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21,(1):118-123
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调查极具现实意义。项目组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564名西部农村籍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对普通话、家乡话及学校所在地方言的语言态度变化。结果发现:(1)农村籍大学生对普通话评价较高,整体呈上升趋势;(2)农村籍大学生对家乡话的评价波动较大;(3)农村籍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方言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在跨度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农村籍大学生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由单一语言交际者转变为多语交际者。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发展变化的模式与自身的情感体验、语言社会化、语言生活环境、社会阅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应,本文以“配对变语”的方法,调查赣籍大学生对赣语与普通话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现赣籍大学生对普通话与赣语讲话者的评价呈“一边倒”的趋势,说明因江西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不平衡所造成的地位落差,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深刻地影响了赣籍大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语言是文化的DNA,方言是历史的化石。在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使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语言的状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各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以省属高校兰州工业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甘肃籍大学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情感态度,积极探索方言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语言是文化的DNA,方言是历史的化石。在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使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语言的状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各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以省属高校兰州工业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甘肃籍大学生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情感态度,积极探索方言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等级呈现出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语言的态度具有矛盾的二重性,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维护语言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新疆高校哈萨克族大学生哈、汉、英三语的语言态度及语言能力.结果表明,“民考民”学生和“民考汉”学生的汉语、哈语能力有较大的差距,但对自己本民族语言都有高度的认同感,对汉语持积极认可的态度.对英语的态度是多元的,其中持消极否定态度者居多,英语水平普遍较低.针对学生的语言现状提出了语言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言态度是影响第二语言及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从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些民考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英语都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汉语和维吾尔语”并用,也就是说能根据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莫娜 《广西教育》2022,(3):59-6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广西部分高校壮族大学生壮语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在壮族地区长大的壮族大学生绝大多数可以用壮语交流,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而在非壮族地区长大、在外地上学的壮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壮语环境,基本无法顺利用壮语交流;生活区域和教育区域影响壮族语言使用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态度。基于此,提出壮语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壮族青少年语言态度培育,提高保护壮语的积极性;发挥儿童壮语自然习得的优势,重视壮语的家庭学习;深化壮语在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提高壮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言态度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了解了老年人对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表明他们能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角度理解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语言生活从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0.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苏州大学生对苏州话和普通话态度的问卷调查,从语言评价、语言能力、语言倾向、语言预测等角度来分析苏州大学生的语言意识。调查研究表明,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使用比例与交际场合有密切关系,即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比例越高。年龄越大的人,对苏州话的认同度越高,其苏州话使用能力越强。目前苏州语言使用的主要格局是苏州话与普通话并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云南傣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上的共性特点和差异性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制定、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处在既要维护本民族文化传承又要适应主流社会生活这种双重境地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寻求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书庚 《科教导刊》2019,(7):183-184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备受重视。以高师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样本,对其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受到社会语言生活尤其微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较为频繁。这些结论可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以适应当今大学生的语言实际,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考查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母语、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态度,旨在为高校语言规划及语言教学提供可参考信息。研究表明:塔里木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母语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对汉语持积极认可的态度,对英语的态度是多元的。针对学生的语言态度现状提出了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景观,是社会区域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人类生活世界的语言生态环境.其规范与否,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的高校语言景观为个案,进行语料收集,并结合相关语言规划理论,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不仅要适度增加语言景观的数量,还要注重其内容的价值导向;语言活力与大学生的积...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相关背景因素,试图回答哪一个背景因素对语言态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最能够预测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把汉语水平、社会网络、和民族认同三个背景因素作为自变量,把语言态度的亲和力维度和地位价值维度作为因变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检测出三个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背景因素中,社会网络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语言态度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131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对普通话、家乡话、英语及学校所在地语言的语言态度。结果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语言态度方面对普通话评价较高,这种评价主要来自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实用性认同维度,是大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日常使用来评判的。  相似文献   

17.
撒拉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青海省撒拉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撒拉语目前在语言使用和态度方面存在的一些特点,为我国撒拉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英语语言经济价值的影响,英语语言消费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且发展迅速.在英语语言消费群体中,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本文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本质、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研究本土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是:1)在昆藏族大学生对藏语、汉语和英语的态度各是如何?2)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社会因素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大部分受试者从情感角度对藏语都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而对汉语和英语在认知角度上的态度更为积极。此外,受试者们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他们父母的婚姻类型(属于族内还是族外)是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语言态度与成绩的相互关系研究向来较少有人涉及。通过对110名非英语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态度的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男生英语语言态度明显低于女生,而男生的英语成绩也明显低于女生,这说明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是影响其英语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