本质是存在的,“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是要解决美的形象的本质,尤其是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是具有愉悦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的功能的属性,即悦情功能性,也就是美,悦情功能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能与人的求悦性相容的属性,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一事物内部当各种悦情功能因素以及由它们凝成的一方占居主导地位的时候,便构成悦情功能性这一整体属性,决定着该事物成为美的形象,“美”的概念是形象悦情功能性的概括,“美”这个词是表示形象悦情功能性的语言形式。要之,美是形象悦情功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审美教育和审美训练的人,不会是全面发展的人。”无疑,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要坚持在课堂教学渗透审美因素,力求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通过以美引善、以美启智、以美悦  相似文献   

6.
“混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而建立在“混沌”理论基础之上的混沌美学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混沌美学的特征表现为整体性、自然性和超越性。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分支,自然也会受到混沌美学的影响。戏曲艺术注重作品中所蕴含的写意精神,即“意蕴”的表达和艺术呈现的整体性。把混沌美学理念融入戏曲创作和表演过程中,体现为传统戏曲艺术的高度写意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混沌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戏曲文学、戏曲表演和戏曲舞台美术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我国传统艺术的风韵之美与思辨意识。  相似文献   

7.
表面上看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是诗人在欣赏和玩味一件年代非常久远的希腊古瓮 ,实际上则是在借用这件精美的艺术品来表述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在阐释自己的审美理念。其艺术手法巧妙 ,其反映艺术内容与艺术媒介、审美直觉与理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和转换非常独特 ,是通过诗人的自身体验加以表现的 ,最终归结于“美即是真 ,真即是美” ,至今仍具启发与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讲“通假字”,讲“古今字”,其目的都是为了训释字义,以读通古籍。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很难严格区分。过去的训诂学家认为今字在《说文》里没有的,是古今字,借字与本字在《说文》里都有的,是通假字。这是不可靠的,如“悦”字《说文》里没有,段玉裁认为“说悦,古今字。”其实《孟子》里就有了“悦”字,如《孟子梁惠王下》:“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这怎么解释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活动的根本之道,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玩味和体悟,以感知其价值取向,悦纳其人文精神,进而获取应有的教益。如何玩味与体悟、感知与悦纳,这就是教道与学道的相互融合之事。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以"四部综合法"作出简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古代诗歌处处蕴涵着意境美,常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歌、书画、音乐等都十分重视意境,是艺术中一种"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启迪学生美感、帮助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好教材。因此,笔者的古诗新教法就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既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分支,又是现代中国人审美人生的一段历程.作为历史,它有谨严客观的特点;作为美的历程,它有艺术的灵动和人性的飞扬.我们不可为了所谓严谨而失去了艺术的美质,也不可为了审美而忘了历史本身.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前者要求实与新,后者要求活与美.实、新,活、美并不是孤立的各个方面.实是基础,新是提高,活是方法,美是灵魂.  相似文献   

12.
平谈与真味     
平淡之美在我国古代论中备受推崇。这是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也与我们民族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经济有关;还与古代人士隐逸山水以避害的心态不可分;但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在“淡”中蕴含了无穷的韵味。而平淡中的真味来自于艺术形式的简约、空灵,来自于以实为虚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将其诗歌理论主张概括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三美”主张可说是新月诗派建设新格律诗的理论纲领和共同追求的方向。而在这“三美”主张中,音乐美又显然是其理论核心和最根本的要求。朱湘指出:“诗无音乐,那简直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陈梦家更从诗是“美的文学”,而且“应当是可以观赏的歌咏的思味的文学”这一新诗艺术特质的独特见解出发,强调了音乐美的重要意义。可见,新月诗人是把音乐美作为诗美诸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的语言活动,它是以一种变异的超普通语言的手段来创造出生动可感的意象而实现其审美功能,完成其艺术效果的。一切语言材料到了艺术语言中都要经过艺术的熔铸和加工,使之为创造艺术形象服务。古人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化的途径。人的精神美质,情感美质,只有通过“立象”的过程,也即艺术化的过程,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在纷纭的世象中,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把握至美,外化于形,于是,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玩味不尽的美的语言世界--艺术语言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文学中审美的高层境界。中国小说讲求意境 ,影视改编也应重视意境的化用。“画是无声诗 ,戏是有声诗”。以画面与声音为叙事语言的影视艺术虽重写实 ,但也要有“诗情画意” ,要求有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 ,以精粹的艺术手段使人产生更多联想 ,给人以更多意境 ,更多的美。本文从意境的产生及特点入手 ,结合实例 ,论述意境的化用在改编作品中是传达小说艺术精髓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通过一种“圆而神”的悟觉思维实现的。它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相同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也同样追求“圆”之美。从表层(“象”之审美层次)而言,是追求着一种外在形式与结构之“圆”或完整的“空间境象”,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之圆,而从深层而言,则是要达到“气”圆与“理”圆。  相似文献   

19.
综合是艺术课程的核心思想。为发挥审美教育的整体效应,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全面发展,我校艺术课在艺术综合性上,在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艺术门类沟通与交融,促进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我校毗邻琉璃厂,这是多么好的综合艺术课堂。我带学生到那里观赏美术中的绘画美、雕塑美、工艺美和建筑美,体验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的“四绝”之美,并一览象征着“中国”的瓷器,以及北京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象牙、玉器、法琅、雕漆,以及精美的牌楼建筑、石狮雕塑等。中国艺术的综合之美吸引、感染着同学们。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价值不言而喻。“三坊七巷”建筑采用的是中轴对称严谨的构图方式,强调中和、平易、含蓄之美。因此,用民间剪纸艺术左右对称折的方法来表现其建筑的对称美十分贴切。富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剪纸艺术与“三坊七巷”建筑同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上极富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