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长胖一斤罚款50元"……近期,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被戏称为"笑规"。有专家认为,当"学校强势介入学生的吃喝拉撒",无论其初衷如何,本质上都是不应该的。(新华网4月11日)近年来,各地频现雷人校规,有的甚至对学生如厕时间、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建立和谐校园、发展校园文化时制定的任何一部校规都应该体现出学校管理者的智慧。一些高校管理者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依照相关法规制定校规,对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约束,违反校规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有的校规的处罚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有的根本不接受学生的民主意见,盲目草率出台一些在学生眼里或个性或雷人的校规,遭到学生的不满和强烈反对。这样的校规能否让学生权利与学校的教学秩序达到平衡,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第二中学9名高一学生不久前接到学校通知,说他们因为"男女生混合待在女厕所",严重违纪,学校决定给予劝退处理。(齐鲁晚报)身为学生,自然要遵守"校规",这是常识。这里说的"校规"当然指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而制订的规则,规则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语:近年来,雷人校规频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带手机的请家长陪读一周""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严禁异性同学在校园内做出过于亲密的举动(如牵手、拥抱)"等。这些内容在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也引来了大家的吐槽,甚至被称为"笑规"。什么是校规?校规是学校制定的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规范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的语言和行为。校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教育》2012,(11):73-74
网友发帖盘点"雷人"校规近日,多地"雷人"校规不断被网曝,《那些年不可思议的校规》成为微博与论坛的热议话题,与学生平日关系最为密切的校规被网友戏称为"笑规"。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杭州长河高级中学规定,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生活中,难免有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遇到此类情况,教师应予以批评指正,但处理方法欠妥,不仅教育目的难以实现,还会影响教师情绪、贻误教学进程;甚者,如与学生当面发生争执,难保不会降低教师威信,恶化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余飞 《中国教师》2011,(22):70-71
<正>最近,学校有些班级不约而同对违纪学生采用"罚款教育"。大的如"打架斗殴、抽烟和泡网吧"等罚款10元到50元,小的如"旷课、迟到、早退和不做作业"等罚款2元到5元。班主任安排专人检查、记录,自己每天到班里,照名单收钱。经过调查发现,将"罚款教育"运用于班级管理中,也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  相似文献   

8.
日前.记者翻阅了几所大学和中学的校规.大多为“寻衅滋事,结伙打架、斗殴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记过以上处分”。在一所学校的《中学学生严重违纪处理办法(试行)》中对严重违纪的界定是:“手持棍棒、刀具及其它能致人伤残的凶器打架斗殴即为性质严重。  相似文献   

9.
许振兰 《广西教育》2013,(12):65-65
我刚走上讲台时年纪轻轻,对教育的热情如夏天一般火热。我信奉的教育理念是"严师出高徒",所以我对学生异常严格,除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外,还制定了不少班规,其中有一条班规就是上课时不准走出教室,除非有很特殊的情况。在我从教的头两年里,一切都在我"如来佛掌"的控制下,学生守规守矩,少有违纪事件发生,学生的成绩也不错。我一度沾沾自喜,自我感觉特别好,像炎夏吃了一支冰激淋般爽快。在从教后的第三个年头,这种超爽的自我感觉终于遭到了沉重的一击。那年秋  相似文献   

10.
《山东教育》2012,(Z5):123-124
"雷人"校规该整治了近年来,各地频现"雷人"校规,有的甚至对学生如厕时间、穿什么鞋、留什么发型、在哪里吃饭等都做出具体规定。这些校规要么因合法、合理性问题而遭质疑,要么因武断、草率而被社会嘲弄,最后大都因缺乏严格的执行基础而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1.
微违纪就是因学生主观意向或客观条件所致,使学生在其言行上轻微触犯校纪校规,但违纪程度的上限还未达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学生手册》中规定的最低处罚标准的行为。勘定"微违纪"的要素有三:已违纪、轻微、未达到违纪处理下限。文章对高职学生微违纪进行概念界定,并就如何巧妙处理微违纪,形成良好的学风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触犯校纪校规,即违纪的行为,但由于高校现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违纪学生的某些合法权利并未能得到高校的尊重和保护,这些与法违背的行为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违纪学生施行法制化管理有其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与教育法治目标的实现关联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李晓 《文教资料》2013,(8):128-130
本文从"结构—个人"的关系视角出发,探讨了作为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的宏观教育政策法规及以"校规"形态呈现的微观教育政策与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认为宏观教育政策促成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教育选择、规定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目标,而"校规"则进一步型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态,并不自觉地与宏观教育政策一同确立了新的"精英主义"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都未明确说明入学报到后处在学籍审查阶段的新生身份如何界定,一旦他们实施了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何处理?本文首先对学籍审查阶段的新生进行身份界定,然后以"985"高校为例,归类比较分析了每一种做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处分是学校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体现挽救和教育学生本人,同时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读书之人,最少不了书笔纸砚。但读书的同时还要学做人,其中遵守校规校纪是根本。本校校规极为严格,被人称为“高压线”。迟到当属其中一条,如君欲试试自己的最大过流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法律属性三方面入手,对高校考试违纪处分进行深入的法理学审视,得出结论:高校学生处分权既是法律授权,同时又是高校办学自主权之一。但高校在处理学生考试违纪方面往往从严处理、专断独行,导致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中只有原则性规定,缺乏处分的具体程序规定;高校校规扩张性的解释扩大了处罚范围,加重了处罚力度;实践上重实体、轻程序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从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违背上位法的精神;体现学生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对程序作出明确要求等三方面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精神面貌都是积极向上的,情绪也是乐观健康的,但也有少数学生因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违反校纪校规或触犯法律。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纪违法犯罪的占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26%,占青少年犯罪的17%,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因种种原因而受到校纪校规的处分或因触犯法律而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校学生规模日益扩大与学生工作老师严重不足,大学生违纪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类型也越来越多。如何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大原则下,对违纪学生进行合理合法的再教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文章通过对目前大学生违纪现象的类型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违纪后教育方法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邱言锋 《云南教育》2014,(22):47-48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校规校纪理所当然,但任何校规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得超越更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违法校规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